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名师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62747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蝌蚪找妈妈》名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蝌蚪找妈妈》名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蝌蚪找妈妈》名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蝌蚪找妈妈》名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蝌蚪找妈妈》名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蝌蚪找妈妈》名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蝌蚪找妈妈》名师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蝌蚪找妈妈名师精品教案文本教学解读: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介绍了青蛙生 长的过程。全文配以3幅连环画,旨在让学生在图文阅读中识记生字、认识青蛙的生长过程,产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1 .识写生字。课文有14个生字要求会认读,一个多音字“教”要读准,10个生字要求会 书写。其中,“宽、顶”既要求认读,也要求写。归类识记用于指称具体事物的生字。如认读“塘、脑袋、灰、阿姨、宽、龟、 肚皮” 7个字词,宜借助课文插图,读一读生字,认一认事物,将识字与认识事 物联系起来。可拓展归类识记“月”字旁的字,如:“肚、腿”等。借助动作演示,识记动词。如认读“捕、迎、披、跳”4个生字

2、,借助拼音认读后,通过演一演的方式,强化识记效果。教学“顶、鼓”2个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生字,除演一演之外,宜通过组词“头顶”“大鼓”等,与事物关联,加强识记。之后读读课文,找找其他动词,进行动词归类识记,扩大识字量,如“甩、 游、蹲”等。字不离词,动词学习还应放在具体的词或短语中认读,如“披着 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甩着长长的尾巴”等。教学时, 宜重识记,短语结构等语文知识可不讲。创设生活语境,识记语气词。如认读“哇”字,宜借助具体的句子“小蝌 蚪游哇游”认读,之后在生活语境中运用识记:”哇,这条鱼真大! ”等。学习“哇”字后,可同时识记常用的语气词,如“吗、呢、吧、呀”等

3、。通过熟词辨析,识记多音字。“教”是个多音字,通过组词“教师”和“教 书”等,借助熟词辨析,区分两个读音。教学时,能正确组词即可,多音规律 可不饼。通过比较,认读“哪”字。借助拼音认读,在“口 +那”熟字加一加方式识 记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哪里”和“那里”、“哪个”和“那个”等,把握字形、 字义问的关联:“哪”表示疑问,“那”表示回答、肯定。量词关联,认读“两”字。先借助拼音认读,然后在短语“两只大眼睛” “一 对大眼睛”中,把握“两”和“对”的关系,再用“两”字说说身边事物,强化识记效果,如“两只耳环”,可以说成“一对耳环”等。教学时,不区分“两” 和“对”,能将两者对应即可。“顶、跳、孩”

4、等10个生字要求会书写。在掌握基本笔画写法的基础上, 重 点学习左右结构的生字。教师需要边范写边提示书写要领;把握这些字的共同特 点,即左窄右宽。其中“跳”和“孩”两个字中“足”与“子”做偏旁时,笔 画出现变形,教学时宜进行熟字比较。“两、皮” 2字是独体字,宜让学生整体把握字的结构类型: “两”属于方 正结构,要注意形态的方正,”边竖内收对称美,两人摆放空间匀” ;“皮”属 于三角形结构。要注意上尖下平,撇捺舒展,交对中线。2 .角色朗读。这篇课文出现了大段的角色对话。朗读时,要读出叙述语言和角色语言的不 同。叙述语言的朗读,重点在于通过声音的延长表现故事的时空跨度。如“游哇游”这一短语,前

5、两字声音宜延长,最后一字宜急收。教学时,可先通过教师 示范朗读,在比较中体会其效果,如将三字都读短、都读长和恰当延长的情况 作比较等。再扩展“想啊想” “跑啊跑”等,在具体语境中练习,丰厚学生的朗 读经验。角色语言的朗读,重点在于借助提示语读出角色的语气、语调。教学时,宜在定位角色的基础上,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演小蝌蚪,通过试错朗读,让 学生辨析小蝌蚪三次问话的不同语气语调:第一次是疑问,第二次是急切,第 三次是惊喜。冉设置情境表演,将文中的动作词表演出来。3 .复述。本文的复述应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借助句式呈现小蝌蚪的生长过程,从 而全面认识青蛙。聚散为整,认识青蛙。故事通过鲤鱼、乌龟等

6、对青蛙的部分描述,总体勾 勒出青蛙的特征。教学时,宜围绕“青蛙是什么样的”,先发现青蛙的局部特征, 再连起来说整体描述。借助句式和插图,复述生长过程。课文中用“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的句式呈现了小蝌蚪变为青蛙的变化过程。 在复述变化过程时, 教师可先利用图片质疑,引导学生找出关键信息,分句说出小蝌蚪的变化;再 借助图片排列的方法,厘清小蝌蚪的变化顺序;最后图文结合,完整复述青蛙的 生长过程。4 .练习说话。课文以动宾结构的短语描述事物特点, 迁移时可创设情境图,让学生用此结 构说话。如呈现一幅人物照,让学生说说他的穿着打扮。从简单的“戴着帽子” 到“戴着怎样的帽子”;从单句到鼓励学生连着

7、说,“戴着什么,穿着什么,拿 着什么”。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2 .学写“两、哪、孩”等10个汉字。3 .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把握角色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态。4 .整体认识青蛙,并能借助图片复述课文。5 .学习用动宾短语和相关句式说话。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归类认读,认识事物1 .认识“蝌蚪”。(1)借助拼音,读准词语:这个词,谁会读?(2)比较“蝌蚪”与“小蝌蚪”:加了 “小”字读起来有什么不同?要点: 称呼前面加个“小”字,使事物显得更可爱。(3)游戏:老师来说事物,你们换个说法,让事物更可爱。例如:猴子一 小猴子:狐狸一小狐狸等。2

