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普查技术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633122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8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管线普查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地下管线普查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地下管线普查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地下管线普查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地下管线普查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管线普查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管线普查技术方案(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地下管线普查技 术 规 程市市政公用局二一年三月目 录1 总则11.1 一般规定11.2 地下管线的普查对象31.3 精度要求41.4 地下管线普查的工作容及基本程序42 地下管线探查前的技术准备62.1 一般规定62.2 现况调绘图的编制要求62.3 现场踏勘的容72.4 方法试验72.5 探测仪一致性检验82.6 编制技术设计书的基本容92.7 项目作业计划书容102.8 技术设计书和作业计划书进行审批103 地下管线探查113.1 一般规定113.2 实地调查133.3 仪器探查193.4 管线探查草图的绘制203.5 探查工作质量评定224 地下管线测量244.1 一般规定244.2

2、 图根控制测量254.3 地下管线联测254.4 地下管线定线和竣工测量264.5 地下管线测量的质量评定275 地下管线图的编制295.1 一般规定295.2 地下管线图的编绘315.3 地下管线成果表的编制325.4 地下管线图编绘检测336 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监理346.1 一般规定346.2 监理的主要职责346.3 监理的工作程序347 地下管线普查的质量检测377.1 一般规定377.2 质量检测的主要职责377.3 检测的工作程序378 测区成果资料的验收和归档398.1 一般规定398.2 验收398.3 档案资料进馆429 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449.1 一般规定449.

3、2 系统总体结构与数据标准449.3 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459.4 系统的性能要求47附录A 资料收集登记表48附录B 地下管线的代码和颜色49附录C 管线点符号图例与代码51附录D1 明显管线点(管类)调查记录表56附录D2 明显管线点(缆类)调查记录表57附录E 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58附录F 地下管线探查质量检查表59附录G 管线点成果表60附录H 测区燃气管线穿越电力沟调查情况记录表61附录I 测区燃气管线穿越排水沟调查情况记录表62附录J 地下管线探测安全保护规定63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是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为了

4、完整、系统地做好该项工作,查明地下管线状况,统一市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基础资料编制和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技术要求,针对市地下管线的特点和地下管线管理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规程。当本规程与采用的其它技术依据不一致时,以本规程为准。1.1.2 本规程依据下列技术标准:1. CJJ 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2. CJJ 8-99城市测量规;3. GB/T 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4. 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5. GB/T 14395-93城市地理要素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6.

5、 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7. CJJ 100-200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8. 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9. 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10. GB/T 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11. 市地下管线普查数据标准市市政公用局制定;1.1.3 地下管线探测,平面坐标系统采用统一的市平面坐标系统与高程系统,由市测绘院统一提供基础控制资料与1:500带状地形图。1.1.4 管线图的分幅与市地形图分幅一致,成果图件基本比例尺为1:500,局部放大图或断面图采用1:501:200比例尺。1.1.5 地下管线普查

6、应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埋深、走向(流向)、规格、材质、管线性质、权属单位、埋设时间、埋设方式、保护材料以及管线附属构筑物信息,并编绘以地形图为载体的地下管线图(综合管线图和专业管线图)。建立全市统一、全面、完整、科学、准确、具有现代特征的城市动态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制度化、科学化、规化和标准化。1.1.6 各种探测设备(包括GPS接收机、全站仪、水准仪、探测仪、探测雷达等)在探测过程中的原始记录,用H型铅笔填写,各项目应齐全、正确、清晰,不得随意擦改、涂改、转抄。确需修改更正时,可在原记录数据容上划一“”线后,将正确的数据容填写在其上边,并注记原因,以便查对。1.

7、1.7 地下管线普查的数据采集应满足市地下管线普查数据标准要求,地下管线数据应经监理确认合格后,由市市政公用局进行数据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进行动态管理采集的地下管线数据也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1.1.8 对于探查、测绘的仪器和工具应定期检验校正,使其保持良好状态。野外探测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应按附录J的要求,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确保管线普查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进行。1.2 地下管线的普查对象1.2.1 本技术规程中所定义的地下管线是指敷设在市主城区的各种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热力、通讯、工业等各种管道(沟、暗渠、暗河)和缆线,以及在探测围的铁路、民航等其它单位的专用管线(部队除外)。1.2.2 地

8、下管线探测围为:1. 市主城区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以下简称街巷)已形成道路,能通汽车道路,以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物边线为界;2. 开放式小区具有社会功能的道路,以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物边线为界;3. 穿过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其他居民区等(以下简称面积单元)的具有转输功能的管线(给水、燃气的干管,排水管管径300mm、方沟400 mm400mm)。1.2.3 地下管线探测的管线类别和取舍标准按表1.2.3执行。表1.2.3 地下管线普查取舍标准No.管 线 类 别区域取 舍 标 准1给水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管径100mm2排水(含雨水、污水)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管径300mm3

