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课后反思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640724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船借箭课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草船借箭课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船借箭课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船借箭课后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船借箭教学反思国庆小学 杨月萍草船借箭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充分 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整节课以读为本,初读整体感知,细读感情, 熟读背诵。在自读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独立阅读、思考;自悟的 过程,就是让学生思考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语言文字情感过程。 本节课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了起来,使学生经历读一思一悟一通的学 习过程。本节课精彩及高潮部分在于对文中人物鲁肃的评价。 大部分学生 说:“从鲁肃果然不提借船之事,我觉得鲁肃是个忠厚老实之人。诸 葛亮不就是看准了他这一点,才请他帮忙的吗?”有一男生站起来反 驳道:“老师,我觉得鲁肃不是个忠厚老实之人。他尽忠于诸葛亮, 而背叛周瑜

2、。周瑜那么信任他,重用他,他吃里扒外,怎么能说他忠 厚老实呢?”针对鲁肃究竟是否忠厚老实,我没有急于分析,此时我 问他们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学生均说喜欢诸葛亮,并谈了原因。此 时借机我说:“大敌当前,多么需要诸葛亮这样的军事家。然而,周 瑜却置他死地,你忍心看他死吗?”学生们异口同声说不愿意,此时 再分析鲁肃人物特点水到渠成。整节课缺陷在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太强, 组织语言能力还有待 提高,以后力争在课内外多加强训练,多组织一些有关口语表达能力 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国庆小学 杨月萍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朗读时应体现欣 赏、赞美、自豪之情,通过品读、引

3、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 年前的圆明园之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带着历史的悲愤, 朗读时应体现痛惜、仇恨之情,声调可提高,“闯进、统统、凡是、任意”等关键词要读重音。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写作时,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 读者的痛心与仇恨。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 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 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 点较多。如果我们把“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 灭”的内容略作处理,会有什么样的弊端呢?教师让学生一遍又一遍 以欣赏的眼光去读圆明园,去感受圆明园的美,而浑然忘记了国耻, 忘记了“曾经的心痛”。其实,这篇课文教学时学生的情感应该处于 “爱于痛的边缘”。对于这样的课文,与其让我们的学生陶醉在曾经 的辉煌里,不如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痛彻心肺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