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情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64066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县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县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县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县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情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按照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对重点区域开展检疫监督检查的紧急通知(新政办发明电2025号)内容,结合我县工作实际,下面,就我县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畜牧业发展概况 全县辖8个乡镇场,总人口7.8万人(农牧业人口),由汉、蒙、维、哈、回等9个民族组成,有可耕地面积49.5万亩,天然草场面积6192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601万亩。据统计,2X年末,全县牲畜存栏达37.26万头(只),同比减少8.4%,其中:农区牲畜存栏11.93万头(只),同比减少17.33;牧区牲畜存栏25.3万头(只),同比减少3.48。全县能繁殖母畜222万头

2、(只),母畜比例达65%,繁殖成活仔畜757万头(只),成活率98.%。牲畜出栏数3073万头(只),出栏率75.;商品畜26.万头(只),商品率64.。家禽年末存栏11万羽,同比增加262%;禽蛋产量68吨,同比增长15%。年内,肉类总产量达742吨,奶类产量6752吨,绵羊毛产量673吨,山羊绒产量8445公斤,各类皮张219258张。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和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工作部署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县上下把对整顿和规范活畜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

3、认识,提高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上来,把整顿和规范活畜禽经营市场秩序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保证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避免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为切实做好整顿和规范活畜禽市场秩序工作,使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特制定了X县区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内容和阶段任务,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县畜牧兽医部门负责活畜禽经营市场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卫生部门负责活畜禽经营市场从业人员公共卫生管理;工商部门负责活畜禽经营市场活畜禽经营行为监管;质检部门负责活畜禽产品食品安全监管;建设部门负责活畜禽市场外经营行为的巡查监管;县经贸部门负责

4、严把活畜禽市场开办条件审批。并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实行联防联控。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派出专人,切实加强市场检疫监管力度,严禁没有检疫证明的活畜禽及畜禽产品上市销售,县畜牧兽医局加大了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对县城内活畜交易市场、定点屠宰场和禽类屠宰点进行了走访、检查,针对活禽宰杀条件简陋,屠宰场卫生消毒不彻底等薄弱环节提出整改要求,责令从业人员限期整改。 三、以检促防,以监促检 (一)切实加强了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力度,有效防止了病害动物及产品流入市场。一是努力推进牲畜定点屠宰场、活畜交易市场建设。目前,我县已建成定点屠宰场座(博镇1座、哈镇2座)、活畜市场5座

5、(博镇、哈镇、安乡、呼场、查乡各1座),有效带动我县畜牧业朝着正规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加强检疫,以检促防。加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力度,有效防止病害动物及产品流入市场。建立健全动物监督检疫机构,配强配齐“两员”(检疫员、监督员)队伍;在全县实行了产地检疫,杜绝无免疫耳标和免疫卡的牲畜上市销售,并对这类牲畜及时进行补免和耳标佩带;在定点屠宰场派驻检疫员,严格查证验卡,确保动物产品安全;发挥临时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作用,严防重大动物疫病传入。在强制免疫和牲畜转场时期,在赛里木湖设立临时公路动物防疫消毒检查站,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对进出县境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查证验物和车辆消毒

6、,设置免疫隔离带,确保外地动物疫病不传入。 据统计,02X年我县完成屠宰检疫牛560头、羊16840只;市场检疫各类上市牛180头、羊3800只、猪40头、禽类18700羽、水产品12X公斤(以赛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冷水鱼检疫为主);产地检疫牛90头、羊4202X只、猪485头、羊毛205吨。全县完成牲畜佩带产地标识率97以上。 (二)切实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工作。通过动物防疫监测站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建立疫情预警机制,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动物防疫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保持了县内无重大疫情发生的良好局面。我县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对牛结核病、布病、口蹄疫、马传贫等几项疫病的监测工

7、作。通过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对全县动物疫情实施了全面的常规监控,实行了较为规范的疫情报告制度,每个乡镇场都有人抓疫情监测,每个村队都有疫情观察报告员,确保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严肃性。目前,我县动物疫情网络传输工作已全面启动,我县动物疫情监测工作正不断向规范化、正规化方向发展,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已逐步健全完善,应变疫情突发快速反应能力得到增强。 2X年,我县完成四大慢病监测任务如下。马传贫检疫马100匹,均为阴性;马鼻疽检疫马35匹,均为阴性;结核病检疫牛50头,均为阴性;布鲁氏杆菌病检疫采血检疫羊10只,牛20头,均为阴性。同时,向自治区送牛血清2份,作为口蹄疫免疫密度和抗体监测。 四

8、、加大免疫工作力度,提高免疫密度。 我县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五强制”、“两强化”防疫措施和“防、堵、检、查、消”的工作要求,使我县动物防疫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22年全县共购进禽流感疫苗11.6万m,完成两次免疫禽类161羽(春、秋季各一次),免疫率0(其中免疫鸡131230羽,鸭913羽,鹅880羽,鸽子24羽,其它禽类42羽);购进牲畜口蹄疫疫苗744万ml,完成两次免疫牲畜21万头(只),免疫率99.5%,(其中免疫牛.76万头,羊.2万只,猪76头,骆驼131峰);在抓好强制免疫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了牲畜常规防疫工作,全县注射各类常规疫苗44.0万头(只

