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628298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背景材料(一)背景综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召开。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标题,清楚地标明了社会建设的两个重点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十八大报告关于改善民生的阐述引起代表们共鸣。大家表示,报告不回避现实问题,同时为百姓勾勒出了未来生活新图景,给民生问题解决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让人们看到了惠与全体人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也读出了执政党把握民生脉动的现实追求,让人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二)典型材料材料一(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用较大篇幅进行了

2、论述,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重大任务。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材料二(收入分配):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两提高”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两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同步、两提高”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明了方向。材料三(社会

3、管理):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并作出了全面的安排。特别是在以往强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同时,又将“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这充分表达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彰显出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材料四(社会管理):网格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将城市管

4、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一般把1个社区划分为1个或若干个网格),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容全部纳入其中, 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社会服务管理,是城市管理方式的一种革命和创新。网格化管理帮助建立和健全问题发现与时、协调有序、处置有力、监督有效、责任落实、服务到位的常态化的社会管理服务机制。二、考点经济生活: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2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就业的意义、解决就业的措施;劳动者的权利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3我国的分配制度与分配方式;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财政的作用与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科学发展观;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经济全球化的涵、发展载体、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原则;扩大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政府性质、宗旨、活动原则;依法行政;政府职能;政府权威;建设服务型政府;让权力在下运行。3.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党的自身建设;我国的政党制度。4.我国的政治制度(包括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层自治制度等)。5.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文化生活:1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的相互影响与作用。2文化(教育)在综合国力中的

6、地位和作用;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在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中的作用;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先进文化。生活与哲学: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意识的能动作用。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相对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向上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3.坚持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和矛盾观点;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区别;矛盾分析法。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最高标准。三、命题角度(一)经济生活角度:1.运用“财政的作用”和“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

7、,谈谈我国如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与全体人民?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辨析。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就目前“招工难、就业难”的现状,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发展?3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角度,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4阐述党和 政府着力破解民生难题,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的经济意义。5通过企业在国际贸易摩擦中成功维权的事例,启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6结合中国光伏行业面临的困境,政府出台扶持行业发展的政策,探讨企业如何健康发展。7、就建设“美丽中国”而言,谈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意义。(二)政治生活角度:1党和政府为什

8、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如何改善民生?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党派)在发展海洋经济中应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3让政府权力在下运行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让政府权力在下运行”?4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一角度出发,谈谈党怎样才能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5.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什么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三)文化生活角度:1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鲜明性、导向性、包容性?2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从文化创新途径的角度看,上述观点对你有

9、什么启发?3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四)生活与哲学角度:1运用唯物史观,谈谈党中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依据。2. 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过程。3. 运用矛盾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八大强调追求“民富”,这一变化表达了什么哲学道理?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训练1 2013年

10、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求政府:坚持集中制的原则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做到依法行政 要做到依法执政A. B. C. D.2.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要缩小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从分配环节看,要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应该:A.调整基本经济制度,更多关注居民利益实现收入倍增B.合理调节税收政策,在让利于民的同时调节过高收入C.培养高技能劳动者,使其享有劳动和技术的双重报酬D.承认技术、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3.

11、2012年11月16日,虐童案当事人颜某被警方释放。警方调查确认,虐童行为虽然,但尚不构成犯罪,不符合构成故意伤害罪所必须有的“轻伤”的要件,故依法撤销案件,对其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警方的处理表达了: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前提 要准确厘清量变和质变的界限,把握好适度原则 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 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A B C D4. 好文艺节目能满足国人的精神需求,央视创办了一个广受欢迎的综艺栏目我要上春晚,向热爱春晚的各类演艺明星、身怀特殊技能的普通百姓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为春晚选拔优秀的民间节目。这一栏目的受欢迎是因为它有利于:发展多

12、元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特质 繁荣文化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A. B. C. D .5.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如果某地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对这一问题,假如你是当地人大代表,可以:行使质询权,督促当地政府依法落实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行使提 案权,联名其他代表提请人大监督财政教育经费使用 行使任免权,罢免在教育投入上不足的政府领导 行使决定权,统筹当地政府的财政教育经费投入A B C D6. 党的十八大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

13、”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角度看,要实现“国强”向“民富”转变必须: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的作用 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发展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提高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奠定民富的物质基础A B C D2012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据此回答78题。7.上述要求需要

14、我国政府履行:A.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B.保障人民和维护国家久安的职能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 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8.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对应正确的是:A.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B.减少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C.降低税率,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D.增加财政支出,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9当前,如何控制通货膨胀是一个热门话题。有学者称:按CPI(消费物价指数)计算,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一篮子商品价格决定的,一篮子商品中13是食品,食品中13是猪肉,所以,把猪管好就行了。这里的“把猪管好就行了”所蕴含哲理与以下俗语、成语相同的是: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A B C D10.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郭明义参加工作29年来,共捐款15万多元,资助了200多名特困学生;无偿献血28次,捐献血小板49次;12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液样本采集活动,2900多名矿工响应。被称为“当代雷锋”,他说“能够以己之力帮别人分担忧愁、减轻痛苦,使病人与时得到救治,使贫困家庭一解燃眉,使失学儿童露出幸福微笑,我获得了最大快乐。” 道德模郭明义因奉献而快乐的“幸福观”说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