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640597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 城 办 事 处 大 辛 营 小 学一 年 级 数 学 教 案(第 三 单 元)(2012-2013第一学期)任 课 教 师:辛 玉 涵三、分一分、认识物体单元要点:教学内容:1、分一分 2、认识物体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能对简单的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2、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立体图形。能力目标:1、经历根据色彩、形状、用途等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情感目标:1、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进行简单的拼图,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养成

2、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课时划分:本单元共3课时分一分 -1课时认识物体-2课时分一分本学期第(三十九)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1、52页教学内容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2、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3、在教学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

3、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师生齐准备:师:红色无橡皮头铅笔2枝,红色有橡皮头铅笔1枝,黄色无橡皮头铅笔1枝,黄色有橡皮头2枝。生:铅笔图片(红色无橡皮头铅笔2枝,红色有橡皮头铅笔1枝,黄色无橡皮头铅笔1枝,黄色有橡皮头2枝。)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引入:同学们在家整理过自己的房间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小丁的书房。(出示教材第51页第一幅图)2、你觉得小丁的书房看上去怎么样?请大家帮助他整理一下吧!应该怎样整理,谁来建议一下?3、小结、刚才大家提了许多建议,都认为应该把物品分类进行整理:书放在一起,玩具放在一起,球放在一起,小丁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对房间进行了整理。(出示教材第51页第二幅图)看

4、看整理后的房间,感觉怎么样?4、揭示课题:在数学上,像这样把同一类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类”。看来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还真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类”。板书课题:分类二、互动新授合作探讨,学习分类方法1、引导:小丁知道大家要学习分类,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铅笔(红色无橡皮头铅笔2枝,红色有橡皮头铅笔1枝,黄色无橡皮头铅笔1枝,黄色有橡皮头2枝。)仔细观察,这些铅笔一样吗?把这些铅笔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请大家独立思考,自己用学具分一分。生操作学具进行分类:可能按颜色进行分类,也可能按种类进行分类。2、小组交流。(1)活动要求: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分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小组长组织活动。其

5、他同学在分的时候,请同学们认真看,仔细听,看看别人的分法与自己的一样吗?对你有没有启发?(2)各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点评小组活动情况。3、全班交流引导:刚才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分法,也听了别人的分法,对你有没有启发呢?下面请小组长汇报交流的情况,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么分?组1:我们发现这些铅笔的颜色不一样,可以按颜色分,红色的铅笔分一类,黄色的铅笔分一类。组2:我们发现这些铅笔有的有橡皮头,有的没有橡皮头。可以把有橡皮头的分为一类,没有橡皮头的分为一类,按种类分。板书:按颜色分、按种类分4、小结: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这些铅笔的不同,可以按颜色为标准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种类为

6、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出来的结果也不同。所以分类之前,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三、巩固拓展1、联系生活想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分类?有什么好处?学生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2、课堂游戏。选5个同学参加分类游戏,将5个同学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学生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3、巩固练习。教材第52页“课堂活动”13题。4、实践活动。分类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帮大家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同学们要从小养成分类摆放物品的好习惯,现在请大家检查自己书包里的物品,是不是分类摆放的?应该怎样放比较好?学生查看自己的书包,并分类整理。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

7、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对物品进行分类,而且要进行有标准的分类,课后大家回去将自己的房间进行分类整理。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九第1、2、3题课外作业:同步练习册37、38页 课后反思:认 识 物 体第一课时本学期第(四十)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3页、54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形状和名称。2、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的特点,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立体图形。3、能辨认圆柱和球,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难点: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特点。师生齐准备: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模型各一个。生:收集牙膏

8、盒、烟盒、乒乓球、魔方、正方体积木、易拉罐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导:喜羊羊兴高采烈地来了,它想和我们一起学习,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二、合作学习、深入研究(一)分一分:初步认识,揭示概念1、引导:喜羊羊给每个小组都送了这些盒子,请同学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一起。2、小组交流。(1)活动要求:小组内交流你们是怎么分的,请说明你们的理由。(2)小组活动,教师指导:巡视各组的活动并对个别小组的活动进行指导。(3)点评小组活动的情况。3、全班交流。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请小组代表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组1:我们小组把牙膏盒和烟盒分为了一类,因为我们认为他们都是长方体。

