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精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62863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精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精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1 检测AFP可早期发现肝癌吗?肝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比较困难。通过检测血清AFP,对自然人群或肝癌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对可疑病人动态观察AFP的变化,能够对早期肝癌作出诊断,特别是结合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使肝癌的早期发现、及早诊断成为可能。1972年Malt曾预言AFP可望测出症状出现前的肝癌,同一年Purves发现一例直径仅0. 5cm的无症状肝癌,其 AFP为300卩g/L。我国从1971年起在自然人群及肝癌高危人 群应用检测的方法进行普查以来, 发现、 诊断了许多无症状的肝癌病人, 从而使他们得到早 期治疗。这些也证实了 AFP对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利用AFP普

2、查能够诊断无症状、体征的亚临床肝癌,以对流法检测AFP进行普查可在症状出现前平均 3. 1 个月作出诊断,而较为敏感的血凝法则可在症状出现前 8 个月即能 作出诊断。 就诊病人中的亚临床肝癌 (无症状、 体征)仅占0. 4,而1981年对重庆地区 20 余万人的AFP普查,检出肝癌41例,其中亚临床肝癌病人占 69. 23%。以AFP普查发现的 肝癌病人免疫状态明显好于就诊病人,且AFP浓度也低于就诊的病人,其中经手术切除者72. 7%为小于5cm的小肝癌。AFP普查诊断肝癌的可靠性较高。上海市一组大规模的普查,根据AFP对流法阳性或定量大于等于500卩g/L,持续1个月以上,并排除妊娠、活动

3、性肝病、生殖腺胚胎肿瘤 的标准,诊断肝癌的可靠性达98 . 2%。另一组普查结果,西安市根据SGPT正常,AFP对流法阳性持续3周,或定量AFP大于200卩g/L持续8周,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的AFP诊断肝癌的可靠性达 98%。从早期诊断的角度出发,只有采用高敏方法如RIA法检测AFP才有可能早期发现肝癌,但随其敏感性的提高,专一性有所下降。且对伴有转氨酶异常的肝癌病人,AFP诊断的可靠性有所下降,需认真与活动期肝病加以鉴别。AFP早期诊断的步骤:可在肝癌高发区、高危人群或自然人群等进行每年一次的普 查。通常以高敏方法 (血凝法 )用于指血进行初步筛选,阳性者再进行其他检查和观察AFP的动

4、态变化,从而作出相应诊断。AFP早期诊断肝癌的价值在于可以使病人获得早期治疗,从而提高疗效,以期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 AFP诊断肝癌的标准是什么?AFP 检测对肝癌的诊断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多数学者认为对流法测得AFP 阳性,或定量AFP在400卩g/L以上即可考虑肝癌的诊断。1977年12月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上曾拟定:“如无肝癌其他证据,AFP对流免疫电泳法阳性或定量大于 500卩g/L持续1个月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肿瘤等即可诊断为肝细胞癌。近年来,由于B超、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现代影像学的发展, AFP结合影像学 检查对AFP诊断肝癌

5、的标准又进行了补充。1990年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和中国抗癌协会合编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原发性肝癌对肝癌临床诊断补充如下:(1) 如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射免疫法400卩g/ L,持续4周以上, 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2) 影像学检查有明显肝实质性占位病变, 能排除血管瘤及转移性肝癌, 并且有下列条件之一者:AFP200卩g/L;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无黄疽而ALP或GGT明显升高; 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 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明确的乙 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变。以上临床诊断标准比较全面,其中AFP诊断需与非癌性肝

6、病引起的 AFP阳性鉴别。肝硬变:近一半左右的肝硬变病人伴有AFP不同程度的升高,升高持续的时间多在 3 个月以内。3 如何区分肝癌和非癌肝病出现的 AFP升高?肝癌细胞可以产生 AFP,而一些非癌性肝病也可产生 AFP,如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变, 通常非癌肝病产生的 AFP量较少,且持续时间短。有些肝癌常会合并慢性活动性肝病,而慢性肝病本身又潜伏着肝癌的隐患,给AFP升高病人的鉴别造成困难。一般认为非癌肝病中, AFP的浓度多在500卩g/L以下,且为一过性。其产生 AFP的 机理与肝细胞的再生有关,此外,肝炎病毒对AFP合成基因的去抑制, 使AFP合成增多,也可能是AFP增高的原因。由于肝癌

