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笔记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630390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解剖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系统解剖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系统解剖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系统解剖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系统解剖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解剖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解剖学笔记(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学1.骨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骨的构造:骨质(骨松质,骨密质)、骨膜、骨髓(红骨髓,黄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神经。3.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弓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关节突两对。4.颈椎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寰椎呈环状,枢椎椎体伸出齿突,第二至六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腰椎棘突短而宽,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棘突的间隙较宽。5.骶管裂孔:骶管上端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6.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7.脑颅骨由八块骨组成,其中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8.面颅骨有十五块,成对的骨有上颌骨、颚骨

2、、颧骨、鼻骨、泪骨和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9.颅底内面呈阶梯状的三个窝:颅前窝(颅前窝上有筛板、鸡冠,筛板上有筛孔)、颅中窝(颅中窝上有破裂孔,圆孔,卵圆孔,棘孔,眶上裂,垂体窝,视神经管,颈动脉沟,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颅后窝(颅后窝上有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颈静脉孔,内耳门,斜坡,枕内隆凸,横窦沟,乙状窦沟)。10.翼点:在额骨、顶骨、颞骨、蝶骨汇合处最为薄弱,此处常构成H形的缝,称为翼点。12.腕骨分为八块: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关节学一、概述1.骨与骨之间连结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2.

3、直接连结纤维连结的两种形式:韧带连结和缝。软骨连结的两种形式:透明软骨结合和纤维软骨结合。骨性连结:两骨之间借骨组织相连,一般由纤维连结(缝)或透明软骨结合骨化成。3.间接连结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囊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关节腔由关节软骨和关节囊滑膜层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特点: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关节腔内呈负压状态。4.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囊外韧带位于关节囊外,如髋关节的髂股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髌韧带。囊内韧带位于关节囊内,如膝关节的交叉韧带。5.关节的运动: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二、中轴骨

4、连接1. 躯干骨连结包括脊柱和胸廓。(1)脊柱椎骨间的连结包括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椎弓间的连接(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关节)。椎间盘(椎间纤维软骨)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人体负重过重或负重时突然转体,易导致纤维环破裂时髓核容易向后外侧脱出,临床上称为椎间盘脱出症。前纵韧带功能: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后纵韧带功能:限制脊柱过度前屈。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2)胸廓胸廓由十二块胸椎、十二对肋、一块胸骨借骨连结共同构成。胸廓的整体观胸廓上口由胸骨柄上缘、第一肋和第一胸椎体构成。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一第十二肋前端、肋

5、弓和剑突共同围成。胸廓的运动:肋骨上提助吸气,肋骨下降助呼气。2.颅骨的连结颞下颌关节由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关节囊内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个腔。颞下颌关节的运动:使下颌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和左右磨动。三、附肢骨连结1.肩关节组成: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全身最灵活关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两关节面面积差大,关节运动幅度大,灵活性大于稳定性。易发生向下脱位。运动: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2.肘关节组成: 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韧带:桡骨环状韧带,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易发生向后脱位。3.骨盆组成: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界线:

6、由骶岬向两侧经骶骨侧部上缘、弓状线、耻骨疏、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界线。小骨盆:上口为界线,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4.髋关节组成:髋臼和股骨头。全身最稳固关节:稳固性大于灵活性。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囊内骨折、囊外骨折),易发生向后下方脱位。运动: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5.膝关节组成: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全身最大,最负责的关节。囊内韧带:膝交叉韧带(前/后交叉韧带:限制胫骨向前/后移位)和斜韧带。囊外韧带:髌韧带,腓侧副韧带和胫侧副韧带。半月板:内C(大),外O(小)。肌学一、概述1.骨骼肌的构造:由肌腹和肌腱构

7、成。2.骨骼肌的形态: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3.肌的辅助装置:筋膜(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滑膜囊和腱鞘(由纤维层和滑膜层【分为壁层和脏层】构成)。4.拮抗肌:在一个运动轴的相对侧配布有两组作用相反的肌或肌群,这两组作用相反的肌或肌群互称为拮抗肌。二、头肌1.面肌:颅顶肌,眼轮匝肌和口周围肌(口轮匝肌,颊肌)。2.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三、颈肌1.胸锁乳突肌: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面转向对侧并向上仰;两侧收缩使头后仰。2.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腔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四、躯干肌1.背肌:浅肌(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和深

8、肌(竖脊肌,夹肌)。斜方肌: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肩胛骨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损伤后形成塌肩。背阔肌: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伸。上肢固定时,可上提躯干。竖脊肌:使脊柱后伸和仰头,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2.胸肌: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和 胸固有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肋间胸横肌)。胸大肌: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屈。上肢固定时,可上提躯干,也可提肋助吸气。胸小肌:拉肩胛骨向前下方。上肢固定时,可提肋助吸气。前锯肌:拉肩胛骨向前并使其紧贴胸廓,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角旋外,助臂上举,肩胛骨固定时,可提肋助吸气。损伤后形成翼状肩(胸长

