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预防接种规章制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64259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预防接种规章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预防接种规章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预防接种规章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预防接种规章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预防接种规章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预防接种规章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预防接种规章制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接种规章制度预防接种规章制度 目 录1、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12、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职责23、安全注射制度34、生物制品管理制度55、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66、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87、预防接种健康制度98、预防接种操作规程109、预防接种社会监督制度1110、冷链设备管理制度1211、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13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一、上班穿工作衣、佩带胸卡,衣帽整齐,服务热情周到,使用文明用语。坚守工作岗位,上班时间不干私活。二、保持室外卫生整洁,按时做好室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三、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疫苗、注射器、冷藏包、冰排及各种药械等。严格“三查三对”,即诊查儿童健康状

2、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预防接种登记薄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接种对象、出生年月日、本次接种疫苗品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四、接种时严格疫苗接种操作技术,做到安全预防接种。五、接种后注意留观儿童反应情况,正确处理接种反应并及时上报。与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六、应及时处理剩余疫苗,并做好疫苗交接。及时上证、上册并及时将接种情况转入预防接种登记薄或录入微机。七、普及疾病防治知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活动。八、正确使用和保养微机,做好数据备份,及时上报(传)计划免疫各种报表。九、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

3、作。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职责一、收集掌握本辖区人口资料,包括总人口数,15岁以下人口数,0-7岁各年龄组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及流动的适龄儿童数。二、及时对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册、接种证。三、按时对适龄儿童实施免疫接种,并做好接种记录。四、统计接种资料,按时上报规定报表。五、正确掌握各种疫苗免疫程序及接种技术、接种部位、接种剂量和接种禁忌症。六、制定和上报疫苗需用计划。七、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制度和冷链设备建档、建账工作。进行接种率常规报告、接种率调查和免疫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处理和应急接种。八、正确使用、保养冷链设备和接种器械。九、做好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

4、疫情报告和监测工作。十、按照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试点工作指南对预防接种副反应进行监测,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处理和上报,并配合进行调查处理。十一、组织开展预防接种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十二、向上级报告免疫预防工作,并提出建议。十三、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免疫预防宣传安全注射制度一、疫苗必须是国家卫生部或国家管理局有批准文号的生物制品研究所(或药厂)正式生产出品,并按规定渠道供应的产品。二、疫苗的贮存,运输,接种必须按冷链规定操作进行。三、过期、变色、出现沉淀,有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瓶有裂纹的,一律不得使用。四、严格按照说明书掌握各种制品的禁忌症,接种前必须询问被接种者的病史,过敏史。五、按照接种证

5、,接种卡核对被接种者应种制品,方法,剂量,次数,间隔,接种后立即上证,上卡登记。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用一次性注射器,但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七、含有吸附剂的疫苗(DPT)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八、卡介苗注射品,针头必须专用,并分开清洗和消毒。九、安瓶开启后,未用完的疫苗应盖上消毒棉球;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予以废弃。十、接种活疫苗不能用2%碘酊消毒,局部用75%乙醇消毒时,待干后接种。十一、卡介苗要准确注入皮,严禁皮下或肌肉注射;糖丸不能用热开水送服;含有吸咐剂的疫苗要采用肌肉或皮下深部注射;麻疹疫苗接种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接种部位;同时接种多种疫苗时

6、,要分部位,分针管。十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要严格执行回收销毁制度,并应作好销毁记录。十三、接种疫苗后应留在现场观察30分钟,无反应后再离开。十四、发生接种异常反应,要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并立即向上级报告。十五、接种现场有必备的器械:75%的酒精,消毒棉签,一次性注射器、治疗盘、空气消毒机、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还需备有氧气,1/1000肾上腺素等急救物品。生物制品管理制度一、疫苗使用要有计划性,根据每月接种日安排,准确合理地制定用苗计划。二、疫苗使用应遵循“足量、适量”的原则,既不能紧缺也不能浪费。三、疫苗领发手续要完备,使用要有详细登记,包括名称、规格、批号、效期、产地、领苗日期及数量等

