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促进优秀企业文化建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62958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促进优秀企业文化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促进优秀企业文化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促进优秀企业文化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促进优秀企业文化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如何促进优秀企业文化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促进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促进优秀企业文化建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促进优秀企业文化建设 张国新单位:安装公司二一年六月十七日 浅谈如何促进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等四个层次构成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开展,反之那么将削弱企业的组织功能。整合企业现有的形象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效劳文化、平安文化和团队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一、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1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企业生存、开展中形

2、成的。如顾客至上的经营观念,是在商品经济出现买方市场,企业间剧烈竞争的条件下形成的。为国分忧、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在某种危险、危机等一定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企业作为社会有机体,要生存、要开展,还要克服存在的某些制约和困难,就必然产生反映企业生存开展需要的文化,员工志愿接受,企业才有强大的生命力。2在客观上出现员工对某种文化需要总是在各种相互矛盾和企业、个人利益中产生的,因此刚开始只有个别人先领悟,意识到企业要有自己的一种文化。他们提出企业开展壮大所需要的文化主张,倡导改变旧的企业管理观念及管理行为方式,他们成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先驱者。正是由于少数的倡导的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形成

3、了企业新的文化模式。 3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新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取代旧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过程,因此,必须经过广泛宣传,才能逐步被员工所接受。一种新的思想观念需要不断实践,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修正,逐步趋向明确和完善。宣传教育的同时,要制定行为标准和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努力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企业文化。二、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管理思路不清晰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员工的管理,任何管理思想的产生都是基于对员工管理的全过程。从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看,在经济上实行以工资奖金为主要形式的薪酬制度,把员工当成了“经济人; 在鼓励手段上,倡导以企

4、为家,忠诚企业,奉献社会,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把员工当成了“政治人; 在人际沟通上,企业讲究感情投资,人性化管理,创造和谐企业,又把员工当成了“伦理人。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究竟哪一方面占主导地位还缺少研究,企业文化的多重性和衡量员工素质的多种标准,客观上给企业文化建设增加了难度。 2.忽略企业文化内涵 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内涵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的,而是在许多企业中所普遍存在的。有的片面认为,企业文化本来就是外表的和虚的东西,主要目的就是让员工更听话。让外部对自己的企业感觉更正规,更具实力感。这种认识决定了企业在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时候,会着重偏向口号、标志、员工服饰、行为举止等看得见的有形的东

5、西上,从而无视了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 3.缺乏主体参与意识 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所倡导的,由专家筹划、指导、设计的文化;员工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把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思考、主导作用与广阔员工参与的根底作用、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实际上都是在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根底上由领导者个人确定的。对于这种文化,员工只有被动接受,没有时机参与制定。在日常的行为中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企业文化所确定的行为准那么行事,使企业文化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4.员工主体地位有差距 员工工是企业的“主人, 我们经常教育员工要树立“主人翁责任感,但这种表述更多是局限于政治意义的层面上。从理论上

6、讲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然而现实中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是模糊的,“主人的地位是虚置的,他们对企业的经营方向、决策目标、运作机制关心不够,对自己享有的权利,应尽的义务,应负的责任也关心不够。员工始终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自然也就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表现出冷漠和被动。在这种情境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就会缺乏深厚的群众根底。三、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1.营造创新环境文化 创新环境文化是创新人才、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土壤,企业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及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员工、部门、班组赋予更独立、更自由的创新环境,是企业创新成功和企业创新开展的关键。营造创新的环境文化必须对环境进行分析,环境分析的内容包括:一

7、是企业外部环境。是指外部一般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二是市场环境。是指企业竞争所处的行业环境,主要包括行业的竞争结构、企业竞争对手等;三是企业自身环境。指企业自身条件,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开展方向等。其目的是“知天知地,知己知彼和“知顾客。2.整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员工在解决适应环境和内部团结的问题时形成体系的一系列根本预设。这些预设在实践中卓有成效,所以被认为是正确的,被当作解决问题时正确的感知、思考和感觉的方式教给新成员。企业文化包括组织的架构和各种制度、程序;是各种公开倡导的价值观,包括使命、目的、行为标准等;是各种被视为当然

8、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和知觉。多种要素经过整合,形成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在这样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员工的个人行为和企业价值观得以统一,企业行为融合到员工的潜意识中,员工的行为已经是自觉或无意识的。企业文化有效地融合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3.建立独具特色的价值观 建立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分挖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精神资源,使他们的优秀价值理念能成为企业的共同财富,实现管理者和员工的理念与企业价值观的完美结合;二是广泛宣传,弘扬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的宣传要发挥先进模范人物、履行社会义务以及庆典、礼仪活动等企业价值观载体的作用。把先进模范人物以自己的行动充

9、分、具体、恰当地表达出当前企业价值观在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履行社会义,是展示企业实力和广阔员工的精神面貌,提高企业在社会的透明度和知晓度,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务开展富有内涵的企业庆典、礼仪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宣传、渗透企业需要倡导的经营理念与价值观念。三是标准管理,实践企业价值观。必须将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与企业内部制度的塑造相结合,必须将企业管理者的优良作风制度化为企业长远的价值观。为了使这种价值观念和创业精神能被企业一代员工自觉倡导,就必须内化为一种企业制度。 4.培育优秀经营理念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粗放型企业,重视设备,不重视人,企业是无法立足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仅

10、是员工,而是员工、顾客、社会公众,我们应该把三者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考虑三者的利益。二要要注重诚信的原那么。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以信用为根底的契约经济。要树立诚信精神,必须在传统文化的根底上建立重契约、重法治的诚信体系。三要以“精、专、特取代“小而全。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方式,因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使其可获得性以及市场的开展前景都会有很大不同。企业如果搞“小而全的多种经营,无论是在经营管理还是在资金运用等方面,都会因“小而全多元化的开展而使局面更加复杂。以“精、专、特取代“小而全,进行专业化经营、精品经营、特色经营、优势经营,坚持走专业化的开展道路才是企业正确的选择。 5.提供强劲精神动力把有形企业文化的视觉识别统一到企业规定的视觉识别系统上来,统一标准企业标识、企业环境、企业旗帜、工装、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企业文化用品及企业文化传播网络等。把无形文化的企业宗旨、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奋斗方向等根本价值观统一到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企业文化上来,强化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明确企业价值取向、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形成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文化,用优秀企业文化的精神魅力统一员工的思想,标准员工的行为,为企业科学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