9、组2:我们小组把魔方和积木分在了一起,我们认为它们都是正方体。组3:我们小组把易拉罐、薯片筒分在了一起,我们都认为它们都是圆柱。组4:我们小组把乒乓球、垒球分在了一起,我们认为它们都圆圆的像球一样。4、小结并揭示概念。引导:通过我们集体的智慧,按形状分为了四大类。其实每种形状相同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吗?学生思考,可以看书,指名回答。板书四类物体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摸一摸:感知物体的形状引导:请你们把分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认真地看一看,摸一摸,并把你的感觉跟小组的同学说说。组1:我发现长方体都是长长方方的。组2:有6个面,每个面摸起来都是平平的。组3:我

10、看到正方体是正正方方的。组4:正方体也有6个面,而且6个面一样大,摸起来也是平平的。组5:我看到圆柱是直直的,摸起来光光的;圆柱上下两个面看起来圆圆的;上下两个面一样大。组6:求是圆溜溜的;摸起来光光的。(三)搭一搭:区别物体的特征引导:把桌子上的学具像积木一样搭一搭,看谁搭得最漂亮、最平稳。相互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组1:我发现不能把球放在最下面,因为它容易滑动。组2:薯片筒和易拉罐只能竖着放在下面,如果横着放也容易滑动。组3:我发现把牙膏盒或魔方放在下面搭得比较平稳。总结:大家真棒,抓住了它们各自的特征,所以在建筑中我们一般都是把正方体或者长方体放在下面。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

11、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通过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四、巩固练习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想一想,你见过哪些东西的形状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四种物体的形状相同呢?学生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4页“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评讲订正。(2)完成教材第54页“课堂活动”第3题。示范一次,小组内开展活动。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作业设计第1、2题课外作业:同步练习册第39、40 页课后反思:认 识 物 体第二课时本学期第(四十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4页例3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由实物对长方体、正方

12、体、圆柱和球进行分类,从而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认识。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强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认识。难点:培养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师生齐准备: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各一个。生:橡皮泥、45种不同形状的小物体,每组一个布袋;每人准备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若干个;积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你们回家用橡皮泥做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了吗?哪些同意愿意展示一下你的作品?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袋子里装的什么吗?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闭上眼睛在袋子里摸物体,说出形状,如果说对了,同学们就用掌声表示,好不好?学生摸物体

13、并判断。3、揭示课题:看来同学们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都比较熟悉了,那我们今天就上一节“认识物体”的活动课。二、合作探究、加深理解1、活动一:摸物游戏,加强认识(1)你们真棒,摸出物体后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形状。如果告诉你们物体的形状,让你们摸一摸,你能从这么多的物体中摸出来吗?(2)示范:谁愿意和老师做这个游戏?请一学生上台,闭上眼睛,师说形状,生摸物体。(3)同桌两个同学共同完成这个游戏。同桌两人一组开展这个游戏。(4)点评活动情况。2活动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1)同学们真能干,摸得这么准。那你们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呢?学生举例说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

14、、圆柱、球、过程中学生思考反驳交流。3活动三:搭拼学具,发挥想象(1)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四个伙伴随处可见,它们的用途可广了,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呢!现在分小组,请同学们用这些物体搭一件你们小组最喜欢的东西,当个小小的设计师。学生动手搭学具。(2)谁愿意把你们最有创意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学生展示。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55页的“练习九”思考题。猜一猜用几个一样的小正方体才可以搭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学生先独立思考-猜测-动手操作证实。四、课堂小结今天的数学课有趣吗?通过练习你们又收获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谈自己的收获。我想大家都很喜欢搭积木,回家自己搭一搭,给爸爸妈妈介绍你的作品。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作业设计第一、二题课外作业:同步练习册第41、42页课后反思:第三单元测试本学期第(四十二、四十三)课时测试内容:第三单元所学内容测试目标: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2、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测试重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测试教具:测试卷测试过程:一、在水果下面画 ,蔬菜下面画二、请把物品与图形连起来。正方体 球 长方体 圆 三、数一数,填一填。(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