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63862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特色课程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化特色课程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化特色课程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化特色课程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化特色课程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特色课程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特色课程实施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特色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的国家课程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弘扬本地特有 的“柑桔文化”,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的课程模式,以学校自身的性质, 条件和特点以及可利用开发的资源为依据,以满足社会、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宗旨, 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特制定“柑桔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二、学校课程资源分析我校地处长江西陵峡口南岸,郭家坝镇的中心地带。秭归县种植柑桔历史悠 久,以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不朽诗篇桔颂为据,郭家坝镇气候温和、雨量充 沛、土地肥沃,特别适应脐橙生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人们,找 准自己的位置,盯准自身的优势,为过上富裕而幸福的生活,为加快柑

2、桔的发展 作出了艰苦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柑桔文化”,柑桔生产已成为本地的支柱 产业,柑桔产业化已初成雏形。学校有责任和义务为传承柑桔文化做点贡献。三、课程总体目标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新课程标准,走学校特色之路,开发适应本地实 际和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2、面向社会、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学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培养学生热爱家 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境界,把学校的校本课程落到实处。3、以本地的支柱产业柑桔为主要内容,把开发“柑桔文化”定为我校校 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围绕:认识柑桔、传承柑桔文化为主线,分年级、分层次进 行开发和研究,让学生对“柑桔文化”形成一个系统的了解,为学生终身学习奠 定基

3、础。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并做好各学科教 学过程中的“柑桔文化”渗透教育。四、课程的分段目标1、参观果园: 柑桔开花时。 果实成熟时。2、实地调查:(调查柑桔的主要品种和具有发展前景将要引进的新品种。)3、本地柑桔发展历程的了解。 广柑 锦橙 桃叶橙 脐橙(罗脐、纽荷尔、红肉脐橙)4、柑桔:根茎叶花果实的认识。5、柑桔品种的鉴别。(二)管理柑桔1、参观果园: 树移栽(移民迁建保持本地的支柱产业一一柑桔)。 公害果园。2、社会调查:(柑桔园管理措施)3、柑桔管理 桔树常见的病虫害的认识及综合防治。(能制作标本的要制作标本。) 壤的管理(除草、深耕)。 桔树的施肥。

4、 剪、抹芽(操作课)。 花保果措施 桔发展的方向 无公害栽培(绿色水果)。 收集整理历代名人、文人对柑桔进行描写、歌颂的作品。(三)开发柑桔1、参观活动。 观柑桔园苗圃。 参观柑桔打蜡厂:分级、打蜡、包装。2、社会调查。 桔销售的市场调查。 柑桔发展方向的市场调查。3、柑桔发展的历史。4、柑桔发展的方向品种的改良。5、柑桔改良的一般方法:嫁接。砧木的选择。品种选择(抗病虫害、优质、高产、销路好)6、操作课:嫁接。7、果实的采摘及采后处理。8、分析本地柑桔种植的资源优势。五、课程开发策略第一阶段:校本课程开发阶段。1、学校将建立规范的校本课程实验基地进行独立开发。2、以“柑桔”为主线、分年级、分

5、层次、按照方案实施。每位教师必须 做好各科教学的渗透,突破“文化”主题。为了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目标, 确保每位教师,每位学生参与开发和研究,按年级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 第一阶段;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五、六年级为第三阶段。六、课程开发的途径和方法参观、调查、采访、搜集、操作、讲授等。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长:XX职务:校长,县级骨干教师。副组长:XX职务:副校长,县级骨干教师。成员:XX职务:总务主任XX 职务:政教主任XX 职务:教导主任XX 职务:教师XX 职务:教师,宜昌市林校毕业。XX 职务:教师,宜昌市林校毕业。顾问:XX 职务:原秭归县科技副县长(退休)XX职务

6、:XX镇农特站高级农艺师2、拟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3、对实验教师进行知识技能培训。4、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支持。5、进行校本课程资源调查,向家长,向社会宣传其意义。一、背景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校根据区域特色与学校发展需求自主开发课程内容,我 县正争创国家生态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对于环境建设尤为重视,而环保理念 也逐渐深入到每个家庭与个人心中。我校处于县生态路附近,周边环绕着多家大 型花木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研究优势资源,故此,选择花木文化作为校综合实 践活动校本课程。二、课程意义1、能够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开展形成系统;2、有助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创建;3、学生在参

7、加活动获取信息、锻炼能力、掌握方法的同时,深化对家乡的. 感情;4、强化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是生态发展深入学生心中。三、课程内容与实施 本校本课程是对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一个补充,各年级段指导教师可 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其中选择内容开展,也可以在校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 行拓展性活动。1、三年级主要是围绕认识花木、欣赏花木为活动方向;四年级在认识与欣赏 的基础上加入保护,与标本制作方面的内容;五年级更多的关注到花木文化层次 上的研究;六年级则走进社区进行花木栽培、管理实践,调查了解本地花木经济。2、围绕整体安排,拓展校本课程内容,开展的多项以花木文化为中心的主题 活动,比如为学校花木做“名

8、片”、早园竹研究、快乐的植树节、茶文化 研究、青青小草踏之何忍、树叶标本制作、树叶的指纹叶脉观察等 等,各项主题活动的开展为丰富学生对花木文化的深入了解又增添了一个平台。3、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班花我来定”活动,提炼花木精神作为班级铭言,使 其成为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班设立植物角,这样既为班级添加了一 份生命的绿色,陶冶学生情操,更为现实的是:力求体现绿色课堂的教育理念。4、36 年级各班设有校内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生既是基地的管理者又 是基地的实践者;另外,利用周边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还与周边多家花木苗 圃场协商设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定期前往活动。四、课程管理与保障组织领导组长:张金星副组长:教师队伍: 教学管理: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开展相结合,要求每学期各年级段必需选取 校本课程中相适合内容开展活动。科研管理: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科研统一管理 经费:学校保证充足的校本课程开展经费与软硬件设施。五、课程评价: 将校本课程的开展纳入到载体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评价体系中,确 保每学期的开展,提倡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强调与少先队班级文化建设的融合, 将花木文化深入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文化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