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滩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材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64033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滩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营滩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营滩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营滩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营滩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滩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滩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材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营滩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材料 县政府办: 根据县上有关安排,乡党委、乡政府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高度重视,以集镇街道、路容路貌、村容村貌、河道治理为重点,精心部署,划分区域,明确职责,强化措施,扎实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现将整治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为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乡上以“治脏乱、建队伍、增设施、修好路、植好树、整庭院、改住房、提素质”为主要内容,通过重点治理集镇、道路、村庄等环境卫生,使全乡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一)集镇环境整治方面 以营滩街道为重点,成立了街道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科级领导主抓街道整治工作,指定一名

2、商户负责人为街长,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以街道公路中心为界线,分南北两片,由商户负责清理环境卫生。农贸市场内部环境卫生指定两名保洁员进行清理,每三天打扫一次。所有商户将产生的生活垃圾清运到乡政府指定的垃圾点,进行集中销毁。 (二)路容路貌整治方面 对临大公路沿线环境卫生责任划分到全乡个村,由各村细化到8个社,由社长负责搞好各自责任路段,每星期集中搞一次,尤其是小沟、营滩等公路沿线各村,结合红水河流域扶贫开发,重点清理了临大公路两旁“牛皮癣”广告、生活垃圾、废弃物等,清除了路边乱堆乱放的障碍物,并加强行道树管护工作,定期对苗木进行修剪、涂白抹红,做到了美观、整治、大方。各条

3、乡村道路,将任务划分到村社一级,由所在村社负责,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组织村民对道路和边沟每周集中清扫一次,同时对沿途行道树进行了修剪,使乡村道路环境卫生得到改善。 (三)村容村貌整治方面 以村为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整治方案。各村充分利用主麻日、村级组织换届等群众集会活动,对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增强了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并积极探索推行农户门前承包制、十户联合保洁制等日常保洁办法,对垃圾、粪肥、污物等进行了彻底地清理,对生活垃圾、废旧农膜等废弃物选择远离村庄的地点进行了集中销毁,该填埋的填埋、该焚烧的焚烧。对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由农户自行清运到指定的垃圾点,严禁“三堆”现象发

4、生,使各村整体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四)河道环境整治方面 乡上将河道清理的责任区域具体划分到村上,由涉及村负责,组织群众对区域内河道进行了清理疏通,广泛宣传了在河道内乱倒垃圾堵塞致使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并制作了警示牌,严禁群众在河道内乱倒垃圾,确保了河道环境卫生的清洁干净。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强领导,靠实责任 为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乡上专题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制定了营滩乡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以村为单位细化卫生区域,做到了责任到人,任务明确。 (二

5、)统一思想,广泛动员 环境卫生反映全乡整体形象,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否发动、教育、组织、依靠群众,是能不能整治好环境卫生的关键。对此,乡村两级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群众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动员,使广大群众思想统一到乡党委、乡政府的安排部署上,将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与提高群众的文明素养结合起来,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俗,让保护环境卫生成为了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进一步建立完善了门前承包制、十户联洁制等规章制度和

6、“村规民约”,乡政府与各村签订了“路容路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责任书,并将其纳入村级班子考核,使“村容村貌”整治成为日常性的管理工作,纳入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逐步形成了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长效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和打算 虽然我乡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相比,还存在群众环境卫生整治意识不高、整治经费紧缺等问题。今后,我们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狠抓整治工作落实,确保全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营滩乡人民政府22X年12月12日 县政府办: 根据县上有关安排,乡党委、乡政府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高度重视,以集镇街

7、道、路容路貌、村容村貌、河道治理为重点,精心部署,划分区域,明确职责,强化措施,扎实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现将整治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为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乡上以“治脏乱、建队伍、增设施、修好路、植好树、整庭院、改住房、提素质”为主要内容,通过重点治理集镇、道路、村庄等环境卫生,使全乡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一)集镇环境整治方面 以营滩街道为重点,成立了街道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科级领导主抓街道整治工作,指定一名商户负责人为街长,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以街道公路中心为界线,分南北两片,由商户负责清理环境卫生。农贸市场内部环境卫生指定

8、两名保洁员进行清理,每三天打扫一次。所有商户将产生的生活垃圾清运到乡政府指定的垃圾点,进行集中销毁。 (二)路容路貌整治方面 对临大公路沿线环境卫生责任划分到全乡8个村,由各 村细化到8个社,由社长负责搞好各自责任路段,每星期集中搞一次,尤其是小沟、营滩等公路沿线各村,结合红水河流域扶贫开发,重点清理了临大公路两旁“牛皮癣”广告、生活垃圾、废弃物等,清除了路边乱堆乱放的障碍物,并加强行道树管护工作,定期对苗木进行修剪、涂白抹红,做到了美观、整治、大方。各条乡村道路,将任务划分到村社一级,由所在村社负责,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组织村民对道路和边沟每周集中清扫一次,同时对沿途行道树进行了修剪,使乡村道

