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考】地理一轮单元提升11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632613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单元提升11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单元提升11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单元提升11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单元提升11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单元提升11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单元提升11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密高考】地理一轮单元提升11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选择题(2016江苏东台期中测试)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12题。1. 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A. 滑坡、泥石流 B.酸雨危害C. 臭氧层空洞 D.土壤污染2. 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A. 荒漠化、水土流失 B.盐碱化C. 公害病 D.水土流失1. A【解析】图中箭头a表示的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在开发利用中会产生对环境的破坏。2. C【解析】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是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容易产生环境污染。(2016北京西城区期末)2014年北京市霾天达到124天,集中在13月和1012月。读图,回答34题。3. 北京市()A. 春季多大

2、风,雾霾天气增多B. 夏季降水量大,雾霾天数少C. 燃烧煤炭是最主要的污染源D. 工业发展水平高,污染严重4.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市治理PM 2.5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人工降雨,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数量B. 减小煤炭使用量,缩短冬季供暖时间C. 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搬迁到周边地区D.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3. B【解析】材料中信息说明冬季雾霾天数多,夏季雾霾天数少,原因是夏季降水多,空气中的污染物质随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所以空气中污染物质含量小,雾霾天数少;冬季降水少,再加上燃煤取暖,空气中污染物质排放量大,雾霾严重;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区域传输和机

3、动车尾气排放,而非燃煤排放;环境污染与工业发展水平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如果重视环境保护,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治理污染,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就不会造成严重污染。4. D【解析】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主要污染源之一,故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2016湖北七州市二模)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56题。5. 该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工业导向类型属于()A. 市场导向型 B. 原料导向型C. 劳动力导向型 D. 技术导向型6. 该生态工业园区()A. 最可能位于湖北B. 属于高科技产业园C. 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D. 具有高效的资源利用及和谐的生态功能5. B【解析】

4、图中主导产业链是蔗田系统、有机甘蔗、制糖系统、酒精系统,则主导产业属于原料导向型。6. D【解析】图中显示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各个系统中的废弃物也被充分利用,节约了资源,也减轻了环境污染,则具有和谐的生态功能。(2016襄阳市高三调研)在循环经济中,生产过程主要由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正确处置等组成。读图回答78题。7. 图中四步与其代表的含义对应正确的是()A. 第一步正确处置 B.第二步再利用C. 第三步减量化 D.第四步再循环8. 传统经济模式与循环经济模式之间的区别体现在()A. 生产环节 B.消费、使用环节C. 回收预处理环节 D.废弃环节7. B【解析】废弃物用于生产属于再利用

5、。读图可知,第一步为减量化,第二步为再利用,第三步为再循环,第四步为正确处置。8. C【解析】传统经济模式不注重回收处理,故传统经济模式与循环经济模式的区别体现在回收预处理环节。(2016太原模考)2014年9月1日,太湖结束了长达7个月的封湖禁渔期,迎来了秋汛开捕的第一天。读“太湖流域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回答910题。9. 太湖定期禁渔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A. 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 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10. 太湖定期禁渔,可以()A. 控制污水入湖,改善湖水质量B. 保证渔业资源持续利用C. 调节太湖的流量,从而减少旱涝灾害D. 让农民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种植业生产9. B

6、【解析】太湖禁渔是为了给鱼类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而保证渔业资源能被长期、稳定地利用,这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10. B【解析】太湖定期禁渔,可使渔业资源得以恢复,从而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16江西景德镇市模拟)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清洁生产成为工业发展的自然选择。下图分别是传统经济流程图和循环经济流程图。读图回答1112题。11. 两种流程的最大区别是()A. 从自然中获取的资源数量不同B. 向自然中排放的废弃物不同C. 产品的经济效益不同D. 投入的多少不同12. 在循环经济流程图中,评估产品对自然的影响应()A. 从资源开发环节评估B. 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C. 从废弃

7、物排放情况评估D. 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评估11. 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传统工业流程直接向自然中排放废弃物,而循环经济流程是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循环利用后再向自然中排放。两种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向自然中排放的废弃物不同。12. D【解析】循环经济流程是复杂的,在复杂的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危害,因此,评估产品对自然的影响应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评估。(2016德州期末)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1314题。13. 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良性方

8、向发展A. B. C. D.14. 以下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是()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化学工业,实现产业升级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A. B. C. D.13. D【解析】该岛屿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了资源开发与环境的保护。14. B【解析】将草地、林地都开垦为耕地,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化学工业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二、 综合题15. (2016辽宁辽阳市模拟)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为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

9、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区域植被类型人口密度(人/km2)年降水量(mm)农业植被200400600620杂类草100200小灌丛、碱蓬150380390材料二下图为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是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有哪些?(3)分析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B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答案】(1)A区域降水较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人口密度较大;B区域降水少,地表多流沙,土地盐碱化,不适宜农牧业的发展,人口密度小。

10、(2)水土流失过度开垦、只种不养、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保持黑土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营造防护林等。(3)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解析】(1)通过图表可判断出两区域人口密度的差异,这与两地的降水、土壤等因素有关。(2)本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不合理开垦造成的,表现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等。(3)该产业链既能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16. (2016吉林辽源市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腾格里沙漠腹地生态脆弱却生机勃勃,

11、这里分布着诸多第三纪残留湖,地下水资源也十分充足,当地还蕴藏着丰富的芒硝、原盐、煤、铁等资源,许多牧民聚居于此。近年来当地“筑巢引凤”的发展策略,吸引了江、浙、沪众多重化工企业在此落户,这些企业一边大量开采地下水用于生产,一边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沙漠。(1)分析图中工业园区企业生产对当地水体的不利影响。(2)生态专家认为“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请分析原因。(3)为促进该地经济发展,当地是否应该承接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答案】(1)生产用水量大,导致地下水和湖泊水位下降,湖泊萎缩;大量污水排放导致地下水和湖泊污染。(2)地下水污染不易被发现和诊断

12、;沙漠环境水循环周期长(地下水流动速度慢),不利于水体的净化;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修复。(3)应该。当地资源丰富;地租水平低,劳动力廉价,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不应该。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较低,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高耗水的工业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破坏生态环境;高排污工业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解析】(1)企业生产对水体的不利影响,一方面主要从生产用水增加,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另一方面产生大量污水,导致水污染。(2)结合地下水的埋藏特点,埋藏深,不易发现;循环周期长,导致更新速度慢;加上生态环境脆弱,加剧了修复的难度。(3)赞同主要从当地发展产业的优势及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不赞同主要从当地发展产业的不利条件及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