油茶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645444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茶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油茶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油茶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油茶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油茶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茶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岑溪软枝油茶的栽培与管理技术第一章 油 茶 概 况油茶(Camellia spp)是山茶科(Theacae)山茶属(Camellia)中种子含油量 高、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的总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与 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其主要产品茶油风味独特, 营养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脂肪酸组成合理,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和 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而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是理想的食用油。 茶油及其副产品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具有多种用途,发展油茶生产对提高 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油茶是原产我国的乡土树种,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已

2、有2300 多年的 栽培历史,具有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栽培面积大、用途多等特点。我国是个 多山国家,特别是南方低山、丘陵和岗地,有利于发展木本油料植物,向山地要 油,从而提高木本油料的比重。油茶是一种长寿树种,具有一年种植、多年收益 的特点,种植油茶不但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人,还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优质食用油的需求。我国现有油茶栽培面积约 5000 多万亩,并以普通油茶为主,年产茶籽80万吨,产油20多万吨,涉及我国长 江流域及以南的18 个省(区),其中以湖南、江西和广西三省区为集中栽培区。根 据油茶适生地区的土地资源现状及气候等条件,油茶在南方各省有较大的发

3、展空 间,大规模开发利用油茶资源潜力大,前景广阔。第二章 油茶生长特性一、生态学特性油茶广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 18 个省(区),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 等国家的北部、日本南部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在垂直分布上可从中国东部地 区的海拔不到100 米到西部云贵高原的海拔2200 米以上。油茶根系发达,是喜酸性的阳性树种,幼苗时稍耐荫,根系直立,在pH值 4 .5-6 .0的酸性红壤上生长良好,寿命长达100年以上。油茶属两性虫媒花, 花期10-12月,果实次年10月成熟,经济收益期50年以上,在立地条件优 越的地区,百年大树也是挂果累累。二、生长发育特性1. 根系生长特性油茶属直根植物,主根

4、发达,幼年阶段主根生长量一般大于地上部分生长量, 成年时正好相反。成年时主根能扎入2-3米深的土层;吸收根主要分布在5-30 厘米的土层中,且以树冠投影线附近为密集区,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趋水趋 肥性。油茶根系每年均发生大量新根,每年早春当土温达到10C时开始萌动,3 月份春梢停止生长之前当土温17C左右时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其后与新梢 生长交替进行,当温度超过37C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所以夏季树蔸基部培土 或覆草能降低地温,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有利于根系的生长。9 月份,果实停止 生长至开花之前又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这时的土温是大约27C、含水量17% 左右。12 月后生长逐渐缓慢。2. 新梢

5、生长油茶的新梢主要是由顶芽和腋芽萌发,有时也从树干上萌生的不定芽抽发。油茶顶端优势明显,顶芽和近顶腋芽萌发率最高,抽发的新梢粗壮,花芽分化率 和坐果率均较高。树干不定芽萌发常见于成年树,有利于补充树体结构和修剪后 的树冠复壮。油茶幼树生长旺盛,在油茶主产区立地条件好、水肥充足时,一年可抽发春、 夏、秋和晚秋等多次新梢,进入盛果期后一般只抽春梢,生长旺盛的树有时亦抽 发数量不多的夏秋梢。春梢是指立春至立夏间抽发的新梢,数量多,粗壮充实,节间较短,是制造 和积累养分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主要的结果枝,强壮的春梢还可以成为抽发夏 梢的基枝。春梢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于树体的营养状况,同时也会影响到树体生

6、长、当年开花和来年结果枝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培养数量多、质量好的春梢是 争取高产稳产的先决条件之一。夏梢是指立夏到立秋间抽发的新梢,一般集中于6 7月间抽发。幼树能抽 发较多的夏梢,促进树体扩展;初结果树抽发的夏梢,少数组织发育充实的也可 当年分化花芽,成为来年的结果枝。秋梢是立秋到立冬间抽发的新梢,一般在9-10月间抽发。以幼树和初结果的或挂果少的成年树抽发较多,但由于组织发育不充实,不能分化花芽。3开花结果习性在正常栽培情况下,油茶实生树一般3 - 4 年开花结果,而油茶嫁接树则提 早2 - 3年;造林后4 - 6年开始挂果并有一定产量,6 - 8年后逐渐进入盛果期。 一般盛果期平均亩产茶

