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64104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刺的朋友》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23 带刺的朋友 人教(部编版)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记述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这件事,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全文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描写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枣”、“馋”等等11个生字,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2、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教学难点】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搜集相关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师:今天,我们要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带刺的朋友。2、板书课题:带刺的朋友3、师:这位朋友就是(刺猬)出示刺猬的介绍。对,刺猬就是作者将向我们介绍的那位4、齐读课题。让我们

3、和作者一起交一交这位新朋友吧!【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引导,既达到了加深了对课题的理解的目的,又不着痕迹地引起了新课的学习期待。二、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自学生字词,找到识记好方法。2、检查自读:(1)出示生字,指导书写。(2)出示生字及扩词,多种形式读。(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并适时出示难理解词语的解释。【设计意图】此环节为学生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按要求练读,自主学习将字词、课文读正确,通过检查环节的指导和再读巩固字词的学习效果。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己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看到了这一过程

4、有怎样的感受?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2、交流并总结。(本文叙述了刺猬偷枣的故事,突出了刺猬偷枣本事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3、思考并交流分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秋天,满树的红枣好看又好闻,让人眼馋。第二部分(2-12)具体写小刺猬偷枣的过程。【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训练和指导学生尝试简要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课文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但本课的内容有趣并故事脉络清晰,学生概括起来难度不大,再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自信心。四、学习第1自然段1、自读第一部分,枣树上的枣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2、交流:(1)句子比较

5、:秋天到了,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2)体会文章中句子的好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写了了红枣的数量多、颜色鲜艳诱人,同时又为引出刺猬偷枣的情节做铺垫。(3)指导有感情朗读。【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及朗读体会来感知文本语文的特点,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运用的精妙,利于学生语言赏析能力的提高,自然而巧妙地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精读“爬树”1、自读课文的26小节,思考:刺猬是怎样爬树的?圈画出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字、词或句。2、交流并指导朗读。抓住“缓慢”、“诡秘”来体会刺猬的小心谨慎。

6、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关键的字、词和句子来体会小刺猬的动作特点,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三、精读“摇枣”、“扎枣”、“驮枣” 1、默读课文的7-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关注刺猬在接下来的偷枣过程中的动作,体会刺猬的动作特点。2、交流并适时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注意仔细观察,然后抓住小刺猬的动作,将它做了些什么,怎么做的,讲清楚。读读找出来的句子,圈出刺猬的动作。3、板书: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一些词语来概括刺猬是如何一步一步偷枣,板书:用力摇枣 逐一归枣 打滚扎枣 驮枣快跑4、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5、指名复述。【设计意图】板书一

7、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在这次教学中,让学生一起参与板书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让学生学习思考板书的艺术。通过设计板书,让学生牢记刺猬偷枣的整个过程,为复述、背诵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三、精读11-12小节1、师:作者看完它偷枣的整个过程后,暗暗钦佩。2、齐读第11节。板书:本事高明理解:钦佩3、再读第9节4、说话练习: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结合课文内容说,也可加上自己的想象说。)5、齐读第12小节。6、背诵课文5-7小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懂前文的基础上练习说话,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通过语文的再次输入,在运用中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四、总

8、结写法,拓宽视野:1、总结课文的写作手法:恰当地使用动词。2、拓展延伸:出示带刺的朋友-击退黑狗的片段,学生阅读。3、交流阅读感受。五、总结并布置作业1、作者通过写一件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把它们称为(齐读课题)他是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一个有情人,与动物交上了朋友。他从秋天到冬天,到春天,与这群刺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要做个有心人,用心观察,相信你也会有奇妙的发现和收获的。2、作业:(1)用几句简短的话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2)你了解刺猬吗?查查资料,给小刺猬设计一张名片吧!(自主选择一个完成。)【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并布置了形式有趣且自主选择的

9、的作业作为课堂内容学习的延伸,有助于巩固课内的学习。教学反思:对于学生来说,概括是一件比较难的时,不是漏了成分,就是说得太罗嗦。在备课时,我想到了这一点,因此,我就在课堂上根据不同学生的表达需要,给予一些提示,帮助他们说话。学生有了句式,只要套用,就能将事情说清楚。另外,在教学完课文,完整了板书以后,让学生看着板书来说,这样学生只要将板书上的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重新整合即可,容易操作。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做得比较好,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中,从不会到会的整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两节课时下来,学生在概括的训练中由于这些成功的体验而获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功喜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带刺的

10、朋友 人教部编版23带刺的朋友教学目标1会认“枣、馋、缓、讶、测、监、恍、悟、逐、扎、聪”11个生字;会写“刺、枣、颗、忽、乎、暗、伸、匆、沟、聪、偷、追、腰”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4.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特的本事。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事例。资 料 库课前搜集:有关宗介华的资料(生平、故事等)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新课导入导入语: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会红枣儿

11、的大和多。)(二)板书课文题目过渡语:枣儿长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这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带刺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位朋友。(三)资料分享1.宗介华的生平;2.宗介华的故事。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一任务: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读一读: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大声朗读三遍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每个读写两遍。新词如下:刺猬、枣树、一颗颗、忽然、圆乎乎、暗暗、伸出、匆匆、水沟、偷枣、追到、弯腰容易读错的: 难写的: 写一写: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

12、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我选择的生字是 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 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题目是带刺的朋友,作者写了小刺猬的 事。(二)组内交流交流内容:1.朗读课文。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3.给会写字组词、拓展;提示哪些字容易写错。4.初步感知课文。(三)全班展示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分别展示:“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三、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会认字枣:声母是z,不是zh;监:是三拼音节,读一声;点

13、拨:联系生活,学习“馋”“扎”“聪”。预设2会写字1.观察生字结构:(1)“暗、伸、沟、聪、偷、腰”都属于“左窄右宽”;(2)“枣”不要忘记最后的两点;(3)“颗”最后一笔是点。2.教师重点指导、示范:刺、追。预设3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四、检测环节自学检测反馈过渡语: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自学得都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也肯定不错。请小组内先自测一下!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生字。监测(jin jin) 聪明(cng sng)惊(讶 呀) 猜(测 恻)2.看拼音写词语。c wei hng zo y k h rn yun hh hi n shn ch j cng cng shu gu tu zu zhu gn wn yo 3.照样子,写词语。晃来晃去 一颗颗 五、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自学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梳理自己的收获或反思自己的不足。 “351”模式教学设计年级三年级课型新授课题23带刺的朋友教师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秋天的夜晚,作者发现一只小刺猬偷枣的故事。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把刺猬偷枣时的机灵、敏捷、可爱描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