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跟踪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629344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跟踪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跟踪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跟踪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跟踪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跟踪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跟踪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跟踪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祭十二郎文跟踪检测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汴州bin 殒其生yn 不省所怙 遽去吾jB万乘chn 夭其嗣s 曷其有极h 窆不临其穴binC辍汝chu 取其孥n 尚飨sn 兄殁南方mD奴婢b 丞相薨hn 汝来省吾xn 少而强者qin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全:保全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业:继承家业C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吊:吊唁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尤:怨恨3对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 呜呼,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其然乎?其不然乎? 呜呼!其信然邪? 止一岁,

2、请归取其孥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A BC D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C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D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沛公安在C古之人不余欺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6对下列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抱无涯之戚抱着无边的痛恨B冀其成立希望他们成长立业C妄称以应之信口胡诌来应付他D曷其有极什么时候才有尽头呢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B、古代

3、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 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D、本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 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E、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几位散文家是: 柳宗元、王安石、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二、语段阅读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

4、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止:仅仅,才B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果:成为事实,实现C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遽:突然D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就:就职上任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丞相薨 B将成家而致汝C吾与汝俱少年 D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

5、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将成家而致汝A火尚足以明也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C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B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王好战,请以战喻C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君乎5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所叙的内容。6十二郎远殁它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三、迁移阅读阅读袁枚的祭妹文,完成17题。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

6、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角奇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

7、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失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 ,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

8、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暝,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

9、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姪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注:窀穸( ):墓穴。 侍者:妾。旷渺:广远。 原隰():平原和低下的地方。 栖霞:山名。周晬():周岁。 阿品:袁枚之弟。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汝以一念之贞(由于、因

10、为)B、虽命之所存(既然)C、使汝不识诗书(如果、假使)D、或未必艰贞若是(或许)2、文中第一段文字,作者对其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分析了原因,作 者认为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A、袁枚妹妹自己坚持不肯解除婚约,“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不幸。B、作者害了他妹妹,所以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C、“古人节义事”害了他妹妹,传统的封建礼教毒害了她,给她带来了不幸。D、不良的教育害了他妹妹,中国古代的诗书都是害人的,所以作者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3、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段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自己弱冠粤行时幼妹“掎裳

11、悲恸”、中进士回家时妹妹“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等情景。B、这一段文字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嫛婗情状”未能“罗缕纪存”,所以回忆得不够,这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C、这一段中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动人。D、作者在记叙了往事之后,既后悔,又叹息,这一悔一叹,更直接抒写了无限眷恋、又觉无可挽回的哀痛。4、翻译“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5、开头总起说了些什么?结尾时与开头怎样呼应?6、.本文在写法上与祭十二郎文有哪些相同之处?7、找出两处写景的句子,分析写景的作用是什么?祭十二郎文在这一点上与选段有什

12、么不同?四、语言表达1、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两个问题。 -3月2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时表示,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这是我军方高层首次公开地正式作出这项表明。 梁光烈在会面时表示,大国中没有航母的只有中国,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梁光烈称,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土,守卫责任重大;中国海军实力较弱需要发展,强调了拥有航母的必要性。他同时也指出建造航母时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滨田对此并未表达日方的担忧。事实上,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黄雪平大校去年底在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有关情况时就曾表示,中国政府将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认真研究考虑有

13、关建造航母的问题。(1)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醒目的标题。 (2)人民网本着“关注新闻热点,传递网友心声”的宗旨,开辟了“强国论坛”和“强国博客”。请你将看了上面这则新闻后的感言和观点发表出来供大家品评、讨论。2、读下面的漫画树:这并不是胜利!,完成下面的两道小题。 (1)用不超过60字的文字,简要介绍漫画内容。(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D(怙:音h;乘:音shn;飨:音xin)2C(吊:抚慰)3B(是代词,是语气副词,其中是表示反问的语气副词,可译为“难道”,是表示推测的语气副词,可译为“大概”,是表示选择的连词,两个“其”连用,可译为“是还是”)4C(A,羞馐;B,世逝;D,敛殓)5D(D是定语后置句,其他都是宾语前置句)6A(抱无涯之戚忍受无穷的忧伤,抱:忍受;戚:忧伤)7、B、E(B项中“独”与“孤”应互换,E项中的“范仲淹”应为“欧阳修”。)二、语段阅读1A(止:留居)2D(以为:认为,与今义相同。明年:文中是“第二年”,今义是“今年的下一年”;成家:文中是“安家”,今义是组成家庭;少年:文中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一般指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3B(B和例句都是使动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