7、多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所以对AFP含量较高的病例应注意发生肝癌的危险性。以下几方面有助于鉴别:(1) 肝癌除非经过有效治疗,AFP多持续升高而慢性肝病的AFP升高多为一过性,随病情好转而下降。(2) 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数倍于正常, 而AFP轻度升高;动态观察,AFP与ALT 呈同步关系,即二者几乎同时升高或下降;此时活动性肝病的可能性大。反之,如AFP升高明显而ALT正常或AFP的升高不伴有 ALT的异常,则肝癌的可能性大。AFP浓度在500卩g/L以上时,即使 ALT轻度升高,仍考虑肝癌的可能性大。(4) 急性肝炎过程中伴有血清 ALT的升高,而肝癌 ALT正常或轻度升高。(5)

8、 慢性肝炎、肝硬变少数病例可出现AFP升高,而ALT显示正常或轻度升高。此时须注意与早期肝癌鉴别,应对AFP进行动态观察,最好每 24周复查1次,同时进行影像学的动态观察。除个别病例外,AFP多在3个月左右显示下降趋势,而肝癌 AFP呈持续高峰或逐渐上升。(6) 非癌性肝癌AFP阳性率约为23 %,含量大多在200卩g/L以下;肝癌阳性率大致 为70%,且多数在200卩g/L以上。但不能根据一次 AFP浓度在200卩g/L以上或以下,闹 作出肯定或否定肝癌的诊断,须动态观察 AFP并结合影像学资料作出诊断。总之,如慢性肝病患者出现 AFP升高,应密切动态观察 AFP的变化,周密检查(包括影 像

9、学 ),注意肝癌发生的危险性。4. AFP增高的程度与肝癌的严重程度一致吗 ?肝癌病人AFP主要是由肝癌细胞产生的,因此AFP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情况。一般地说,AFP越高、癌*分化程度越差、临床病情进展越快、手术切除机会越少, 患者的生存期亦越短。(1) 年龄与AFP的含量;肝癌病人中 AFP对流法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有所下降,如 2029岁年龄的阳性率为 85.7%, 4049岁年龄组为 67.5%,而 60岁以上组阳性率为 70%。性别与AFP的阳性率之间无明显关系。(2)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AFP的含量:肝癌患者 HBsAg是否阳性与AFP的关 系不大。(3) 普查

10、与就诊病人的 AFP含量,普查病人中肝癌的 AFP扩散法阳性率明显低于就诊 肝癌病人,而普查病人中早期肝癌率较就诊肝癌病人高。(4) 临床分期、病型、是否合并肝硬变与 AFP的关系:肝癌早期病人AFP含量明显低于中、晚期病人,但中、晚期病人之间AFP的含量差别不大,此点国内外报道有相似之处。而病型、是否合并肝硬变及肝硬变的严重程度与AFP关系不大。(5) 肿瘤大小、大体病理与 AFP含量:一般肿瘤体积越小,AFP含量越低。有资料显示,AFP扩散法阳性率在单个结节小于5cm的小肝癌为26. 9%,而巨块型为62. 2%,多发结节型为53. 8%。*学类型、分化程度与 AFP含量:肝细胞癌 AFP

11、含量最高,其次是混合型肝癌,而胆管细胞癌最低。 癌细胞分别为I级和W级者,AFP含量较低,川级AFP 含量最高。AFP含量与肿瘤切除率及病人生存率的关系:AFP含量在205000 g/L者,切除率最高;而 AFP小于20卩g/_者次之;AFP大于5000卩g/L者,手术切除率最低。 AFP大 于5000卩g/L的肝癌病人,1年生存率最低。总之,普查病人,病期早、肿瘤小者,其AFP含量也低,手术切除率较高,生存期也较长;分化好和未分化肝癌、年龄大、非肝细胞型肝癌AFP含量较低。5. AFP的动态改变与肝癌病情变化有什么关系 ?AFP是由肝癌细胞产生的,所以 AFP的动态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

