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数和众数平均数课堂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63906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位数和众数平均数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位数和众数平均数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位数和众数平均数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位数和众数平均数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位数和众数平均数课堂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位数和众数平均数课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位数和众数平均数课堂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授课时数:1课时 设计要素设 计 内 容教学内容分析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两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好素材教 学 目 标知识与 技能(1)使学生认知众数、中位数的意义; (2)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过程与 方法(1)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创新学数学、用数学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2、(1)通过多媒体网络课件,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学情分析 日期: 2012 年 月 日教 学 分 析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运用。教学难点难点是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地分析。解决办法 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学疑结合”、“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学法指导教学策略从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逐步理解,消化教学资源教材,教学参考书,中学教学参考板书设计20.1.2中位数和众数1.什么是中位数和众数?2.学习例题4,例题53.完成课后习题4.小结教 学 过 程教学

3、内容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批注)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实验操作探求新知得出结论拓展应用反思小结观点提炼 5布置作业师:每年冬天,少年宫都会组织一个大型活动十项技能大赛。为了在今年的大赛上取得好成绩,二(1)班的同学们早就开始了踢毽项目的练习,这有两组数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数据) 第一组 学生个数1295689941第二组学生个数1198679710762.自主探究中位数和众数(1)复习已有知识,应用平均数的知识说明问题(2)认识众数(学习例题4)(3)认识中位数(学习例题5)3.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三者的比较完成课后习题同步练习册学生归纳、总结学生认真

4、观察、猜想学生观察、计算得出结论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分析两组学生踢毽的情况?师生共同探索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后由学生完成学生独立完成教 学 流 程 图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出示问题、板书课题出示探究题课时检测本课的收获作业、学生完成学生小组合作学生独立王成学生梳理课后完成20.1.2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评价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20.1.1 平均数 授课时数:1课时 设计要素设 计 内 容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研究代表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本节中,教科书首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引进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为了突出“权”的作用和意义,教科书通过两个例

5、题,从不同方面体现“权”的作用.接下去,教科书对加权平均数进行扩展,包括如何将算数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统一起来,如何求区间分组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如何利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求平均数,如何利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问题等.为学习中位数和众数打下基础。教 学 目 标知识与 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权平均数和权的含义2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过程与 方法体会“权”的差异对于平均数的影响,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应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并能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增强统计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加深数

6、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情分析日期: 2012 年 月 日教 学 分 析教学重点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难点对“权”的理解解决办法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实验观察法,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策略从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逐步理解,消化教学资源教材,教学参考书,中学教学参考板书设计20.1.1平均数1、什么是平均数?2、什么是加权平均数?3、学习例题1、2、34巩固练习5、小结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批注)创设情境导入新

7、课 明晰概念探究新知范例点击演练提高 演讲才艺活动组织甲90分80分乙80分90分展示视频图片你会怎么选?以什么样的标准来比较他们的成绩?肯定分配中突出某项的方案具有合理性,并通过计算得出方案的可行性。1、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由不同的职位需求导致的两项成绩的不同重要性,引入“权”的概念,导入课题。2、例:学校广播站要招聘1名记者.小明、小亮和小丽报名参加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采访写作计算机创意设计小明70分60分86分小亮90分75分51分把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成绩按5:2:3的比例计算3个人的素质测试平均成绩,那么谁将被录取?例题的延伸讨论:1、如果把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成绩按3

8、:2:5的比例计算3个人的素质测试平均成绩,那么谁将被录取?2、如果分别计算3个人的素质测试成绩的算术平均分,那么谁将被录取?在总分、平均分相等的情况下,具体的职位该如何比较选拔?学生给出方案一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解决从加权平均数的多种形式计算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下面生活中的加权平均例子提供素材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批注)巩固新知观点提炼 布置作业课后小结(1)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新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95分、90分、85分,小新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2)某期黑板报评比中,从以下4个方面打分。八年级3个班的得分情况如下:请你从这4个方面,设计一个计算得分的方案。3、感受生活中加权平均数的应用(1)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加权平均数的应用课后习题2.3.5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课后完成学生畅所欲言教 学 流 程 图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出示问题、板书课题出示探究题课时检测本课的收获作业5、6学生完成学生小组合作学生独立王成学生梳理课后完成20.1.1 平均数教学设计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