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以模块反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628559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以模块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第以模块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第以模块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第以模块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以模块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以模块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语文第一模块培训反思 鲁吉为了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我今年参加了中小学教师语文学科远程培训。在这里,我阅读课程文本、反思教学实践、撰写研修作业、交流心得体会,匆忙有序,受益匪浅。现将这段时间参加远程培训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学习中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首先,明确了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职责就是在于当好教练,在于精通育人之道,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即“授之于渔”的作用,教师应重视为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的大环境。其次,明确了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教书育人,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要能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的灵魂,提升人的涵养和文化品位,启迪智慧,感悟

2、人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一些人文关怀,承担起人格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双重任务,既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精神基础,蓄聚文化底蕴,厚实人文底气,同时又要提高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使他们全面发展,茁壮成长。二、在学习中提升理论水平本次培训学习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切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培训启动以来,我认真观看了课程文本,阅读了每门课程的案例评析和参考资料,每天在线学习。培训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分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小学语文帮助我树立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字词教学理念,让我了解了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一句话,在这个平台上,我

3、学到许多了语文知识,了解了许多语文教学的策略,收益颇丰。对自己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改进必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学用结合,知行统一,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只有将所学所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所以,在近三个月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把课程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考虑。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教材解读、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检查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教材实际和语文教学规律。同时,也运用教学实践检验所学理论的科学性性、合理性与实效性,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课堂教学艺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参加小学语文学科远程培训

4、,不仅是一次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灵魂的荡涤,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骄气。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在不断的运用和总结中转变教育观念,发挥人格魅力,轻轻松松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做快乐教师,教快乐学生。 远程教育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在小学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中策略,会有许多的教学策略。听课后我知道了小语选文主要分为实用文、文本和文学文本(名家名篇)。对于不同的文体,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皆有很大区别。本讲稿仅就文学文本(亦称“名家名篇”)的思想文化内涵、教学特点等展开论述,希望通过对入选不同版本的部分名家名篇的

5、剖析,来探究这类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本文所指的小语名家名篇指的是非古诗文、儿童文学、外国文学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和小说,但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大都已经节选或改动)。这些文本基本安排在小学高年级学段,就是为了到初中大量接触现当代文学作品而作的铺垫。小语名家名篇文本选入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有:鲁迅少年闰土;老舍趵突泉、猫、林海、养花、草原;巴金海上日出、繁星、鸟的天堂;萧红火烧云、我和祖父的园子;叶圣陶爬山虎的脚;许地山落花生;朱自清匆匆;秦牧仙人掌;绮君桂花雨;苏叔阳理想的风筝;峻青海滨仲夏夜;肖复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苏叔阳理想的风筝;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宗璞黄河魂;林海音冬阳

6、童年骆驼队;陈慧瑛梅花魂;郭峰松坊溪的冬天;张抗抗城市的标志等。这些名家名篇作品,在语文课本中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或说明文体,都体现出较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作品具有较深厚的人文背景以及深沉、含蓄、繁复、多重的审美价值,情感抒发表现独特;文学性特征鲜明。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担负着塑造民族灵魂、建设精神家园的巨任,因此它也是我们终身享用的文化资源。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中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

7、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自然科学离不开语文基础。因为语文是文化资源。一个人的语文水平高低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现代学科的严格分工造成许多不健全人格。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指“语言”和“文字”,即包括“听、说、读、写”教学。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应当回到人与语文的关系中来思考,回到语文教学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中来思考。”“它不是否认语文的工具性,而是要吧这个工具交到能自由使用它并为人的精神发展服务

8、的人的手里”(当前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依据)应该思考“语文与人”、“语文与文化”、“语文与精神”、“语文与社会”等问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研读具体作家生平和创作,要了解文本作家自身的文化思想背景、生命情感体验、审美创作追求等。授课时教师可讲,亦可不讲,但自己要明白,并且可向学生渗透。(一)研读文本,体会作者审美情感,领会作家创作“意图”。如:松坊溪的冬天和山中访友不同于实用文(如观潮、迷人的张家界、桂林山水等),两篇文本都属于“山水文化散文”,作者都是诗人兼散文家。他们灵动飞扬、气韵生动的文笔蕴藏着天地生灵、宇宙生命的气息。(二)联系文本作者时代文化背景,领会文本思想“深度”。如:

9、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片段的少年闰土,其中重点段落为“海边西瓜地少年英雄闰土”的形象刻画,以及“我”对闰土自由自然生命状态的赞美。联系鲁迅生平及创作追求,鲁迅一生致力于对“国民性”的探讨,他渴望一个理想的“人国”-即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民主自由的现代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社会成员间是平等和谐的。而“故乡”、“闰土”却象征了作家失落的“梦想”。少年闰土的形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三)联系文本作者生命情感体验抓住文本情感“线索”。小学语文教材节选了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自传抒情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的章节,编成火烧云、我和祖父的园子两篇课文。解读这两篇文本要深入体会作家在文中“形象”上寄托的情感。通过本次培训,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积发了我教好语文的热情和信心,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一路前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