7、,帐目要清楚,帐物要相符。四、疫苗领用一般每月一次,接种门诊用苗有剩时,如冷藏条件具备,在效期转下次使用。五、疫苗使用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活疫苗开启半小时,灭活疫苗开启1小时,即应废弃。六、疫苗应按规定的温度贮存和运输。七、疫苗应由专人管理,按品名、批号效期,分类整齐存放,短效期先用,长效期后用。八、接种现场要求一苗一冷藏,即一个冷藏包只冷藏一种疫苗及其稀释液。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一、预防接种实施单位要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监测系统,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登记、报告与调查处理。二、接种前应严格掌握各种疫苗的禁忌症。三、报告人 实施预防接种的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8、构和医疗保健机构工作人员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报告的责任报告人。四、报告种类1、预防接种后,无其它原因体温38.5或主诉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2、预防接种后引起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事故。3、下列可能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预防接种后24小时发生: 急性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 持续3小时以上无法安抚尖叫 (2)预防接种后5天发生 严重局部反应 脓毒病 注射部位脓肿(细菌性/无菌性) (3)预防接种后15天发生 癫痫发作 脑病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过敏性紫癜 (4)预防接种后3个月发生 急性弛缓性麻痹(脊灰疫苗接种后430天,接触服苗者475天) 臂神经炎(接种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后22

9、8天,出现臂/肩部神经功能异常,无其他神经系统受累) 血小板减少(接种麻疹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后1535天,导致青肿和/或出血,血小板计数5104/ml) (5)卡介苗接种后112个月发生 淋巴结炎(包括化脓性淋巴结炎) 播散性卡介苗感染 骨炎/骨髓炎4、报告容 受种者、性别、出生日期、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者、接种时间、出现反应时间、反应或事故类型、发生反应或事故的可能原因、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转归。5、报告时限、程序和形式 发生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由接种单位处理和作好调查登记,每月汇总后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事故时应及时开展救治,城镇在6

10、小时、农村在12小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反应引起的死亡病例、群体性反应或严重事故时:(1)接种单位、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市卫生局、市药监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2)市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经初步调查核实后,立即向市政府和市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确诊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事故要作好登记,并定期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预防接种引起的异常反应或事故,必须由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确认,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出具相关的诊断证明。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一、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相关制度及工作要求。二

11、、院感科负责医疗废物处置监控,郭珍志负责医疗废物暂贮、管理、消毒、交接等具体工作。三、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四、做好医疗废物处置的登记,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处臵方法、最终去向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5年。五、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暂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六、对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七、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设施进行卫生学效果监测、评价、存档、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要及时上报。八、按规定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执行双签字,资料保存5年。九、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臵等工作

12、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监控损害。预防接种健康制度一、接种人员必须参加上级组织的预防接种健康与健康促进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健康质量与健康促进技能。二、利用每个卫生宣传日,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传播预防接种基本卫生知识,增强自觉参与预防接种活动。三、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查验接种证;在诊治疾病时应详细了解儿童免疫史,并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提供预防接种信息。四、要制作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资料或音像资料,向群众宣传国家免疫预防法律法规等,并做好留存备查。五、要定期开展宣传效果评价,为上级制订预防接种政策提供参考依据。预防接种操作规程一、接种场所

13、必须宽敞清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备有空调,定期对室空气、物品进行消毒。二、接种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戴口罩、帽子进行接种。三、接种操作必须一苗一人一桌,标志明确,疫苗存入要冷藏。四、接种前要做到三核对,三询问,三检查。1、三核对:查验接种证、必须仔细核对、年龄、预约接种疫苗名称。2、三询问:详细询问健康史、过敏史、既往接种副反应史及禁忌证。3、三检查:检查疫苗的效期、性状,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或受过冻结的液体疫苗,一律不得使用。五、接种时,做到“三严”、“三准”。1、三严:严格掌握禁忌症,严格掌握无菌操作,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接种(糖丸苗一

14、人一勺,门诊看服下肚)。2、三准:接种时严格进行消毒,做到部位准,途径准,剂量准。六、接种后,及时做好记录,(年月日、剂量、疫苗批号、签章)不得用符号代替,接种数据及时备份,统计上报。七、一次性注射器材必须索取“三证”,使用后针管必须分离,经毁形、消毒后统一回收处理。八、疫苗开启后放置时间:活疫苗不得超过半小时,死疫苗不得超过一小时,超过时间应立即废弃。预防接种社会监督制度一、各预防接种门诊(点)要设立社会监督和意见箱,并有人专人负责管理。二、建立与所在辖区联系制度,听取和了解所在辖区群众的反映与意见。三、不定期向群众发放“征求意见卡”,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群众投诉、举报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要及时研究、认真解决,并把处理结果、改进意见向投诉、举报人反馈。四、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定期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征求意见。五、各预防接种门诊(点)实施下列公开制度。1、上岗人员佩戴附有本人照片、和编号、科室、职称或职务等容的胸卡。2、公示接种程序流程图、接种门诊平面示意图、预防接种须知、儿童免疫程序、疫苗接种价格等。3、公示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接种单位工作制度、安全注射制度、疫苗管理制度、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网络生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