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634643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谋长远开好局 调结构控风险全力支持粮棉油收储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郑晖同志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月22日)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工作,谋划“十二五”时期改革发展,安排2011年工作。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2010年,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中央强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的政策要求,我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和国

2、家关于经济金融及“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继续强化信贷支农,深入推进“两基”建设,着力防控信贷风险,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业务经营成果丰硕。(一)信贷支农做出新贡献。上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16709.9亿元,比年初增加2197.3亿元,增长15.1%。一是面对粮棉油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信贷风险急剧增大的严峻形势,我行正确处理保收购与防风险的关系,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棉市场稳定、保护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关键时刻及时下发有关文件,指导分支机构调整收购信贷政策,全年累放收购贷款2787.9亿元,支持收购粮食2394.9亿斤,棉花3996.6万担,油脂74.5亿斤,确保了支持粮棉油收储没有出现问题。二

3、是面对清理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的新形势,我行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19号文件精神,年初就向国务院作出请示,赢得了主动;顺应城乡统筹发展大势,及时推出新农村建设贷款新产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上年末,贷款余额4682.4亿元,比年初增加2321.1亿元,支持项目1609个。总行和有关分支机构还积极应对西南地区、玉树、舟曲、吉林、海南等特重大自然灾害,发挥了我行应有作用。(二)经营绩效实现新突破。发行债券余额9270.3亿元,增长14.3%;组织低成本存款成效显著,企事业单位存款和财政性存款余额3389.5亿元,比年初增加651.4亿元;资金自给率78.6%,上升1

4、.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继续“双降”,不良贷款余额下降58亿元,不良贷款率2.79%,下降0.82个百分点,降到3%以内。资产减值准备金增提145.2亿元,余额292.5亿元,拨备覆盖率增加34.7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28.1%,下降2.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同业较低水平;经营利润达209.6亿元,增长45.9%,人均创利41.7万元;增提拨备和消化历史包袱后,账面利润49.5亿元,增长57.4%。在国家未实施增加注资和剥离不良资产等改革措施的情况下,实现了内生性可持续发展。(三)发展基础得到新加强。各级行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执行银监会贷款新规、我行整合后的信贷制度及操作手册。切实加强粮棉油准政策性

5、贷款管理,堵塞制度漏洞,狠抓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的落实,贷款核准、异地收购调销、加工企业购贷销还、贷款到期结零等办贷管贷全方位、全过程更加规范严密,开展准政策贷款管理专项检查,这类贷款的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根据国务院及四部委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要求,积极配合开展平台公司清理规范工作,修改完善我行有关信贷管理制度办法,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全面开展贷款客户风险大排查,建立贷款风险监测分析制度和大额不良贷款专案督导清收工作机制,总分行领导亲自与有关省市党政领导沟通,多次研究有关涉案贷款的保全处置措施,大额风险贷款清收化解工作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效果。进一步明确了各级行行领导办贷管贷责任,严肃追究

6、了有关分行行领导在问题贷款中的责任;有针对性地上收了有关分行部分贷款审批权;开展了2005年以来新增不良贷款专项审计。全面推广应用信贷信息真实性核查系统和风险监测等系统,启动了CM2006系统升级。咨询顾问类业务经批准全面展开;新建北京、广东、重庆三个票据交易室。国际业务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业务规模稳步扩大。加大财务费用分配与组织低成本存款、清收不良贷款等挂钩力度;政策性与商业性两类业务分别反映试点进展顺利;开展财会重点工作检查,抓好小金库专项治理;银行卡、网银、收购资金非现金结算等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两地三中心”灾备运维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建成,综合报表平台系统、综合业务系统二期改造等上线运行

7、。打造二级分行经营管理基础平台作为去年内部改革的重头戏圆满完成,全系统310个有管理职能的二级分行经营管理基础平台已基本建成并运转良好,集约化经营、扁平化管理迈出实质性步伐,这将对我行业务经营、基础管理和基层行建设产生深远影响。规范分支行行长任期管理,在一个县级支行任职5年以上的201名行长全部调整交流到位。全行收入分配持续向基层倾斜;调整了县级支行业务岗位设置;基层营业办公条件继续改善;省级分行新招收员工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基层行建设扎实推进。(四)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定方案、定主题、定目标,完善机制、丰富载体、以点带面,抓好关键环节,取得

8、了阶段性成果。二是切实加强各级行领导班子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及时调整补充分支机构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一批中青年优秀干部进入领导岗位。三是启动“3512”重点人才培养工程,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大规模培训干部员工,组织近万人参加信贷、财会专业第二次持证上岗考试,井冈山党校落成开班。顺利完成全员聘用合同制和符合条件的市场化用工转聘等工作。四是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多样,专业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银行、争做知识型员工”和信贷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外宣传工作效果明显,树立了农发行良好社会形象。五是深入开展“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召开视频会通报案件查处情况,编发典型案例选编开展警示教育;狠