7、果200-600千克,优良新品种亩产茶果1500千克以上。油茶的芽属于混合芽,花芽分化是从5月份春梢生长停止后、气温大于18工 时开始,当年春梢上饱满芽的花芽原基较多,以气温23C28C时分化最快, 到6 月中旬已能从形态上区分出来,7 月份时已可通过解剖观察到花器的各个主 要部分,到9 月份才能完全发育成熟。油茶的挂果能力与结果枝或结果母枝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所谓结果枝是 指在当年春季由混合花芽抽发的新梢,该新梢能分化出花芽,并能当年开花挂果。油茶花期在长江流域主产区为10 月下旬到12月上旬,以11月中旬为盛花 期。油茶开花坐果后,在3月份第一次果实膨大时有一个生理落果高峰,7-8 月是

8、油茶果实膨大的重要高峰期,这个时期的果实体积增大占果实总体积的 66-75,也可能存在第二次落果高峰;8-10 月份为油脂转化和积累期, 其中8 月中旬至9月初、9 月底至10 月采收前有两个高峰,油脂积累占果实含 油量的 60。第三章 岑溪软枝油茶的个体特性岑溪软枝油茶是我国第一个油茶良种,以枝条韧软、挂果下垂而得名,已在 广西全面推广,全国已有十四个省(区)300 多个单位进行引种种植,造林面积 达 30 多万亩。其中岑溪软枝油茶二、三号(以下简称岑软 2、3 号)是广西林 科院利用从岑溪软枝油茶中选出的24 个优良单株进行无性系测定,经过连续八 年系统测试评选出的两个高产无性系。是目前我

9、国已鉴定出的高产无性系中产量 较高的两个无性系。它们的主要特性是:1. 速生,早结。在广西林科院栽培的品种比较试验林中,种后四年,岑溪软 枝油茶树高生长比当地普通油茶、湖南普通油茶分别大 22.3%和 32.5%。在年 生育期中,其春梢抽发期比其它品种都早1520 天,软枝油茶在其它品种刚萌 动时,其梢长已达15厘米左右。岑软2、3号保持了亲本这一特性,经七年观测,2 号树呈圆头形,冠幅大,平均达5.87 平方厘米,比其它无性系大15 平 方厘米;3 号树呈冲天形,树体高大,平均高 2.87 米 ,比其它无性系高出10 厘米多。岑软2、3 号造林后2 年开花,3 年结果,5 年达产。2. 高产

10、、稳产。岑软2、3 号经连续四年(58 年生)测产,亩产油分别达 到123.29斤和125.13斤,比参试其余无性系均值分别高268.90%和272.91%。 最高年产量:亩产茶油2 号为 165.40 斤、3 号288.42 斤,比其余无性系最高 年产量增产113 倍,进入盛产期后,岑软2、3 号连续三年产量变幅均不超过 8%,表现出较为稳产的特性。3. 含油高,油质好。油茶种仁含油率在 50%以上者属含油率高的品种,酸价 在 3 以下者为油质较优良。岑软 2 、3 号种仁含油率为 51.37%和 53.60%,果 油率为 7.06%和 7.13%,酸价分别为 1.34 和 0.55。体现出

11、高产无性系的丰产、 优质性状。4. 抗性强,适应性广。岑软 2、3 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和抗旱、抗寒能力。 两个无性系的病虫害均小于 1.5%;它们在高山陡坡或低丘平地、土质好或较差 的地方都生长良好。但油茶属于果树,每年以采果为主,而且一年四季花果不离 体,消耗养分极大,要使油茶获得连年丰产,必须有一个适生的环境供其生长。 岑软2、3号油茶适宜海拔 400米 - 1200米 ,坡度25度以下的丘陵地带, 土层较厚,PH值4.5 - 6之间,母质为页岩、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黄红壤。第四章 油茶配套栽培技术油茶适应能力强,但良种的增产潜力必须要有相应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得 到充分发挥,否则不但难以

