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方案110829(DOC 17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64242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方案110829(DOC 1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方案110829(DOC 1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方案110829(DOC 1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方案110829(DOC 1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方案110829(DOC 1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方案110829(DOC 1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方案110829(DOC 17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萧县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北京城建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萧县人民医院项目部2011年8月29日萧县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编制单位: 北京城建九建设工程有限 公司萧县人民医院项目部 2011年8月29日目录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3 施工部署23。1 施工时间安排23。2 流水段划分23。3 劳动力安排23。4 覆盖材料24 混凝土施工24.1 混凝土技术要求24。2 混凝土材料要求34。3 机械配置34.4 施工准备44。5 混凝土运输74.6 混凝土浇筑74.7 混凝土养护105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05.1 浇灌部位、强

2、度等级的控制105.2混凝土裂缝的控制105. 3 现场养护室的控制115。4混凝土测温管理制度116 成品保护措施117 安全事项128 环境保护139 分段附图131 编制依据1.1萧县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建设工程施工合同。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3萧县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结构设计施工图.1。4北京城建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ISO9002/GBT19002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1。5萧县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总进度计划.2 工程概况本工程名称为萧县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总建筑面积82184,结构类型为框剪结构,基础类型为独基加筏板基础.地下

3、1层,地上4/13层,建筑总高度62.2米。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为38。00米,基础埋深约为-7。00/7。65米,地下室层高为6.3m、首层层高5。4m、二至五层层高4.5m、六至十二层层高4m、十三层层高4.56m、电梯机房层6.3m。基础平面形式呈倒L形,基础底板厚度为0.55m、0.8m、1。2m、1.6m几种,南北方向轴线距离139。3m,东西方向轴线距离140。9m,基础整体底标高为6.85/-7.5m;A区施工图纸设计留置0.8m宽、南北向收缩后浇带3道;B区施工图纸设计留置0。8m宽、南北向收缩后浇带1道,东西向收缩后浇带2道,东西向沉降后浇带1道;北侧汽车坡道留置1道沉降

4、后浇带,宽0。8m;南侧汽车坡道留置2道沉降后浇带,宽0.8m;基础约17523余 m3;其中C15混凝土垫层约1484m3;C35P8基础混凝土量约14299 m3;主体约20866 m3,其中C45混凝土2609 m3;C40混凝土2954 m3;C35混凝土8240 m3;C30混凝土7063 m3;二交结构:C25混凝土2179 m3;上述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仅为参考量,施工以实算为准。3 施工部署3.1 施工时间安排根据工期进度计划安排混凝土浇筑时间。 3.2 流水段划分A、B区以后浇带为界将底板分为10个小流水段。流水段划分另附图(图中注明混凝土浇注顺序、浇筑方向).3。3

5、劳动力安排配备2个土建施工队,每队各暂时配备混凝土工约40人,其中振捣手10人,辅助工种20人,技术工10人,人员根据施工进度及工期要求适当调整。3。4 覆盖材料薄塑料布85000,防火阻燃草帘12000。4 混凝土施工4.1 混凝土技术要求4.1.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是C30、C35、C40、C45,混凝土抗渗等级P8、P6;4。1.2 配合比设计要求1水灰比不大于0.452水泥最用量控制在(设计要求地下结构)260280Kg/m3;3砂率宜为35%404灰砂比宜为1:21:2.55混凝土入泵前坍落度16020mm。6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小于5小时7氯离子含量0.38碱总含量3。0Kg/m34

6、.2 混凝土材料要求4.2。1 水泥:使用低水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减少水泥用量;4。2.2 骨料:防水混凝土骨料为B类以上。混凝土骨料质量要求(高于或等于C30)骨料粒径含泥量(重量)不大于泥块含量(重量)不大于%粗骨料52510.5细骨料2.03.0314.2.3 掺合料:掺入适量优质粉煤灰。4。2.4 外加剂:AEA或HEA外加剂。4.3 机械配置本工程底板部位的混凝土浇筑量较大,为保证底板混凝土整体抗渗性能,应尽量减少施工缝.底板以后浇带分为10个流水段,每段底板混凝土一次浇注完成。考虑到混凝土浇注的流向和施工机械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需要进行机械选型和配备数量的匹配。A区基础混凝土浇筑

7、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此方案主要为B区基础、地下墙体、柱、顶板梁板及主体结构.根据混凝土工程量来确定现场所需混凝土拖式地泵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混凝土计划30小时浇筑完成,则每小时计划浇筑混凝土数量为60立方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基础选用2台汽车泵,主体选用1台拖式地泵,选用1台拖式地泵备用(低层时选用一台汽车泵备用)。 混凝土浇筑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名称型号数量进场时间汽车泵47m2辆基础砼浇筑前拖式地泵HBT80C(90KVA)1套A区主体施工前D125高压泵管D125110延米A区主体施工前布料杆15m1套A区主体施工前预拌混凝土罐车8-10m316辆插入式振捣器5020套305套潜