9、抓违规积分管理办法落实,加大违规问责力度;与所有贷款客户签订了廉政共建协议书;严肃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全年立案案件12件,比上年减少36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业务发展中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两基”建设特别是内控机制尚需加强和完善;经营管理手段与现代银行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队伍素质与我行改革发展的要求相比还需进一步提高;外部配套改革不到位致使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等。这些问题和困难必须继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2010年的工作业绩,为我行全面完成“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目标画上了圆满句号。“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农发行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10、,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认真落实2004年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确立了建设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战略目标,勇于改革创新,加快有效发展,支农作用日益凸显,内部活力显著增强,整体实力大幅提升,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农发行发生了历史性变迁。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政策性银行的方向不动摇,形成了全新的业务发展格局,信贷支农做出重要贡献。我行牢牢抓住中央强农惠农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拓展支农空间,实现了从单一支持粮棉油收储向“一体两翼”多方位、宽领域支农格局的转变,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不断增强。2010年末贷款余额比2005年末增加8839.2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6.3%

11、。在粮食连年丰收、粮棉市场复杂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把支持粮棉油收购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每年支持收购的粮食占商品量的60%以上、棉花占总产量的50%以上,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粮棉市场稳定、保护农民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行大力支持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开办三年多来,贷款总规模达4682.4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8%,共支持各类项目5482个,成为我行信贷支农的一大亮点。我行还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五年累放贷款4968亿元,支持龙头和加工企业7673个,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五年累计市场发债1.3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比2005年末增加302

12、1.4亿元,我行已成为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业农村的重要载体。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取得重大进展。我行按现代银行要求,转观念换思路,定规划抓实施,面对艰巨的改革任务,义无反顾,强力推进,先后出台数十项改革创新举措,建章立制300多件,初步建立了现代银行的框架体系。一是完善组织机构体系。设立贷款审查、财务审查等专门委员会,整合各级行内设机构,打造二级分行经营管理基础平台,推行以落实岗位责任和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县级支行改革。二是推进干部人事、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中层干部、专业技术骨干竞聘上岗,开展总行部门副职竞争省级分行副行长、二级分

13、行副职和县级支行正副职竞争上岗工作,推行业务岗位管理;建立市场化用工机制,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和员工持证上岗;建立全行统一的薪酬制度,推行岗位绩效考核。三是深化经营机制改革。建立和不断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实行经营资源挂钩分配。建立市场化筹资机制,实行信贷计划分类管理,改进资金管理方式,建立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实行政策性和商业性业务分类管理并开展分别反映试点。实行固定资产净值管理;落实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政策,大幅度提高风险拨备覆盖水平。四是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实行审贷分离、前后台制约,建立贷前调查评估、贷中审查审议、贷后监测清收三个中心,设立信贷独立审查官。完善制度体系,

14、整合信贷制度,编制信贷业务操作手册。改进贷款授权管理,上收县级支行贷款审批权,实行差别授权、特别授权并动态管理。建立一级法人垂直管理、相对独立的内审体制和内审特派制度。推行财会主管委派制、县级支行报账制,全面实施综合柜员制。五是建立全新的科技支撑体系。建成“两地三中心”;投入运行综合业务系统、CM2006系统等一批信息系统;开发推广牡丹金山卡,加快推进网银业务,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实现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行在发展中注重结构、质量和效益,实现了由主要依靠财政补贴向具有较强内生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转变,朝着好银

15、行的目标奋力迈进。资金自给能力显著增强,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人民银行再贷款的局面,形成了以市场发债为主、对公存款和同业拆借为补充的多元化筹资模式,已成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第三大发债主体;五年累计归还人民银行再贷款1578亿元,我行资金自给率已达78.6%,比2005年末提高42个百分点,有力保障了业务发展。国际业务和中间业务较快发展,累计实现收入15亿元,年均增长42.5%。信贷资产质量显著改善,累计现金清收不良贷款205.4亿元,核销呆账516.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下降332.7亿元,不良贷款率由2005年末的10.15%降到2010年末的2.79%,降低7.36个百分点。经营利润大幅增长,

16、2010年比2005年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31%;人均利润增加30.9万元,增长286.5%;累计实现经营利润793.9亿元、缴纳营业税及附加227.2亿元,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积极构建和谐银行,全行员工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我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提高系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绩优”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推进“四好”班子建设,按照“四化”要求选好配强各级行领导班子,加大培养使用年轻干部力度,班子结构明显改善,治行理政能力不断增强。实施人才强行战略,建立专业人才库,开展全方位、大规模、多层次的现代银行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员工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视觉形象系统全面推广应用,核心理念深入人心,专业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品牌形象和社会美誉度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