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I)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64193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I)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I)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I)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I)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I)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I)(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I)一、 文言文阅读(30分)(一) 默写(10分)1. 山重水复疑无路,_2. _,翠色随人欲上船。3. _,自缘身在最高层。4. 红树青山日欲斜,_5. _,衣冠简朴古风存。(二) 古诗鉴赏(3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6. “孤蓬”喻指_7. 对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首联对送别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李白与友人并肩缓辔,不愿分离之情。B、 颔联友人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万里飘零,再见不知何日。C、 颈联以“浮云”“落日”来表现自己与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D、 尾联感

2、情真挚热诚而又乐观豁达,虽伤感离别,却不使人灰心、颓废。(三) 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橘逾淮为枳 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8.

3、解释划线词(2分)(1) 吏二缚一人诣王 _ (2)生于淮北则为枳 _9.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_10. 全文围绕晏子的“_”这一特点展开(用文中词语),面对楚王的诘问,晏子以“橘”喻_,以“枳”喻_得出了_的结论,使楚王无言辩驳。(4分)(四)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日攘一鸡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注解】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什一:指税率而言,即十抽一。去关市之征:取消关卡和市场的赋税。今兹:今年。请损之:那就减

4、少一些吧,这句话是偷鸡者说的。11. 解释划线词(2分)(1) 日攘其邻之鸡者_ (2)是非君子之道_12. 翻译划线句子(3分)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_13. “如知其非义”中的“义”在文中指“_” 孟子列举偷鸡者的故事用意在于:_二、 现代文阅读(30分)(一) 中国石拱桥(15分)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

5、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_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_。 14. 填写完整词语(1) 交头_耳 (2)惟妙惟_15. 这段文字共九句话,从下列四种划法中选出一种正确的( )A. /B. /C. /D. /16. 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四字概括)(3分)(1) _ (2)_(3)坚固耐用 (4)_17.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阐述理由。(2分)_

6、18. “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在文中的作用是_19. 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表达方式是_。这一句用了_修辞方法,形象表现了_。(4分)(二) 亲近自己的双腿(15分)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若步行,紧走慢赶,也要40分钟,这么长的路,怎么走啊?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朋友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5元?不是说3元吗?”我不想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就说:“上车吧,就收你3元。”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

7、。”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0岁的年纪。 车前行着,我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

8、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左腿上。 我猛然间觉得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我刚30出头,有130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的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着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

9、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_A_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_B_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在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那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了。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到鼓舞。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

10、”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80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怎么走那么远?”我问。“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恰巧坐了我的车。途中,他们想换车,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竟然一口气蹬到底!”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那条断腿。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那条独腿已经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我想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左腿兄弟感到骄傲

11、,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 别墅到了。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返回时,我徒步走过了那段40分钟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20. 第段A、B两处分别填入的词语是_、_(顽强、倔强)(2分)21. 请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第段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及其作用。(3分) 我猛然间觉得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_22. 第段说,车夫的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从全文来看,车夫的“尊严”具体表现在:(3分

12、)(1) _(2)_(3)_23. 文章结尾写道:“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请结合我对车夫的感情变化简要谈谈自己的感受。_三、 作文(40分)题目:我虽平凡,可我很精彩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书写真情实感。参考答案:1. 柳暗花明又一村2. 斜阳流水推蓬坐3. 不畏浮云遮望眼4. 长郊草色绿无涯5. 萧鼓追随春社近6. 远行的有人7. C8. 谒见 变成9. 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10. “习辞者” 不偷盗的人 偷盗的人 “楚之水土使民善盗”11. 每天 这12. 请允许我减轻一点,等到来年再来停止(税法)13. “君子之道” 劝戴盈之不要拖延取消税率的做法14. 接 肖15. A16. 历史悠久 结构独特 外型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