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十一语言文字运用仿用句式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628400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专题十一语言文字运用仿用句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1专题十一语言文字运用仿用句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1专题十一语言文字运用仿用句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1专题十一语言文字运用仿用句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1专题十一语言文字运用仿用句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十一语言文字运用仿用句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专题十一语言文字运用仿用句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一仿用句式(含修辞)怎么考考题千变皆有规一.专题体验(高考是个指挥棒 感受试做定方向)例1(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17.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答案示例】17蚂蚁用弱小身躯扛起生命的重量,那是在启迪我们:弱小并不可怕。蜜蜂在风吹雨淋中勤奋采蜜,那是在告诉我们:人生需要勤奋。花瓣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树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

2、于阴暗潮湿的角落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教师点拨】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式的能力。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审明题干中“自选话题”和“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两个要求。其次分析例句,例句的最后一句是在前面景物描写的基础上揭示出来的哲理;并且最后一句的动词不能和例句重复。最后要对仿写后的答案与例句及题目的要求对照,检验是否完全符合要求。例2(2011新课标全国卷)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

3、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答:_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写出3个短句给3分,语句通顺,不改变原意2分)二.备考清单管理:(一)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仿用,能力层级为E级。(二)命题规律1考查变化从近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命题来看,仿用句式是考查重点,从2007年第一次新课标卷到2012年,年年考查,位置固定在17题。但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和卷发生了变化,第17题不再考仿写,均考了图文转换。

4、从2013年的变化看,17题也将要承担“新题型试验田”的任务,我们备考要掌握这一变化。2考查综合性进一步加强本考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常常与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或其他考点综合考查,涉及语法、修辞等诸多方面。2011年要求仿写三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012年要求仿两句,使用似人的修辞手法。(三)备考清单掌握仿用句式特点及要求。考什么合作探究 清单1仿用句式(含修辞)一体验学习(1体验.交流)1.体验 例1(2012四川高考)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语意连贯。(6分)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

5、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希望 _回忆_,希望_。【答案示例】(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教师点拨】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在明确了题干的具体要求之后,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答案应形神兼备,所选的喻体应具有独特的意蕴,能够把本体所具有的特点表现出来,能给人以启发;第二,要注意形式方面的一致性,保持句式的整齐、音韵的和谐。例2 (2011安徽高考)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照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6分)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

6、世界的窗口;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多么华美,_;_,_;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答案示例】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评分说明内容符合所写事物的特点,2分,句式与所给例句的句式一致,2分,四句话之间构成排比,内容连贯,2分。【教师点拨】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仿写题,除了句式的要求外,最为关键的是修辞手法:中的“它”指代本体“语言”,喻体及其定语应和本体“语言”语意衔接;应仿照上下文中的“电脑”“语言”“理想”,选取合适的陈述对象作为本体;喻体及其定语应与中的本体语意衔接。例3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

7、前两节,请依照文意续写后两节。(6分)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续写做人一诗,而考生解题时,首先,要理清句式“做的人/不一定但”;其次,要注意例句所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最后,要注意“不一定”与“但”句意的相对。【答案示例】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庄重挺立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必定清澈明净评分说明句式和例句一致2分,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2分,续写的两句话内容相对、语意连贯2分。上下文不衔接及语言欠通顺则要酌情扣分。2.交流(答案、思考、经验)小组、组间交流展示。【我的问

8、题与建议】【教师点拨】二合作探究(3.探究4.反思)探一探:仿用句式要求考生按照规定的话题(或情境),仿照给定的(或暗示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写一个或一组主旨统一、内容属同一话题的新句子。这类试题往往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能够综合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仿用句式常见的设题形式有:自由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填空式仿写和续写式仿写。理论学习1(一)自由式仿写做一做:例1 例1(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纠错训练

9、学生答题试卷抽样:抽样一:胡杨在飞沙走石的戈壁扎根,意在教导我们:学会站立;荷花于污泥浊土的池塘扎根,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挺立。抽样二:荷花在池塘盛开,意在启示我们:追求高洁;菊花在秋天开放,意在教育我们:不要盲从。评分说明:所写的两个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运用拟人的手法、属于自选话题、能揭示一定的哲理,得4分。句式不同,没有运用拟人手法,扣3分,话题或最后一句的动词与例句重复,都要酌情扣分。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评点得失自由式仿写要注意不能出现审题性失误(隐性要求把握不准确)。请同学们从这个角度看看抽样一的答案在这方面是否存在问题?(1)我认为该同学的答案对题目要求理解不到位,即对隐性要求把握不清。

10、所给的例句表明,仿写句子中的某些关键性词语不能重复,答案中使用了两个“扎根”和“教导”,缺少了仿句的灵活与变化。(2)说得是!该同学的答案还有另外的失误,第二句“学会挺立”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写法。例句最后一句显示要揭示景物描写展示的哲理,此答案最后一句缺乏深刻的哲理。句式欠妥当,扣2分;缺少哲理性,扣1分;得2分。自由式仿写格式要与例句一致,修辞使用妥当。请同学们从这个角度看看抽样二的答案在这方面是否存在问题?(1)我觉得该同学的答案在句子格式上未能按照例句的句式来仿写,例句是“(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而答案却写成“荷花在池塘盛开”,不符合基本的要求,出现了低级失误。(2)除

11、了以上错误,我认为该答案的第一句“荷花在池塘盛开,意在启示我们:追求高洁”不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仅是一般性的陈述。属于仿写修辞使用欠妥当,导致失分。句式和修辞手法不恰当,扣4分,得1分。教师点拨:(1)要审清题干要求,尤其是从所给例句的分析中,审明隐性要求“重点词语不能重复”和“运用修辞手法”。明确最后一句体现的哲理应该对人有一定的启发意义。(2)分析例句,仿写的句子首先要做到句式上和例句一致。注意修辞手法运用的恰当合理,特别是类似比喻句,实际不是比喻句的语句要细致斟酌。最后检查验证所写句子在每一个方面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做到文字通顺,没有语病。自由式仿写只提供一个句子或一段话,不限定仿写的内

12、容;或者不提供语言素材,只有内容和形式的要求。2 “填空法”解答自由式仿写题(1)仔细阅读题目,采用标注序号的方式标明题目共有几条要求。标注要求,了然于心,以备在后面的仿写语句时,不至于有缺失的要点。如例1 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由序号看出,题干对仿写的句子有四条要求。(2)重点分析题目所提供的例句,采用加括号空格的方法,把仿句时需要置换的词语标明,应该保留的词语原样照搬。如例1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3)选取恰

13、当的意象,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并且对例句进行挖空,此时尤其要注意括号中的词语的词性,然后再运用填空的方式,开始仿写。如例1 (名词)在(形容词)的(名词)(动词),意在(动词)我们:学会(名词或形容词)(4)检查验证所写句子,要符合情理或事理,是否完全达到了题目所有的要求,括号中填写的词语要逐一对照,不能出现纰漏。理论学习2(二)命题式仿写做一做: 例2(2012四川高考)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语意连贯。(6分)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希望_;回忆_,希望_。 【答案示例】 (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