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8年级科学期中科学试题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63450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8年级科学期中科学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华师大8年级科学期中科学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华师大8年级科学期中科学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华师大8年级科学期中科学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华师大8年级科学期中科学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8年级科学期中科学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8年级科学期中科学试题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学年第二学期余姚市爱尔教育科学八年级期中考试本卷满分15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发声 B. 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C. 声音是看不见的,所以声音没有能量 D.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相同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B C D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C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D

2、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4.下列现象与对应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光的折射 B河水看起来比实际浅光的反射 C月球上寂静无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的直线传播5.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A B C D6.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l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l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 7.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时,小雨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

3、b=3V,Ubc=3V,Uac=6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分析数据,得出结论B对换L1和L2的位置,再测出一组电压值C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出几组电压值D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8.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9.与如

4、右图所示的电路图对应的实物图是( )10.对如图所示电路的分析,错误的是( )l、S2,闭合S3时,R1与R2为串联3,闭合S1、S2时,R1与R2为并联1,闭合S2、S3时,R1与R2为串联l、S3,就会出现短路现象11.下面是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接线方法已在图上标出,如要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可选用的连接方法是 ( ) (12题)12.科学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个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

5、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C激光笔发出的光线绝对平行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13.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将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则( )14.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照后,要改拍全身照,应( )A.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B.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C.只要增大照相机与人的距离D.只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15.下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16.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

6、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17.科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下列物理规律的得出, 也是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A光的反射规律 B真空中不能传声 C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D欧姆定律18.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7、,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的是( )19.学习了电路后,小明设计了四个体重计原理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 20.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两相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都如图乙所示,则L1和L2两灯的电阻之比为( )A. 1:4 B. 4:1 C. 1:5 D. 5:1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作图每小题各2分,共40分)21.人在河岸上观察到水中有白云,这是 像(选填“虚”或“实”),它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的;如果观察水中的鱼,所看到的鱼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 (选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22.如下左图所示,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

8、摄像镜头捕捉人脸 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 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可用来矫正 眼(填“近视”或“远视”)。2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折射角的大小为。24已知串联电路中R1是10欧,R2是20欧,则电路中的总电阻 欧,R1与R2中的电流之比是 ,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25已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20欧,通过的电流为0.5安,如果电源的电压为16伏,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需要串联一个 欧的电阻。26

9、.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火情监视装置,将热敏电阻R1、警示灯L以及电压表和电流表组成如图所示电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S后,当火情发生时,电流表的示数 (填“变大”或“变小”),警示灯的亮度 (填“变亮”或“变暗”)。(设电源电压及灯丝电阻不变)27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 (能不能)在光

10、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28.作图题(1)在图1中作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 ;(2)如图2,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为02A,图中虚线框内有两电阻R1 和R2,已知R1=20。在图中作出R1 和R2的连接方式并标出R2的阻值。图1图2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29. 小红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没有点燃且与A 等长的蜡烛B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AB(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11、(2)取两支等长的蜡烛目的是: 。30.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导电液体在体积相同时,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于是选取一段可拉伸的乳胶管(乳胶管是绝缘体),灌满某种导电液体,两端用金属塞堵住管口,形成一段长为10厘米的封闭液柱。选择合适的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器材连接电路如图,电源电压保持12伏不变。(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在 端(选“A”或“B”)实验次数1234液柱长度L/厘米10152025液柱电阻R/欧30067012041870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9伏时,记录第1次电流表示数并计算出液柱的电阻。将乳胶管均匀拉长,重复上述实验,数据记

12、录如右表。实验中第1次电流表的示数应是安。 (3)查阅资料得知:当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但是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当液柱长度变为原来2倍时,其电阻大大超过原来的2倍。请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3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 。(2)小新将实物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改正。(3)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2V,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为 A,则R的阻值为 。(4)换上10的电阻后,闭合开关,此时应将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 V

13、。(5)小芳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5题,第32、34题各4分,其余每题各6分,共26分)32.不同物质对声音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 传播时最快。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米/秒,探测船向海底发出声波,约3秒后受到回声,那么海水的深度为 米。33.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当某同学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开始实验,电压表和电流表出现如甲、乙图所示情形,则你认为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甲: 乙: 。实验次序123电压U(V)电流I(A)如上表是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时的数据记录:根据以上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