9、)次,其中:牛气肿疽免疫2.81万头次,免疫率94%;羊三联四防苗注射3.51万只次,免疫率94%;羊痘免疫.7万只,免疫率27%。鸡新城疫免疫4.6万羽,免疫率53。羊药浴6.万只,牛羊驱虫7.55万头(只)。 五、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自治区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x县党委、政府立足实际,认真学习贯彻新政发202102号、103号、104号文件精神,及时成立了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并下发文件关于做好乡(镇、场)畜牧兽 医站“三权归县”上划工作的通知

10、,明确了乡(镇、场)兽医站“三权归县”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县畜牧、编委、人事、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联合,派出专人负责,对乡(镇、场)兽医站开展清产核资、财务审计、人员事务交接等工作。目前,乡镇场兽医站固定资产移交、人员交接已基本结束,在县畜牧兽医局设立总会计,乡镇场兽医站配备了报帐员。编委、人事部门对县、乡兽医站人员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核定后人员编制为:县兽医站25人,乡镇场兽医站共3人(国营牧场8人),其中:哈镇人;塔秀乡10人;安乡人;查乡4人;博镇4;扎乡9人;呼场13人,其中退休3人;昆场15人,其中退休6人。除此之外,部分乡镇场还有聘用人员,其中安乡聘用3人,呼场聘用4人,昆场聘用3

11、人(聘用人员将依照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进行统一管理)。至此,我县乡镇兽医站“三权归县”工作已全面结束。 根据实施意见,制定机构设置方案为。XX县区畜牧局更名为畜牧兽医局,内部增设兽医股,设行政编制名。在县动物卫生监督站的基础上组建XX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副科级)X县区畜牧兽医站(副科级)。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设编制10名,其中领导职数名;县畜牧兽医站设编制16名,其中领导职数名。县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兽医站及乡(镇、场)动物防疫检疫站、畜牧兽医站进行了更名挂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兽医站人员分配工作完成,站所领导任命近期将由县委组织部门确定。 六、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12、。实行了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县区领导包乡(镇)、乡领导包村(队)、驻村单位干部包户、兽医技术人员包畜群制度。县、乡、村层层签订和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加大了对动物免疫工作的政府行为,使动物防疫责任全部落实到位、到人。同时县、乡两级加强了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大了畜牧、卫生、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 二是加大对动物防疫体系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我县加大了对县、乡(镇、场)畜牧兽医站的标准化建设力度,通过利用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项目、世行项目等项目资金,切实加强对各乡镇场畜牧兽医站软硬件建设和巩固完善工作。从02年起,动物防疫体系设施设备累计投入191万余元

13、,其中乡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58万元(新建哈日布呼镇兽医站3万元、塔秀乡兽医站建设17万元、安格里格乡兽医站改造维修万元、呼和托哈种畜场兽医站改造维修2万元、查干屯格乡兽医站改造2万元、昆得仑牧场兽医站改造万元、扎勒木特乡兽医站改造万元),活畜市场建设55万元(博格达尔镇活畜市场建设15万元、哈日布呼镇活畜市场建设万元、呼和托哈种畜场活畜市场建设11万元、安格里格乡活畜市场建设1万元),定点屠宰场建设48万元(博格达尔镇定点屠宰场建设13万元、哈日布呼镇屠宰场建设3万元包括冷冻厂建设及设备引进),新建药浴池6座投入15万元,黄牛改良冷配器材设备投入万元,另外还完成了县畜牧兽医站化验室建设及仪器

14、设备采购。目前,大部分基层兽医站的各项业务工作均能正常有序的开展,达到了标准化兽医站建设基本要求。在全县开展禽流感、防五及常规免疫防疫工作中,县财政、畜牧部门专门拿出一定的资金全力支持动物防疫工作,分批足量购进防疫各类疫苗,从物质供应和物质贮备上保证了动物防疫工作的进行,做到了防疫注射“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 三是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通过举办业务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强化技术服务质量,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年内举办大型培训学习班三期,参训人数达160人次;二是配强配齐技术服务设施设备,0X年我县投资5万元现已完XX县区兽医站化验室建设,并在项

15、目支持下购进了大批实验设备。各基层站技术服务设备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三是加强了基层兽医站标准化建设,为确保有效服务创造了良好环境;四是通过聘用离退休老兽医、村级动员防疫员和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深入一线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有效的弥补了我县兽医技术人员不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五是通过行政干预,增强技术服务功能,完成技术服务任务。在技术人员紧缺、人手不足、防疫注射工作繁忙之际,各乡镇场主动选派机关得力干部积极配合兽医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并纳入年终干部考核管理机制。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2X年我县动物防疫监督执法人员与县工商、经贸、卫生防疫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全县的个餐厅、宾馆(含渡假村)和个屠宰户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场讲解动物防疫法、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和自治州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实施办法等有关内容,受教育人数达386人次。同时,执法人员每月还定期不定期在乡镇场集市日对市场肉品检疫、活畜交易市场检疫(产地检疫)、定点屠宰、免疫耳标佩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使全县动物防疫工作逐步走向规范。据统计,202X年共开展动物防疫法大型宣传活动2次,挂横幅12条,张贴标语360条,出动宣传车20余次,播放录音32次,现场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