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632717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塑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泥塑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泥塑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泥塑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泥塑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泥塑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塑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泥塑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泥塑作为我国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由于它的可塑性强、想象空间大、艺术成分高,因此流传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泥塑是少年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形象逼真、容易操作的活动之一,并且少年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他们的小肌肉发展不是很灵活,创作意识也不是很强,但对可塑性强、变化多的泥塑材料却十分感兴趣。更重要的是玩粘土能带给孩子们快乐,他们在玩耍过程中不仅能手脑并用,使视觉、触觉和动觉之间配合协调,更能启发孩子的想象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在泥塑活动中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在搓搓捏捏的玩耍中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和思维等能力呢?我校教师在泥塑活动教学过

2、程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体会:一、泥塑活动能发展学生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小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犹如给予他们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让他们走进知识的宝库,这种能力是极其宝贵的,对少年儿童的终身学习会有很大的益处。在泥塑活动中,观察是少年儿童创作的基础,他们在活动中所能表现的是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生活的感受,而相对于那些自己不了解、不感兴趣的事物,就难以操作了。因此在泥塑活动中,势必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的观察,掌握观察的顺序,学会必要的观察技巧,抓住物体的特征。在泥塑活动中我校老师运用较多的是观察比较法,如:选择典型的物体让学生观察,比较物体形象的不同,掌握泥塑的要领。例如:圆球和圆

3、桶进行观察比较,在比较过程中,掌握圆形和圆柱体,团、搓技巧的差别。在恐龙战队活动设计中,我校齐长征老师并不急于让学生塑造造型,而是向学生展示了许多不同造型的玩具恐龙,让学生先看一看、玩一玩恐龙玩具,接着在熟悉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比一比、看一看,这些恐龙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让学生从恐龙的头部、身体、四肢等部位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恐龙的种类很多,有的头是长长、尖尖的、有的头是有点椭圆的、有的身体很大,有的四条腿全部扒在地上,有的只用后面两条腿和尾巴撑在地上,前面两条腿弯着由于观察的仔细,学生自然就捏得顺手。又如在捏美丽的盆花时,齐长征老师课前准备了一盆真的鲜花,引导学生首先

4、从花盆的造型、花纹入手;接着再让学生观察花、茎、叶的形状如何以及大小的区别、花朵的形状和生长的位置。等到学生动手时,自然而然就捏出了盆花的主要特征。有的花瓣用圆形来捏,有的用半圆形、三角形,形象非常丰富。在学生的观察中,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如鲜艳的颜色、优美的造型等。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讲讲什么地方是美的,帮助学生发现美、挖掘美。例如通过欣赏鲜花、树叶、天空、小草的色彩、形态,了解大自然的美。在欣赏城市、房屋的造型后,感受人为创造的美。并且鼓励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积极地用捏泥和上色来表现美。二、泥塑活动能发展学生动手能力,促进手脑并用。从学生动作发展的特点来看

5、,大多数学生都是大肌肉发展明显,小肌肉动作不灵活。由学生动手操作的泥塑活动,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泥塑活动中,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充分发展其手指、手掌、手腕和手臂的小肌肉及手部动作的灵活性。科学家证明: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精巧,就越促进脑神经的发展。可以说训练手就是训练大脑。学校的泥塑活动需要学生用双手进行来进行操作,再者学生时期有较强的动手操作的心理需要,特别喜欢搓搓捏捏,因此泥塑活动中,我们除了为学生提供橡皮泥材料以外,还适当准备了一些辅助材料,如:垫在奶油蛋糕下的镂空雕花底盘、一次性盘子、牙签、吸管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泥塑。如在开设“香香美食街”游戏时,鼓励学生自己

6、制作各种各样的小点心,学习使用各种辅助材料。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回忆各种吃过的、见过的点心,还要选择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制作,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小肌肉动作。在泥塑活动中,一开始学生手眼动作不协调,加上小肌肉动作的不精确性,很难做出满意的作品。于是,我们就由易到难,从简单的小圆球、饼干入手,慢慢提高要求,捏出具体形象的物体,促进学生手的控制能力以及与眼睛的协调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训练大脑的目的。三、泥塑活动能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对学生来说,表达情感,发挥创造更为重要。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看看像什么”的活动,用一根线条或一些图形,让学生说说像什么,启发学生的多种回

7、答。如一根曲线,在孩子眼里会变成一条小爬虫、河里的波浪、妈妈的卷发、方便面条等。这种训练,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变魔术”也是一种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好方法,教师用一个图形,让学生添上一些东西,变成不同的事物。这种活动,没有“对”与“错”、“象”与“不像”的局限,从而能使学生更大胆地表现,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四、泥塑活动能让幼儿体验无穷的乐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趋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尤其如此,对于能带给他们快感并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活动,学生总是乐此不疲,并能表现出不凡的创造性。”泥塑这种工艺创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它更多的是一种游戏

8、。比如,在学生刚开始接触泥塑活动时,我们并不急于教学生完成作品,而是以游戏的口吻启发学生:“这些泥团会变,你们变变看,它可以变成什么?”这时孩子们欢快、有序的动起手来,有的搓,有的团,有的捏。一会儿的功夫,泥团就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孩子们欢呼着、雀跃着:“我的泥变成了小圆球!”、“我的泥变成了胡萝卜!”、“我的泥变成了小蜗牛!”。看着孩子们那惊喜的神情,我们不禁赞叹道:“你们真能干!”初次泥塑活动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泥塑活动的兴趣。以后的活动,学生始终兴致很高,常常是还没到泥塑活动的时间,他们就来问:“老师,你什么时候再带我们去捏泥呀?”于是我们抓住机会向他们进一步教授了捏泥的技巧,孩

9、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并对泥塑活动有了初步的概念。慢慢地再引导他们将粘土用捏、搓、盘出人物、动物、植物等形象,不断引发学生对泥塑活动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我们深深感到:当泥塑活动像游戏一样对学生充满诱惑时,学生的泥塑灵感就将被激发起来了。泥塑活动能充分解放学生的双手,一块小小的泥块,在小孩子的手中能变成丰富多彩的小世界。他们把想象融入小泥块中,用灵巧的双手塑造智慧的闪光,可见泥塑活动对培养学生技能技巧,开发学生智力,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泥塑活动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在进行泥塑活动时,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发掘,让泥塑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在下一代的孩子身上重放异彩,使其真正成为开启幼儿智慧大门的钥匙。-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