9、路环境卫生得到改善。 (三)村容村貌整治方面 以村为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整治方案。各村充分利用主麻日、村级组织换届等群众集会活动,对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增强了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并积极探索推行农户门前承包制、十户联合保洁制等日常保洁办法,对垃圾、粪肥、污物等进行了彻底地清理,对生活垃圾、废旧农膜等废弃物选择远离村庄的地点进行了集中销毁,该填埋的填埋、该焚烧的焚烧。对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由农户自行清运到指定的垃圾点,严禁“三堆”现象发生,使各村整体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四)河道环境整治方面 乡上将河道清理的责任区域具体划分到村上,由涉及村负责,组织群众对区域内河道进行了清

10、理疏通,广泛宣传了 在河道内乱倒垃圾堵塞致使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并制作了警示牌,严禁群众在河道内乱倒垃圾,确保了河道环境卫生的清洁干净。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强领导,靠实责任 为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乡上专题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制定了营滩乡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以村为单位细化卫生区域,做到了责任到人,任务明确。 (二)统一思想,广泛动员 环境卫生反映全乡整体形象,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保护和改善

11、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否发动、教育、组织、依靠群众,是能不能整治好环境卫生的关键。对此,乡村两级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群众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动员,使广大群众思想统一到乡党委、乡政府的安排部署上,将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与提高群众的文明素养结合起来,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俗,让保护环境卫生成为了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进一步建立完善了门前承包制、十户联洁制等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乡政府与各村签订了“路容路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责任书,并将其纳入村级班子考核,使“村容村貌”整治成为日常性的管理工作,纳入

12、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逐步形成了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长效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和打算 虽然我乡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相比,还存在群众环境卫生整治意识不高、整治经费紧缺等问题。今后,我们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狠抓整治工作落实,确保全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营滩乡人民政府 02X年1月1日 第三篇:矶滩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汇报矶滩乡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汇报 矶滩乡地处石台县城北11公里处,全乡辖6个行政村,乡域总面积9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0人。近年来,我乡把农村清洁工程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任务,精心组织,狠抓

13、落实,着力优化人居新环境,为建设“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美化好石台北大门形象。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制订了矶滩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乡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同志为副组长,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村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形成立体式、网络化,互相配合、协同推进的组织领导体系。 二、突出重点,落实整治措施 、加强秋浦河清理。今年以来,我乡先后投入30多个劳动力,清理秋浦河河道内树枝上的垃圾;拆除沿岸违章建筑3间,达到河岸无杂物垃圾、河面无杂草漂浮物,底清、面净、岸绿的目标。与此同时,我们坚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引导,使大家自觉养成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大局意识

14、、责任意识,做到不向河塘乱扔垃圾杂物,不在河塘边乱搭乱建、堆放草堆杂物,不向河塘倾倒农药残液和生产生活污水。 2、加大专项整治和日常管理力度。组织开展经常性环境突击整治活动,对乡村暴露性垃圾、乱堆乱放杂物、杂草等进行集中清除。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农村每1户左右建一个垃圾池,每个村建一个垃圾中转箱的要求,全乡共新建大小垃圾池153个,垃圾房座,垃圾中转箱7个,添臵拖拉机1台,板车13辆。乡环境卫生管理人员不定期对全乡各村垃圾桶清运情况、路面路肩边沟清洁情况、乱倒垃圾行为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或教育。 3、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活动。今年,我乡着力做好境内12公里秋浦河沿岸公路绿化的补植工

15、作,共补栽雷竹、柳树等各类 绿化苗木50余株。 三、建章立制,强化长效管理 为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坚持结合本地实际,落实长效管理措施。一是建立健全责任考核制度。规定各村要保持各自境内河道、公路和村庄内清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考核的办法,将每次检查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二是建立保洁队伍。按照每村3名卫生保洁员的标准,全乡已配备卫生保洁员18名,要求每星期至少清运池内垃圾1次,确保池内垃圾不外溢、不发酵;集镇区环卫员2名,对集镇实行每天保洁,做到日产日清。三是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实行河道保洁、堤岸绿化管护与有关人员经济利益挂钩。 四、存在的问题: 、县环卫所垃圾清运车辆太少,垃圾箱不能及时清运,导致垃圾池垃圾不能及时清运,造成二次污染; 2、由于我乡地处秋浦河下游,如果源头垃圾治理力度不够,河流漂浮物过多,直接加大我乡河道内垃圾治理难度; 3、由于公路部门路肩施工作业,造成我乡公路沿线垃圾桶毁损严重,导致垃圾收集和清运极为不便。 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