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土传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63488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土传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蔬菜土传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蔬菜土传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蔬菜土传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蔬菜土传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蔬菜土传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土传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蔬菜土传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 陈全勇 副研究员 六安市金土地农业科普示范园 一:土壤恶化与病害关系 菜农们关注的问题多是“这是什么病”,“该如何防治”,很少有人想一想,这病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愈演愈烈?生产中,又该如何全面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大家都知道,土壤是蔬菜生长的先决条件,可土壤也是病原菌潜伏和繁殖的主要场所,棚室蔬菜大部分病害就是因土壤恶化所致。因而,要全面控制蔬菜病害,就必先从改善土壤环境做起。 1.土壤盐渍化严重 大棚土壤表面形成一层红霜,这是土壤盐渍化严重的表现。盐渍化加重,主要原因是肥料使用不当造成的。化肥中盐分离子含量高,是导致土壤盐渍化最重要的因素; 而底肥中大量施用

2、的鸡鸭粪等,虽然可供蔬菜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丰富,但富含盐分,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和粪肥,势必导致棚室土壤中盐分积累,加重盐渍化。 此外,大棚土壤浇水一般不大,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淋溶到土壤深层中去的少,也会加重盐渍化的程度。土壤盐渍化加重以后,根系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抵抗病菌侵染的能力降低,造成蔬菜根部病害地高发。 2.土壤中病原菌不断增多 棚室蔬菜栽培中,菜农习惯使用大量未腐熟的鸡鸭粪肥等作为底肥,这些未腐熟的粪肥给棚室带来了大量的病原菌;而且,未腐熟的有机肥在土壤中腐败菌发酵的时候,也易造成烧根,给病原菌侵染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同时连年的重茬种植,更造成了病原菌的不断积累,使得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不断

3、增多。 3.自毒问题 当前,蔬菜的区域化越来越明显,重茬问题不可避免。有很多村镇甚至十几年一直栽培同一种蔬菜,这导致植株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没有被分解,不断在土壤中积累,影响蔬菜根系的生长。(重茬还有各种元素失去平衡,如山东等地温室换土等) 我国蔬菜种植基地土传病害很严重了 土壤盐渍化加重了病原菌、自毒物质不断地增多,导致了植株生长细弱,病菌侵染植株,病害大面积发生。农户们可以结合自己大棚的情况看一下是否也存在着上面提到的问题。在病害防治方面,大家的投入在逐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药剂的防治,成本在不断地增高.如何改善这一情况,我认识应该从种植方法和种植管理上多下功夫,改善土壤结构,减轻病害的发生。

4、 二:建议解决土壤的方法 1: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增加土壤内部有益菌数量; 3:土壤营养元素的平衡; 4:实行水旱轮作技术; 5:采用有利于土壤生态恢复的种植技术. 1:土壤有机质作用; 有机质作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有机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有机质分解时,释放出氮、磷等养分,供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 (2)有机质具有离子代换作用、络合作用和缓冲作用。土壤有机质带负电,所以有较强的吸收阳离子的能力;有机质的络合作用,能提高无机磷酸盐矿物的溶解性,能活化土中的微量元

5、素。并且由于有机胶体具有两性胶体的作用,所以对酸碱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3)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腐殖质,它是形成水稳性团粒结构的胶结剂。 (4)有机质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并对作物的生长有剌激作用。 2:怎样改善土壤有机质 提倡施用植物桔杆和动物粪便: 现代科学施肥技术:氮/磷/钾/ 有机种植施肥技术:碳/氢/氧/ (后面再详细讲述) 牛粪中含碳25%左右;鸡粪含氮1.63左右,含磷1.5%左右 让我们先了解氮/磷/钾/对蔬菜作用 氮:优点是促进植物叶片生长,但土壤中氮过多引起植物秧徒长及反渗透,根系萎缩或腐烂(如黄萎病等有很多菜农认为是根部疾病,其实氮肥过多