8、水泵小型4台土方开挖前4。4 施工准备 4.4.1根据施工部位及现场平面布置图划定混凝土进出厂路线并设专人指挥,确定混凝土拖式泵(汽车泵)位置及泵管布置。所有机具在浇注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专职技工随时检修。4。4.2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工作,在混凝土施工阶段由工程部负责联系一周天气情况并转发给有关部门及作业队。4。4.3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由作业队质量部门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控制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办理自检、互检、交接检。合格后,报土建分部、监理验收,并办理隐、预检手续。4.4。4建立混凝土浇筑前各专业会签制度和预拌混凝土浇筑

9、开盘申请制度,混凝土浇筑申请单必须在浇筑前由技术人员填写,交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会签,保证在混凝土浇筑前各专业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浇筑申请单会签完毕后,质量科报监理统一验收签认.4.4。5按设计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4。4.6现场试验室统一试验编号,负责提供试件成形,初期标养条件.4.4.7施工缝设置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及任务划分,在底板部位共布置七条后浇带,将底板分成10个施工区域,各区域底板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不再留置施工缝,详见附图所示.底板后浇带留置成上、下口宽分别为800mm,混凝土接槎用快易收口网分隔。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将止水条固定在后浇带侧面中部,或将止水带固定在底部,如下图所示: 墙

10、体后浇带留置成宽800mm,混凝土接槎用快易收口网分隔。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将止水条固定在后浇带侧面中部,或将止水带固定在墙体外立面,如下图所示: 后浇带采用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抗渗混凝土,在主体结构完工后统一浇筑。后浇带留置时间较长,为保证内部清洁,特采取防护措施:在各后浇带端部留置集水坑(集水坑大小300*300300)。4.5 混凝土运输4。5.1如总平面布置图所示,现场共设立1台HBT80C(90KVA)混凝土拖式泵(备用一台汽车泵),以保证混凝土垂直和水平运输。为方便施工,每台混凝土拖式泵配备一台布料杆,工作半径15m。4.5。2混凝土泵管全部选用D125型,尽量少用软管和弯管,以

11、便于装拆维修,排除故障和清洗。为了保证泵管的稳定,用钢管脚手架架设固定,离开地泵时水平管长度不得小于20米,避免堵管。 4。5。3现场混凝土输送方式选择:+0。00以下结构部分基础和楼板可用汽车泵输送混凝土,墙体和柱采用塔吊(配灰斗)和汽车泵结合的方式输送混凝土;+0。00以上结构部分楼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拖式混凝土泵输送,墙体和柱采用塔吊(配灰斗)输送混凝土浇筑.4。6 混凝土浇筑4.6.1混凝土浇筑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技术部门需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向作业队进行全面技术交底;同时检查机具、材料、水电供应准备;掌握天气季节变化情况;检查模板、钢筋、预留洞等预检和隐检项目;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情

12、况,确保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4。6.2 医疗综合楼主体施工段的划分与施工缝的留设:+0。00以下部分:医疗综合楼基础底板被后浇带划分为10个小施工段,混凝土浇筑顺序为沿东西中轴线向南北分别推进;各段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得小于4小时.+0。00以上部分:医疗综合楼主体被后浇带划分为10(其中A区四个、B区六个)个施工段,由于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此各施工段按结构分层施工。由于楼层较高(工程量较大),柱与梁板分两次浇注。4。6。3底板浇筑采用汽车泵,减少人工移动泵管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基础墙体从两端向中间浇筑,尽量少留施工缝,无法避免时用钢板网进行隔断

13、。4.6。4 混凝土浇注方法:+0。00以下部分混凝土浇注方法:基础底板混凝土按自然流淌坡度(1:5左右)采取斜面分层方式进行,每层浇筑厚度50cm,分层浇完.混凝土一次摊铺区域宽度不得大于8m,即浇完该区域下层50cm厚混凝土后,立即返回起始点浇筑上层50cm厚混凝土,循序渐进,以避免因摊铺距离过远层间接槎不及时而产生冷缝.+0.00以下部分墙体、梁、板、柱混凝土浇注方法同+0。00以上部分墙体、梁、板、柱混凝土浇注方法。+0。00以上部分混凝土浇注方法: 浇注柱子混凝土时,一施工段内的柱子应按排或列由外向内对称地依次浇注,不要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以避免柱模因混凝土单向浇注受推倾斜而使误差积

14、累难以纠正。墙体采用分层浇筑方式,每层厚度50cm。浇筑厚度用预先准备好的标尺控制。柱(或墙体)浇注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下料,或从柱模侧的浇注孔灌注混凝土。柱或墙浇注前,其底部应先填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分层浇注混凝土。梁和板一般同时浇注,顺次梁方向从一端向前推进。较大尺寸的梁(梁高大于1m)可先单独浇注,待其沉实后与板一起浇筑,但必须是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进行,保证不留冷缝。4。6。5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米,大于2 米时,使用串筒式溜槽下料。4。6.6浇筑基础墙体、柱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5c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粗骨料砂浆,减少柱根蜂窝、麻面、烂根现象发生,保证质量。4.6.7 浇筑混凝土时,应配备专业看模人员,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4.6.8混凝土振捣应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振捣均匀。分层浇筑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4.6.9 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在2530s之间。以混凝土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