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63347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与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1、小型水库存在的安全问题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兴水利除水害,兴安县共修建水库工程42座。其中于1994年跨坝一座小二型,现存41座。41座水库中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26座。这些水库工程为兴安县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这些水库工程当中除两座大中型水库的安全管理及其设施完善外,其余小型水库的安全状况十分令人担忧。笔者认为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1建设质量差兴安的小型水库全部是在大跃进时期及文革时期建成。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有的小型水库的建设质量都存在严重的先天不够。1.1.1制定质量差兴安县现有小型水库39

2、座,其中小一型13座,小二型26座。笔者认真查阅了兴安县的水库档案资料,并拜访了大量的水利行业的老前辈,发现所有的小二型水库均为无制定建设。所有小一型水库的制定都非常简单,制定精度严重不到位。在这些制定当中,没有哪一座水库在制定前做过地质勘测及土工实验等前期工作。其坝体制定亦非常简单,没有作必要的稳定分析。如总库容 310.9万m3,坝高32m,坝型为土坝的石姑园水库,它的大坝制定仅有坝顶高程725.00m,坝顶宽4.8m,上游坝坡1:3.0,下游坝坡在 710.00高程设2.0m宽的马道,马道以上1:1.2,以下1:2.5.几句话,没有对大坝作出稳定分析,没有对填土指标指出任何要求。再如坝型

3、为浆砌石拱坝,总库容815万m3,坝高36m的月光洞水库,其坝体制定浆平面布置及断面尺寸拟定后说了一句拱坝的计算,我们不懂就算完事。1.1.2施工质量差受特别的历史条件影响当时的小型水库施工全部是由政府组织民工大搞群众运动完成,没有任何一个工程是由有施工资质的正规施工企业承建。并且有相当部分工程是在1960年前后建设,民工们没有吃的,不少民工饿死在工地。在这种施工条件下还谈何质量控制呢?以兴安县为例,39座小型水库当中38座土坝,1座浆砌石坝,没有哪一座对坝基清理等隐蔽工程作验收,没有哪一座水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取样检测过干容重,含水量,砂浆标号等指标。这一点,在近年大坝修理时,挖开大坝,发现坝

4、体填土十分松散,这是一个有力的证实。1.2工程管理水平不到位工程离不开管理,管理是保证水库工程安全和促进水库工程更好地发挥效益的重要确保和手段。但目前我们的水库工程管理实在是太落后。1.2.1管理人员素养太低因小型水库工程大多在边远山区,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难。相应地,水库管理职工也是在当地乡村招待。目前他们已大部分超过50岁,他们文化程度本身就不高,加之长期以来与现代科技相对隔绝,使得他们原有知识进一步老化,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还是70年代的思想,70年代的观念,还在用70年代眼光和标准去看待事情,判别是非,管理工程。他们怎么能造应当今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怎么能适应现代水利操作

5、智能化,数字化的必须要。1.2.2水库管理人员待遇低以兴安县为例,13座小型水库当中只有4座归国营管理的小一型水库经过这几年完成的水利体制改革后,通过财政差额拨款,职工们能领到1000元左右的月薪外,其他9座乡镇管理的小一型水库财政每月补给每个职工月薪220元。这样的待遇只能获得低智低能的人来管理水库,既使有正常人愿意来应聘,也只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可能将心思放在水利工程的安全上,为水库的安全而操心。1.2.3工程管理的硬件设施落后据笔者了解,目前小型水库的管理完全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上,管理的硬件设施亦基本未能得到改善。工程的内在变化未能被管理者所掌握。如兴安县39 座小型水库当中只

6、有支灵灵湖水库大坝于2002年配套了浸润线和位移观察设施外,再没有任何一座小型水库任何观测设施,更没有预警预报系统。工程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只能凭肉眼观察其外部。近些年,当强降雨来之前都要求对所有工程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检查,并且要求行政首长负主要责任。但是这样的拉网又有多大的用处呢?坝体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浸润线发生了变化,扬力发生了变化,大坝发生了位移,坝体内应力发生了变化可能看得出吗?能看得出的也只能是大坝显然开裂,滑坡或已发生管涌等。但那时已是癌症晚期,无可救药了,乖乖地安排后事转移下游群众吧。2.对策2.1全面改革小型水库工程的管理体制近年来,虽然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

7、了一些成效,但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性质。水管所仍是上世纪70年代的模式。如前所述,他们人员老化,素养低下,不能适应现代水利的时代要求。不能胜任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保证水库大坝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水管所与用水户存在一个很难消除的隔阂,这条隔阂的存在是水费收取难的症结。笔者认为,小型水库应该由用水户协会行使最高管理权,水管所应由用水户协会组建,由用水户协会聘任所长、工程师、管水人员等各岗位人员。每年年终由用水户协会召开聘任大会,评议水管所及期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对不称职的人员可以随时解聘。只有这样才干确保水库工程人员高素养、高责任心、高工作效率,才干有人去认真管理大坝及其渠道,保证水库大坝及其渠

8、道工程的安全。2.2组建大坝安全监测中心如前所述,目前小型水库大坝基本处在没有任何监测设施和手段的状态。虽然每次强降雨到来之前都要求对各水库工程进行拉网式检查,但这种检查无法透视其内部,其结果收益甚微,更多的则是劳命伤财。笔者认为,在目前国家财力有限,无力对所有小型水库在短时间内全面配备监测设施和监测物力的状况下,可在小型水库比较多的县组建小型水库安全监测中心,中心配备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应的设备,负责本县和设有安全监测中心的县的小型水库大坝进行曲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监测,已上管理单位和政府对各小型水库大坝工况心中有数,这样才干做到知己知彼,做到防患于未然。例如桂林市水利局于1999年引进ZD

9、T-1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小型堤坝渗流监测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于2002年获区水利系统科技成果三等获,该设备和该项技术就值得在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中推广应用。2.3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不可操之过急目前病险水库确定不少除险加固应急非常重,近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特别是水库工程的安全,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具体表现。但是水库除险加固也不能操之过急。过急了,无论是勘察力量,制定力量,监理力量,施工力量都跟不上。以桂林市为例,建国以来共建成各类水库 417座,据统计2007年三类病险水库达413座,占水库总座数的113%.而桂林市的水电制定单位

10、只有甲级一家、丙级六家,水电建设监理单位2 家,施工单位仅4家,而且这些企业的年生产能力都不大。试想如此有限的建设能力怎能在很短的时间例如3年内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假设是明知不能为而为之,无凝是拔苗助长,是重蹈1958年大跃进的覆辙。其结果必定是欲速则不达。最后弄得钱花去了,人力、物力耗去了,水库不仅未能脱险,反而出现一些新。因此,水库除险加固必须量力而行,依据实有的制定力量、监理力量、施工力量能做多少做多少,不背离客观规律,真正做到除险一座,脱险一座。使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起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望各位引起高度重视。 第 1 页 共 1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