12、肝癌病情 的变化,评价各种治疗,估计手术的疗效以及预报复发。(1) AFP的动态改变与病情变化的关系:一般情况下,AFP含量的上升多提示病情的恶化,几乎没有随AFP含量的上升而病情好转者。但AFP含量的下降,则既可能反映病情好 转,也可能提示病情恶化,须结合各项资料全面分析。(2) AFP动态改变与各种治疗方法的评价:AFP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肿瘤的大小,其含量的动态变化可视为各种治疗方法消灭肿瘤能力的一个敏感指标。据分析术后AFP是否降至正常值,是影响预后最明显的因素。在各种治疗方法中,小肝癌行根治性切除后,几乎全部病例AFP降至正常,反映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效果最为理想;大肝癌病人能获得

13、手术根治性切除者,大约 63. 6%的病人AFP降至正常;经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后,AFP降至正常的比率明显下降,提示治疗效果欠佳。(3) AFP 动态改变与肝癌手术的关系: 术前AFP动态改变与手术切除率和预后的关系:在AFP持续高浓度、持续中等浓度及低浓度升高三者之间, 手术切除率及1年生存率均依次升高。 术前AFP持续阳性6个月 以内者,根治性切除率为 70. 8%,术后AFP降至正常者占?9. 2%;而AFP阳性持续6个 月以上者,大多数无根治性切除的机会,AFP也难降至正常。 术后AFP动态改变对判断手术彻底与否、估计预后和预报复发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 AFP对流法在23周内

14、转为阴性,放免法测定 AFP的含量也多在2个月 左右降至正常。若AFP含量不下降或下降幅度不大,或经过一段时间的 AFP含量下降后又再 升高,或者是AFP转阴性后再度转为阳性,是癌肿切除不干净、局部复发或已有转移的征兆。(4) AFP动态改变与肝癌预后的估计:根据AFP的含量及变化特点,将肝癌分为三种类型:AFP含量在10卩g/L以上,且AFP每周变动大于10卩g/_ ,AFP含量在10200 g /L之间,并且在 34个月内AFP含量变动达1000卩g/L;AFP含量在200卩g/L以下并 AFP全过程变动在200卩g/L以内。该三种类型预后不同,第一种类型预后最差。6检测AFP有什么临床价

15、值?在不同的时期,产生 AFP的场所也不相同。在胚胎期,胎儿肝细胞、卵黄囊是产生 AFP的主要场所;出生后,当肝脏受损伤出现肝细胞再生时也可产生较多的AFP;肝癌细胞本身也具有合成AFP的功能。因此检测AFP除在肝癌的诊断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应用:(1) 对肝炎预后的评价:一般认为AFP是由再生肝细胞产生的, 所以其变化与肝细 胞的再生有关,而与谷丙转氨酶 (ALT) 、肝炎类型、自身抗体的有无及 * 学所显示的严重程 度无关。肝细胞再生的数量及时间与肝炎的预后关系密切,因此测定血清AFP浓度,有助于判断肝炎预后。急性肝炎AFP可在病后1周出现,4周达高峰,然后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约2个月内消失。AFP在急性肝炎的检出率为 23% 65. 2%。AFP升高多为轻度升高,少数可达 到1000卩g/L。AFP显著升高提示病情加重或有慢性迁延的倾向。如急性肝炎的症状及实验 室检查如ALT、胆红素等恢复后,而血清 AFP仍不下降,提示病情向慢性发展。重症或暴发性肝炎的预后与 AFP也有一定关系,AFP血清浓度低或是阴性者死亡率 高,而AFP阳性或浓度偏高的暴发性肝炎患者,死亡率较低。对严重的肝坏死,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