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2.短文三篇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63584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2.短文三篇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2.短文三篇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2.短文三篇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2.短文三篇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2.短文三篇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2.短文三篇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短文三篇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领略()丰盈()苇草()推衍()厚赐()赋予()囊括()享受()答案:lngfngwiyncynngxing2.解释下列词语。(1)赋予:(2)垂暮之年:(3)不堪:(4)丰盈:答案:(1)交给。(2)老年。(3)不能忍受。(4)富裕、丰富。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度日品尝流逝不堪重负B.消磨称颂赏玩稍纵即逝C.饱满惋惜畜生清晰明了D.老练致命想象燥动不安答案:D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唱唱歌、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

2、点活。B.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小白鼠甚或那粒种子,它们都会死去。我们也会。C.“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D.我很能想像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解析:A项顿号改成逗号,分句间用逗号。答案:A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热爱生命中那些“哲人”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我”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糊涂人”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答案:“哲人”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事似的。“我”觉得生命值得称颂,富于乐趣。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

3、比的。“糊涂人”觉得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而白白虚度此生。2.热爱生命中“我”热爱生命,但为什么“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解析:只要细读热爱生命原文第三段即可找到相关信息句。参考答案: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亡之苦恼。人总是要死的,但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抓紧时间,为人民作出了贡献,他的生命有意义地度过了,所以不感到苦恼和遗憾。3.信条所列出的16条目中最后一个条目(记住一个大大的“看”字)想要告诉人们的是什么?答案:应抓住一个“看”字,即启迪人们要注意观察一切。4.“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你对这句话的含意是怎样理解的?答案

4、:好好地享受了生活,对死亡就不会感到遗憾。5.“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句中“生命的分量”指的是()A.生命的意义B.生命的长短C.生命的乐趣D.生命的价值解析:从文章第三段可找到对应的句子。答案:C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

5、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1.作者“度日”的方式有几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两种。不快乐时,消磨时光;快乐时,慢慢赏玩。体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本段采用了什么手法行文?试加以分析。解析:很明显作者行文是在对比中进行的,一般先列举他人的做法或看法,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便于强调自己的认识。参考答案:对比。将“

6、哲人”和自己对比,突出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3.概括本段的主要意思。解析:本段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是对于“度日”的不同方式的,作者在与哲人的对比中提出了要热爱生命,珍惜人生的每一时刻,即使暮年也有它本身的生命意义。参考答案:启迪我们要积极乐观、享受生命。(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人生与碗碗始终浸泡在寂寞里:糠来了她吞下糠,白开水来了她咽下白开水,什么都不来时她吞下寂寞。她把一切统统咽进肚里,她不是“宰相肚”,她连将军肚也不是,可她的心理状态好得让现代人望尘莫及。自从经历了火的洗礼后,她就变得分外坚强了,再不像从前,别人想把她揉捏成什么,她就乖乖地成为什么。她永远都感激火(她从不

7、忘恩负义),火使她获得了新生。她当然也有把持不住自己的时候,这一般是在冬天,周围的寒气和心底的寒气双双夹攻过来,久违了温存的她要被冻僵了。此时,假如有什么东西(比如说水)带着火辣辣的激情汹涌而来,往往会打动她。这时如果你听到“啪”的一声这一声很细很温柔,这就是她打开芳心的声音。就在她芳心打开的一刹那,她成了不能修复的残品。成了残品的她注定还要成为“弃妇”,或是降级去做猫食碗。流放了,发配了,也醒悟了,可也永远沦落了。人生多么复杂,人生又何其简单,简单到只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一条线。一个动作是捧起碗,一个动作是放下碗。在捧起碗与放下碗的过程中,生命一点点地绚烂,又一点点地枯萎。当那只碗最后一次放下

8、、永不被捧起的时候,生命也就戛然而止了。生命的线也因不再延伸而拥有了可以丈量的长度。此时的碗便成了俞伯牙摔碎的那只古琴,形单影只,形影相吊,像找不到躯壳的灵魂。是的,碗是有心的,一个碗就是一个生命。老禅师向小和尚宣讲轮回,宣讲世上一切都有生有死。有一天,小和尚失手打碎了老禅师珍爱的一个茶碗,小和尚悲悲切切,去向禅师报告:“师傅,您的茶碗死了”也有不死的碗。不死的碗是一个媳妇给她哆里哆嗦的婆婆定做的。有一天吃饭,小孙孙看到奶奶又要哆嗦,便咿咿呀呀地说:“当心,奶奶!可别把碗摔破了,还可留着给我妈用呢!”女人是男人的碗,男人也是女人的碗。大地是万物的碗。哪个生命不曾受过碗的哺育?哪个生命不曾在碗里

9、投下丝丝涟漪?4.第两段写出了“碗”的哪些特点?答案:(1)心怀宽广;(2)坚强,不任人揉捏;(3)不忘恩负义,懂得感激。5.第段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举一生活实例加以说明。解析:此处可看作设喻说理,表面谈碗,实是说人。参考答案:人在内外交困时,会因对温暖(温情)的渴望而把持不住自己,铸成难以补救的过错。举例略。6.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案:托物言志。将抽象道理讲得形象生动,容易理解。7.为什么说第段中提到的碗是“不死的碗”?解析:可从作者所讲的小故事中悟出道理来。参考答案:这里的碗是晚辈对长辈的态度,即使碗碎了,这种态度也会传给后代。8.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10、)A.这是一篇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哲理散文,作者选择“碗”这个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的器物作线索,歌颂了多种人生美德,也对人类的某些行为提出了警告。B.现实生活中的碗有的高雅精美,有的粗陋破旧,有的上过宫廷御宴,有的只见过破灶寒窑。作者开篇就说“碗始终浸泡在寂寞里”这不符合艺术真实。C.“碗”在全文各层中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第段写“碗”在伴随了主人一生之后,似乎有了灵性,主要是为下一层老和尚宣讲“一切都有生有死”的轮回思想作铺垫。D.最后一段写男女两性相互包容、依存,写大地对万物的包容、滋养,从前文对人类生命的思索发展为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E.本文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对比

11、等修辞方法,整散句式交错使用,语言风格平实凝重,含蓄隽永,如陈年老酒,耐人寻味。解析:本文写碗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B项理解太实。第段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后文的过渡,并不仅仅是为下一层老和尚宣讲“一切都有生有死”的轮回思想作铺垫。C项中“灵性”一词说法也不够妥当。最后一段写男女两性相互包容、依存,写大地对万物的包容、滋养是对全文的总结,又有暗示主旨的作用,并未表达出“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的意思。答案:AE深层探究9.谈谈你对“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堆中”这句话的理解。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的信条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并不需要下多么大的力气专门去学

12、习,在我们小的时候,在我们平日的生活里,我们就学习到了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的道理,虽是简单的道理,却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高考链接10.(2010高考山东卷,21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09年在我省举行,请为本次运动会拟写主题口号。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体育精神,体现山东人民的精神风貌,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朗朗上口。不超过20字。解析:这类语言表达题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设计。内容上要紧扣“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这个话题,肯定运动员的拼搏成就,展现山东礼仪之邦、积极进取等方面的精神风采。形式上要做到朗朗上口,就要富有文采,格式一致,尽量字数相等,合辙押韵。参考答案:乘奥运东风又创辉煌,愿齐鲁儿女再谱新章。全运会火炬燃激情,齐鲁地华装礼嘉宾。11.(2010高考山东卷,22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0字左右。砍答案: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有许多树桩,一个人脚踏在树桩上,站立着。他一手拄着一把大斧,一手摁在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树,脑袋也不翼而飞。漫画告诉我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