9、燃气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全测4电力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全测5通讯(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电视、军用光缆等)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全测6工业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全测7路灯全测8热力至街巷、面积单元的进口全测9人防全测10综合管沟全测11不明管线全测注:排水管道的管径指的是径,其它管道的管径指的是不含保护层的管道外径,有保护材料的管线断面尺寸指的是管块或管沟的壁尺寸。1.3 精度要求1.3.1 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平面位置限差:ts:0.10h; 埋深限差:th:0.15h。(式中h为地下管线中心埋深,单位为厘米,当h100cm时则以100cm代入计算)1.3.2 在明显管线点上实

10、地量测地下管线的埋深误差不得超过5cm,中误差不得超过2.5cm。1.3.3 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s(相对于邻近控制点)不得大于5cm;高程测量中误差mh(相对于邻近控制点)不得大于3cm。1.3.4 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地下管线与邻近的建筑物、构筑物、相邻管线以及规划道路中心线的间距中误差mc不得大于图上0.5mm。1.3.5 地面灯杆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g(相对于邻近控制点)不得大于15cm。1.3.6 架空的照明控制箱和路灯专用变压器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测量中误差(相对于邻近控制点)不得大于15cm。1.4 地下管线普查的工作容及基本程序1.4.1

11、地下管线普查的工作容包括:1. 地下管线资料的收集和地下管线的现况调绘;2. 进行分类检验及编制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设计书;3. 地下管线实地调查和仪器探查;4. 地下管线测量;5. 地下管线成果表编制及管线图编绘;6. 编写地下管线普查的质量检查报告和技术总结报告;7. 地下管线普查全过程项目监理;8. 地下管线普查的质量检测;9. 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立;10. 成果验收与归档;11. 编制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总结报告;12. 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与动态更新管理机制。1.4.2 地下管线普查的基本程序为:接受任务(委托)收集资料现场踏勘仪器检验与方法试验编写专业技术设计书、项目实施作业计划实地调

12、查控制测量地下管线探查地下管线测量地下管线数据处理地下管线图编绘权属单位确认成果上交、检查验收数据入库、归档监理单位质量检查施测单位成果整理、检查报告、技术总结质量检测2 地下管线探查前的技术准备2.1 一般规定2.1.1 地下管线现场探测前,应全面收集和整理测区围已有的测绘资料和地下管线资料,包括:相关的控制资料(测区及其邻近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等),1:500、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已有的各种地下管线图,各种管线的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断面图、已有的电子版专业管线图、技术说明和成果表以及地下管线的放线(定线)图和成果表。所有收集的资料必须注明来源(提供单位、提供人、收集人、时间等

13、),填写资料收集登记表(见附录A)。在分析所有收集资料的前提下,评价资料的可信度和可利用程度,以及精度情况等。2.1.2 已有地下管线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应由各专业管线权属单位根据市市政公用局下达任务的围和要求,组织熟悉地下管线情况的专业人员完成。完成后提交到市市政公用局统一管理,作为地下管线探测的依据。2.1.3 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现况调绘工作。经过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后,将各种管线位置及属性资料转绘到现有的市1:500的地形图上,编制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现况调绘图应满足2.2节规定的各项要求。2.1.4 根据任务要求,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测区进行实地踏勘调查。2.1.5 踏勘结束后,应选

14、择合理的探测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方法试验和仪器一致性检验,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技术设计书和项目作业计划。2.2 现况调绘图的编制要求2.2.1 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应首先根据管线竣工图、竣工测量成果及成果表进行转绘,如无竣工图及竣工测量成果的管线,可根据其设计图、施工图及有关资料,按管线与邻近的建(构)筑物、明显地物点、现有路边线等的相互关系调绘。2.2.2 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应采用彩色笔按附录B所规定的颜色转绘,线粗不应大于0.2mm。转绘图式按附录C规定的图例执行。现况调绘图必须注明管线的权属单位、管线的类别、规格、材质、性质和埋设年代等,并绘制普查小区、庭院的围线。如有管线线路特征点和附属设施中心点的坐标、高程等数据,应编列相应的管线点成果表,并注明数据来源和精度。2.3 现场踏勘的容2.3.1 核查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的可信度和可利用程度;2.3.2 核查测区地形图的现势性;2.3.3 核查测区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和保存情况;2.3.4 察看测区地物、地貌、交通情况、气候条件、地球物理特征及可能的干扰因素;2.3.5 大致了解测区地下管线分布及裸露情况,可能存在的管线类型、埋深、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