8、.归类识记“月字旁”的字。(1)观察课文插图:小蝌蚪长什么样子?提示: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指导学生朗读短语。(2) “脑”是本课生字,是“月字旁,你还知道哪些字里也带有“月字旁” ?提示:可以从课文中去寻找。比如“肚、腿”也可以交流生活中发现的字,比如“腰、脖、胳膊”等;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即很多带有“月字旁”的字都是表示身体的一个部分。(3)本课的生字还有:塘、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谁敢来挑战?提示: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开火车读生字。识记多音字“教”。3 .认识“青蛙”。(1)小蝌蚪长大了叫什么?它长得还和小蝌蚪一样吗?要点:找出青蛙外形的短语或句子

9、:四条腿、宽嘴巴、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2)出示“四条腿、宽嘴巴、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对 大眼睛。谁能连起来说一说青蛙长什么样子呢?提示:仿照小蝌蚪的样子,从头到脚有序介绍。(3)小结:青蛙真有趣,小时候叫小蝌蚪,长大了就叫青蛙。4 .识记“披、露、鼓”。(1)出示“有着碧绿的衣裳,有着大大的眼睛、有着雪白的肚皮”。谁来读? 这样一变,你还认得出青蛙的样子吗?要点:“披、露、鼓” 3个动作词表现出了青蛙的外形特征。(2)谁来演一演这几个动作。(3)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课文中还有很多动词,比一比,看看哪 个小朋友找得多、找得准。板块二 分角色朗读

10、课文1 .朗读叙述语,声音适时延长。(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游了很远很远的路。出示三句话:“小蝌蚪游哇游, 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2)听老师这样读,你觉得哪一种不仅好听还能感觉到它们游的路远?提示:教师进行三种不同的朗读。学生比较,选择。(3)跟着老师读一读。教师示范正确的朗读,学生跟读,再自由练读。2 .朗读角色语言,读准语气、语调。(1)小蝌蚪游了很远的路,它遇到了哪些人呢?说了些什么话呢?提示:定位角色,小蝌蚪是孩子,其余是大人。(2)师生角色对话,教师当小蝌蚪。提示:教师用不同的语气读三组对话

11、:第一组对话,教师朗读的语调下沉;第二组,语速较缓;第三组,语气平和。(3)老师这样读好不好听?应该怎么读呢?看看提示语,会不会有什么发现呢?提示:迎上去问,语调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追上去叫,读出急切的语气, 语速较快;看见妈妈叫,读出惊喜,语调上扬。(4)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后,小组分角色练读。3 .情境表演读,把握语态。(1)哪组小朋友愿意来读一读?点评要点:角色语言的语气、语调是否恰当。(2)小蝌蚪跟人说话时,难道是动不动的吗? 看看课文,他会有哪些动作? 这些动作什么时候做呢?提示:区分“迎”和“追”,动作要准确:边比画动作边说。(3)加上动作,读起来就更有趣了。请你再练一练把动作也

12、加上。学生练读,再指名读。点评要点:动作是否准确;动作和话语搭配是否合乎情境。板块三复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1 .小蝌蚪是怎样慢慢长大,最后变成青蛙的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 把写小 蝌蚪逐渐变化的语句画下来。提示:引导学生画完整的句子;变化的过程: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 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2 .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图片:仔细看图,每幅图中的小蝌蚪有了什么变化?3 .打乱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图片:这些图片被弄乱了,你能根据小蝌蚪变成 青蛙的过程重新排一排顺序吗?4 .谁能对照这些图,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提示:引导学生借用句式来说话:“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板块四 迁移说话运用动宾

13、结构短语,说样子。(1)青蛙的样子真有趣,谁还记得它长什么样子?提示,用上“披着什么,露着什么、鼓着什么,青蛙的样子就能说清楚。(2)出示图片,一个人的照片。你能照着上面的样子,说说这个人的打扮吗?提示:戴着帽子、穿着大衣等;能说短句即可。(3)教师追问,把句子说具体。提示:戴着什么样的帽子,穿着什么颜色的大衣等; 引问指向不同的描述角 度。(4)鼓励学生连着说两三句话。板块五 观察字形,写好汉字1 .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1)出示:顶、跳、哪、肚、孩、眼、睛;仔细观察,这几个字分别是什 么结构?书写时有什么共同点?要点: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2)指导书写“跳、哪、孩”。提示:教师示范并提示

14、书写要领:注意避让右边部分,使右边的撇能穿插到 左边,使整个字的结构更紧凑。如“跳、孩”2字,“足”的捺“子”的“横”变成“提”。教学时,教师可出示儿歌“主动避让有礼貌,巧妙穿插很友好。”帮助学生识记书写要点。(3)指导书写“肚”。提示:“肚”字教学中,先借助形状块直观展示左窄右宽,再边讲边演示“错 位”:左右两边差不多长时,左边的略下移,右边的略上挪,字更和谐,匀称: 可出示儿歌“左右等长要错位,左高右低好可爱”帮助学生识记书写要点。(4)指导书写“顶”。提示: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顶”的右边首横直短,保持“页”部瘦 长,在短横中间出短撇,下部写“贝”时两竖左右对称,在字中心点处起笔顺势 作点,与撇收笔处对称。2 .指导书写左中右结构字:“哪”。提示: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哪”为左中右结构,三部分高低错落有 致,结构紧凑。3 .指导书写“两、皮、宽”。(1)出示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2)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