12、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而且树体容易出现早衰退化现 象。根据油茶的生物学特性,油茶栽培技术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油茶造林技术1、造林地选择根据油茶的适生性,以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4.5 60 的砂质红壤、黄壤、黄红壤为宜。要求土层厚度在1 米以上,地下水位在 地面1米以下,海拔一般在400-1200米之间为宜,山地造林以坡度小于25度 的缓坡中下部为宜。油茶适宜栽植于阳坡、半阳坡。要避开有西北风和北风侵害 的地段。2、种苗选择(1)选择优良品种:新造林必须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良种审定的油茶优良新 品种。宜选择果大、皮薄、出籽率高、出油率高、产量高、抗性强并适合本地生 长的

13、优良品种。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的良种是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还有少量 的杂交子代。如广西林业科学院选育的“岑软”系列、湖南林业科学院选育的“湘 林”系列、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育的“长林”系列等(2)选择壮苗:优良家系和杂交子代采用一年生实生苗,优良无性系采用芽苗 砧嫁接两年生裸根苗,苗木规格达二级苗以上(一年生实生苗苗高 15 厘米,二年 生嫁接苗苗高25厘米,基径0 . 4厘米,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可上山造林。目 前,营养钵苗逐渐用于上山造林,确保造林成活率,极大地提高了造林质量。3、整地油茶整地方式有全垦、带状和块状整地三种。全垦整地适用于坡度小于 15度,不易造成水土流

14、失的缓坡;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度在16 25度的山地,沿等高线整地,以利水土保持;块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陡而又零散的山地。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3 4个月进行,根据林地坡度的缓陡进行全垦或带状整地,株行距3*3米,挖穴60x60x60厘米,用厩肥、堆肥和饼肥等有机 肥作基肥,每亩施3 5吨,与回填表土充分拌匀,然后填满待稍沉降后栽植。4、造林 油茶造林在冬季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进行均可,以春季芽将萌动之前造林最为适宜,宜选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5、种植方法栽植时,最好能在根蔸处加些火土灰、磨细的稻田土或肥沃的培泥土作定植 土,将苗木根系自然舒展开,加土分层压实。栽植嫁接苗时,要使嫁接口与地面 平,浇

15、透水以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做到根舒、苗正、土实。二、油茶幼林管理 油茶幼林期是指从定植后到进入盛果期前的阶段。可分为两时期:一是幼林 早期,即从定植到挂果之前,一般为4-5年;二是始果期,即从挂果期到盛果 期之前,一般为3-4年。油茶幼林早期的管理特点是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提 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树体快速生长,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始果期的管理特点是 促进油茶树体养分积累,为进人盛果期打下基础。1.施肥:幼林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每年1-2 次。定植当年通常 不施肥,有条件的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 25-50克的尿素或专用肥。第二年3月份新梢萌动前半个月左右施

16、人速效肥, 每株O . 1-O . 5千克,11月上旬则以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千克。随树体的增长,施肥量逐年递增。2抚育管理:油茶怕渍水和干旱,所以雨季要注意排水,夏秋干旱时应及 时灌水。油茶造林后应加强抚育管理,一般每年抚育2 3次。第一次抚育在5 6 月进行,抚育时在油茶苗根际四周20 厘米以内只能破碎表土,不能翻动根际土 壤,靠近油茶苗的杂草用手拔除,防止松动或损伤根系,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 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第二次抚育一般在8 9月(立秋后)进行,这时大 多数杂草刚好结籽,及时除草可减少当年杂草与油茶苗争肥、争阳光,又可清除 杂草种子,还可起到抗旱保苗的作用。油茶幼树易受冻害11月份施足保暖越冬肥还可根据枝梢生长情况在10 -11 月份用 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