6、,追施二铵) 磷:促进分化幼胎及决定根系数量,但土壤种磷过多伤根系和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差. 氮/磷过多会控制钾的吸收. 钾:钾素主要是壮杆膨果,决定果实大小,生长快慢和品质,降低病害(我国大部分菜地目前多为氮/磷过多,严重缺钾肥). 让我们先了解碳/氢/氧/对蔬菜作用 碳/氢/氧生长的三大元素: 碳:壮秧抗逆,是长果实的大量元素,促进坐果及果实膨大; 氢:促进植物对各种营养的吸收能力,延长生长起和收获期; 氧:促进根系发达,花蕾饱满,叶杆壮而不肥,花蕾成果率高,还可以疏松土壤,一般蔬菜种植要求土壤含氧量20%左右;高氧抗好气性有害病菌. 植物体 碳/氢/氧/占96%氮/磷/钾/只占4% 番茄

7、筋腐果,花面果,菱角果,脐腐果,僵果的原因.番茄筋腐果是由氮素过多引起的,每亩番茄施用鸡粪超过5个立方米就会出现筋腐果, 番茄脐腐果 是缺钙引起的,钙是中量元素,比氮,磷,钾需要量都大,氮肥过多钾不足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番茄菱角果 番茄菱角果是缺硼造成的,硼素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遇低温或者高温都会出现菱角果,不要等到菱角果出现再补硼,在遇低温或者高温就需要喷洒1000倍硼沙. 番茄花面果 花面果多是土壤缺碳造成的,如果每亩施用牛粪5立方米,或者桔杆1000公斤就不会出现花面果. 植物体碳/氢/氧/占96%氮/磷/钾/只占4% 我们了解了碳/氢/氧三大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够

8、提高土这些元素呢; 碳素:既碳水化合物,是碳氢物质,是动,植物有机质。 目前我们常用的: 干玉米秸杆中含碳45%,饼肥40%,牛粪25%,鸡粪25% 秸杆,牛粪,鸡粪施用方法 秸杆,牛粪要多施:每667平方米施用15-20立方米,一般可以增产30-60%左右; 鸡粪要控制:含氮磷过多,可造成土壤盐化,长期过量施用容易造成烧秧和徒长,根系腐烂等,原则不能够超过2立方,超过要用有益菌分解; 生态种植方法:秸杆,牛粪+鸡粪+硫酸钾 (有机蔬菜种植可以合理施用硫酸钾,防治病害可以合理施用硫酸铜) 合理施用钾肥对平衡蔬菜营养的意义 钾肥要适量:硫酸钾一般含量是33-45%,根据实践施用45%硫酸钾每10

9、0公斤可以产番茄6000公斤左右.实现增产3000公斤以上; 钾肥不仅是增加产量的主要营养,它又是自然防治病害的营养,可以代替部分农药. 我们现在的蔬菜基地多是氮肥过剩,氮肥过多不仅造成植物徒长,而且还会影响到植物对钾,硼,钙等的吸收.我国大部分蔬菜基地因为缺钾而严重影响产量和种植效益. 钾肥不发挥,不下渗,无残留,不烧根,利用率高 我们知道:大部分茄果类蔬菜发病多是在果实膨大期间,这个时期果实膨大需要大量的钾, 起时氮肥过不仅多伤根, 发病时我们菜农又大量施用杀菌剂,造成植物免疫力迅速下降,导致真菌性病害发生. 杀菌剂多为保护性,对菌类芽孢没有杀死作用,所以第一天打药,过二天病菌又会大量发生

