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631061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防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防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防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防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工程03合同段防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6年7月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目 录第1章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1第2章 工程概况21.1 积水潭站21.2 积水潭站北太平庄站区间2第3章 风险及危险程度分析43.1 风险种类43.2 危险程度分析43.2.1 氧气、乙炔危险程度分析43.2.2 水玻璃危险程度分析53.2.3 涂料危险程度分析53.3 产生的原因5第4章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4.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64.

2、2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64.3 依法管理,措施果断64.4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6第5章 应急机构及职责75.1 应急组织体系75.2 指挥机构及职责75.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职责75.2.2 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7第6章 监控与预警96.1 危险源监控96.2 预警管理96.2.1 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106.2.2 早期警告事件10第7章 信息联络与报告11第8章 风险源预防措施13第9章 风险事件处置措施149.1 泄漏处理注意事项149.2 处置措施14第10章 应急响应1510.1 响应分级1510.2 响应程序16第11章 应急保障1711.1 应急队伍保障1711.2 应

3、急物资、设备保障1711.3 社会资源保障1811.4 应急通讯录18第12章 应急演练20第13章 事后处置21第1章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1.2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7、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8、 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手册9、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10、 应急救援预

4、案编制知识11、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引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34号)12、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3、 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综合应急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所属范围内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第2章 工程概况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含一站一区间,即积水潭站、积水潭站北太平庄站区间。1.1 积水潭站 北京地铁19号线积水潭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通过站厅层换乘通道与已运营的既有2号线积水潭站进行换乘。主体结构全长

5、约269.7m(包括32.6m轨排井),标准段宽23.3m,盾构井宽28.15m,底板埋深24.06m25.62m,顶板覆土3.5m,共设2组新风亭、2组活塞风亭、4个出入口、1个商业接驳口、5个安全出口(1个预留)、2个与2号线车站联通的换乘通道。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具体概况见【图2.1-1 积水潭站工程概况示意图】。1.2 积水潭站北太平庄站区间线路南起德胜门西大街与新街口北大街路口处的北京地铁19号线积水潭站,线路出站后上跨内径3m的电力隧道、依次下穿M2线积水潭站西直门站区间、北二环积水潭桥、北护城河、转河、北三环北太平桥后,到达北太平庄站。具体概况见【图2.2-1 积水潭站-北太

6、平庄站区间工程概况示意图】。图2.1-1 积水潭站工程概况示意图图2.2-1 积水潭站-北太平庄站区间工程概况示意图第3章 风险及危险程度分析3.1 风险种类本标段施工中使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压缩气体,有毒的化学品如水玻璃、涂料等,都存在泄漏的危险因素。3.2 危险程度分析3.2.1 氧气、乙炔危险程度分析在生产过程中溶解乙炔气瓶(以下简称乙炔瓶)与氧气瓶广泛地应用于焊接和切中等工艺中,又经常同时使用。氧气为助燃气体,乙炔为易燃气体,氧气与乙炔分别盛装在移动式压力容器中,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乙炔瓶与氧气瓶设置在同一个地点,无安全距离;氧气瓶与油脂接触;乙炔瓶水平滚动后

7、,未竖直静放便投入使用;乙炔瓶表面温度在40以上,夏天露天作业无遮盖;氧气、乙炔瓶未按规定留余压等,这些问题,曾导致了一些伤亡事故的发生。因为是溶解乙炔,气瓶里有丙酮,如果倾斜角度在30度以下的话,在阀门打开(使用过程)的时候,有可能导致丙酮流出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2.55%12.8%(体积)。氧气瓶内盛装的是高压氧气,存在着物理和化学两方面的不安全因素:1、 物理因素:氧气被压缩厚压力升高,有与周围常压取得平衡的趋向,当与常压之间的压差愈大,这种趋向也愈大。当很大的压差一旦以极短的时间在相当大的空间内迅速地达到这种平衡,即形成通常所称的爆炸。如果通过较小的孔隙在相对较长时

8、间内达到这种平衡,就形成喷射。二者都能造成严重后果。 2、 化学因素:由于氧是助燃物质,一旦遇到可燃物质和引火条件,即可发生猛烈燃烧,甚至出现爆炸性火灾。有毒化学品的泄漏有的会挥发出有毒气体,导致人窒息、中毒,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对人的伤害极大。3.2.2 水玻璃危险程度分析当吸入水玻璃的蒸汽或雾时,其会对人体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和腐蚀性,可引起化学性肺炎。液体或雾对眼有强烈的刺激性,可致结膜和角膜溃疡。皮肤接触液体可引起皮炎或灼伤。当直接摄入时,会腐蚀消化道,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虚弱及肾损害等症状。水玻璃不易燃烧,但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3.2.3 涂料危险程度分析涂料易挥发出甲

9、醛等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涂料本身也是一种有害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3 产生的原因化学品泄露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设计方面存在缺陷,如选址不当、安全间距不足等。 2、设备、技术方面存在问题,如设备质量达不到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防爆炸、防火灾、防雷击、防污染等设施不齐全、不合理,维护管理不落实;设备老化、带故障运行等。化学品生产流程中,一般都会控制一定的压力、温度,甚至高温、高压,不少原料、中间体和产品都具有腐蚀性等特点,极易导致设备老化、故障,使管、阀、泵、室、塔、釜、罐等部位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3、违反操作规程,许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又未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加

10、之规章制度不落实,劳动纪律涣散,也会导致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 化学品泄漏会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项目部制定了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抢险小组,并认真组织了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对广大员工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影响。第4章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提高对突发化学品泄漏事件的防范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情

11、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控制。4.2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根据突发化学品泄漏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以及发展趋势,对突发事件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在当地政府、项目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4.3 依法管理,措施果断项目部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系统、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事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开展报告和处理工作。4.4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积极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

12、障。各管理机构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第5章 应急机构及职责5.1 应急组织体系为了加强施工工地预防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的工作,建立一套完备的预防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管理体系,成立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及组员组成的领导小组。见【图5.1-1 应急组织结构图】。图5.1-1 应急组织结构图5.2 指挥机构及职责5.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职责项目经理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任总指挥,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总工程师是应急救援第一执行人,担任副指挥,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的配合和事故调查的配合工作。5.2.2 应

13、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1、抢险救助组:现场抢险救灾组由抢险总指挥及副指挥领导,成员由安质部长、工程部长、物资设备部长及各工区负责人和项目班子及分包单位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并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疏导现场车辆,维持治安秩序,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2、警戒保卫组:组长由安全总监担任,成员由项目安质部、安保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3、后勤保障部:组长由物资部经理担任,成员由材料员、综合办、食堂

14、组成。主要职责: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迅速组织车辆运送抢险队伍,有必要时立即切断主电源,并与医疗通讯组协作保障所需物品的使用。4、医疗救护组:组长由项目综合办公室主任担任,成员由卫生所护士、救护车队组成。主要职责: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等工作,同时负责消息的转达,确保公司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发生事故第一时间通知项目应急小组主要成员,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对外联络,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保持通讯联络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整理、对外联络和事件澄清后的对外发布。5、善后处理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项目领导班子组成。主要职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伤亡人员的医疗、抚恤、安置等工作,并于保险公司协调理赔事宜。负责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他善后事宜,并恢复生产。 6、事故调查组:组长由项目经理、公司责任部门领导担任,成员有项目安全总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主管部门人员,公司相关部门、公司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勘察取证,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配合上级调查组工作。第6章 监控与预警6.1 危险源监控1、加强相关岗位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