9、神经)。肋间外肌:提肋助吸气。肋间内肌:降肋助呼气。3.膈主动脉裂孔: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空:有下腔静脉通过。4.腹肌:前群(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后群(腰方肌)。腹股沟管(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两口四壁:内口:腹股沟管深(腹)环;外口:腹股沟管浅(皮下)环。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线下缘;下壁:腹股沟韧带;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腹股沟三角:是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与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形区域。五、上肢肌1.上肢带肌: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三角肌:使肩

10、关节外展,前部肌束收缩可使肩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收缩则可使肩关节伸和旋外。2.臂肌:前群(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和后群(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屈肘关节,使前臂旋后,协助屈肩关节。肱三头肌:伸肘关节,使肩关节伸和内收。六、下肢肌1.髋肌(下肢带肌):前群(髂腰肌,阔筋膜张肌)和后群(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髂腰肌:使髋关节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前屈。臀大肌:使髋关节伸和旋外,下肢固定时能伸直躯干,防止躯干前倾,是维持人体直立的重要肌。臀中肌:后部肌束可使髋关节旋外。臀小肌:两肌共同使髋关节外展,臀中肌的前部肌束和臀小肌还可使髋关节旋内。2.大腿肌: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内

11、群(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和后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四头肌:伸膝关节,屈髋关节。屈大腿,伸小腿。后群的三块肌可屈膝关节、伸髋关节;当膝关节屈曲时,股二头肌可以使小腿旋外,半腱肌和半膜肌可使小腿旋内。内脏学一、消化系统1.消化管:指从口腔到肛门的形态各异的管道,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2. 消化腺:分为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和胰)和小消化腺(唇腺、舌腺、胃腺和肠腺)。3. 上消化道:口腔至十二指肠。下消化道:空肠及以下。4.口腔:借上、下颌骨的牙弓(牙槽突和牙列)及牙龈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1

12、)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为口腔和咽的分界。(2)牙牙的种类:乳牙(20: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1乳磨牙,第2乳磨牙)、恒牙(32: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次:用罗马数字-表示乳牙,用阿拉伯数字1-8表示恒牙。牙的外形:分为牙冠,牙根和牙颈3部分。(3)舌舌的形态:分为舌体和舌根两部分。舌乳头有四种: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丝状乳头。丝状乳头中无味蕾,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及软腭,会厌等处均有味蕾。颏舌肌(舌外肌):两侧肌同时收缩,使舍伸向前下方;单侧肌收缩使舌尖伸向对侧。一侧颏舌肌瘫痪,

13、当患者伸舌时,舌尖偏向瘫痪侧。(4)唾液腺: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小唾液腺。腮导管开口:平对上颌第2磨牙牙冠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5.咽借腭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平面将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咽的5个交通:通过鼻后孔与鼻腔相通;通过咽峡与口腔相通;通过喉与喉腔相通;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相通;向下与食道相通。6.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狭窄位于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第二狭窄位于食管与其前方的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第三狭窄为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7.胃(1)胃的形态:前后两壁,大小两弯和上(贲门)下(幽门)两口。(2)胃的4个部分:贲门部,胃底,胃体

14、和幽门部(右侧幽门管,左侧幽门窦)。(3)胃的位置:胃在中等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4)幽门瓣:幽门瓣的形成:胃的外侧为纵行肌,中间为环行肌,内层为斜行肌,中层环行肌在胃的幽门部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表面覆盖粘膜,形成幽门瓣。幽门瓣的意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防止肠内容物逆流至胃。8. 十二指肠(1)十二指肠的4部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2)十二指肠球:十二指肠上部近幽门的一段长约2.5cm的肠管,其肠壁厚,管径大,粘膜面光滑,无环状襞,称十二指肠球,易发生溃疡。(3)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4)十二指肠悬

15、韧带: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后上壁借十二指肠旋肌固定于右膈脚上,该肌及包绕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9.大肠(1)盲肠,结肠的3种特征结构: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2)回盲瓣:回肠末端突向盲肠的开口称回盲口,此处肠壁内的环形肌增厚,并覆盖黏膜,形成上下两片半月形的皱襞称回盲瓣。(3)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4)结肠: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5)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骶曲,会阴曲。(6)齿状线:各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所连接成的锯齿状环行线称齿状线。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的痔称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下的痔称外痔。(7)肛门括约肌:分为肛门内括约肌(平滑肌)和肛门外括约肌(骨骼肌)。肛门外括约肌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10.肝被链状韧带分为左右两个叶,没有覆膜覆盖的部分为肝裸区,(1)肝的下面有一个“H”形的沟(左纵沟,右纵沟和横沟),其中横沟称为肝门(有肝动脉,肝静脉,肝左右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左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后部有静脉韧带,右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