10、,很难彻底防治. 钾肥不仅是果实生长的首要元素,而且是植物体内酶的活化剂,促进根系发展和营养运输作用,使植物茎壮,叶厚,提高抗性,降低真菌性病害,促进植物对硼,铁,锰等的吸收. 如:氮,磷过多出现的僵果,施钾肥后三天见效果.发生 灰霉病很多人习惯用速克灵等杀菌剂,其实很难彻底防治,其实在果实膨大期多数灰霉病是因为缺钾引起的. 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的其它方法 一、增施有机粪肥:堆肥、沤肥、饼肥、人畜粪肥、河湖泥等都是良好的有机肥。 二、提倡秸秆还田:研究表明,秸秆直接还田比施用等量的沤肥效果更好。秸秆还田简单易行,省力省工,但在还田时,就应加施化学氮肥,避免微生物与作物争氮。 三、栽培绿肥:栽培绿

11、肥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素,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土壤的理化性状。主要品种有苜蓿、绿豆、黄豆等。苜蓿可在春、夏、秋三季播种,一般每亩用种11.5公斤,在盛花期压青。绿豆、黄豆36月均可播种,一般每亩用种35公斤,在初花期压青。 2:土壤菌类对蔬菜种植的影响; 地球上成千上万种菌类微生物可以分为二大类(我们人体就有 400多种微生物菌类,没有有益菌食物将不能够消化,没有腐败菌粪便将不能够排出) 一是腐败菌:可以是动物植物致病的菌,把有机物变坏,变臭,并释放有害物质的菌,菌属于腐败菌; 二是有益菌: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但不释放臭气和有毒物质,能够把有机物和小分子有机物,包括氨,硫化氢等有毒害的小分

12、子有机物合成有效,有益的有机物的菌,均属于有益菌.(万物生长靠太阳是错误的) 土壤腐败菌产生的主要原因 1:大量施用化肥,特别是氮肥和磷肥过多施用; 2:大量施用没有充分腐熟的鸡粪; 3:大量不当施用杀菌剂,造成有益菌群死亡; 4:土壤板结; 5:连年重茬种植; 6:棚室高温高湿等. 解决办法: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采用有益菌改良恢复土壤生态环境. 有益菌和有机营养理论的意义 最早提出有机营养理论的是法国人克万(KerVan) 后来日本琉球大学比嘉昭夫教授进一步发展证实了这一理论. 他确定的基本概念:微生物复合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有效的可溶性物质,如氨基酸,糖,乙醇和类似的有机化合物,

13、这些可溶性物质可以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 他在1988年对120多种农作物进行了试验,创造很多奇迹,其中水稻在不用化肥和农药的情况下创造了亩产1040公斤的高产记录(有了这项技术,地球人口增加到100亿也不愁粮食不够吃) 有益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 EM菌群:是由5科10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多功能微生态制剂组成,包括: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对人类和动植物在内的有益作用的微生物,是包括好气性微生物和嫌气性微生物在内的所有再僧生型微生物的有机共生复合体.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昭夫教授研制成功. 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后,经广大科研人员

14、攻关改进,成功的研制出CM.EM-2.益生素.加酶益生素等同类成品. 下面我给大家重点讲解CM菌在蔬菜的合理运用 有益菌与蔬菜营养平衡 蔬菜生态有机平衡种植技术 营养提供:有益菌 + 桔杆 + 牛粪便 + 鸡粪 + 硫酸钾 防治病害:土壤内部病害有益菌 +土壤上部用硫酸铜 (CM复合菌剂)应用 复合微生物制剂(CM复合菌剂),由对农作物有益的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的生物肥作用,能使土壤中不被植物利用的营养物质得以还原、利用,清除土壤病害、消除重茬病害,改良土壤,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使用本品可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增产增收。因而,可以生产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 (1)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复合微生物制剂(CM复合菌剂)的微生物进入土壤,可改善土壤的结构和功能,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2)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复合菌中的固氮群增加土壤中氮素来源,溶磷、溶钾的微生物使土壤中不能被植物吸收的磷和钾分离出来,增强土壤肥力,减少氮、磷、钾、肥施用。 (3)消灭病害、克服重茬: 进入土壤的微生物可有效抑制土壤中病原微生物(霜霉、叶霉、灰霉、枯萎、白粉等)的侵袭,防止植物病害的发生;同时可改善土壤养分结构,植物重茬障碍明显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