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62709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开题报告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学生姓名学院学号专业 指导教师二0年二 月 十五 日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般情况下,企业的发展壮大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内部增长的方 式,增加新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使企业发展壮大;另一是通过外部扩张的 方式,也就是利用并购,重组等扩大生产规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胜 劣汰无疑是企业成长的重要规律。因此,并购这一重要的经济活动逐渐 发展于市场经济中。19世纪90年代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美国发生第一 次并购浪潮,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

2、在随后的四次并购浪潮中,无 论是从公司的并购数量还是规模上看,并购总是处于扩张的范畴,浪潮 总是一次比一次高。而在中国,2009年起,并购重组市场可谓“风起云 涌”,深、沪两市参与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总数及交易资产总量均创下了 历史记录,2010年并购交易数量达到2115笔,并购作为企业控制权转 移和产权交易的重要形式,是增加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 企业本身实现飞跃增长的一条重要捷径。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结束,全 流通背景下的并购更加市场化,参与各方可以通过购买市场流通股的方 式来进行并购。持续升温的并购重组市场,为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提高 和经济效益的规模化增长带来了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

3、公司通过并购来 完成对企业规模的扩张,诸如近年来吵得沸沸扬扬的蒙牛收购君乐宝 (2010)国美并购北方电器(2008)中石油收购胜利油田(2006)等, 人人皆知,然而,大多数的国内外学者在对并购绩效进行实证研究时, 只注重并购发生前后企业的业绩是否发生了显着地变化,缺乏对影响企 业并购因素的分析,因此,本文试图从并购的动因理论出发,以2004 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状况的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多年来学者们对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的总结中,选取不同的样本分类标准、运 用适当的模型对上市公司并购状况的绩效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分 析。本文通过企业并购差量绩效评价方法对并购的绩效进行了全方位的

4、分 析,并且对动因理论作出了新的解释,丰富和发展公司的并购理论,同 时,为公司并购的参与各方和利益相关主体认识并购、提高并购绩效提 供新的工具,为市场监管机构制定政策和实施相关措施提供依据。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在悠久的西方公司并购史中,学者们已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并购活动 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许多假设。总体来说,目前西方 学者对公司并购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系统分析框架,但是 对于研究的基本点去基本达成一致,即并购所发生的原因和并购所能带 来的光礼尚和效应上的利益大小。西方学者在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六种,一是效 应理论。认为公司并购活动能

5、够给社会收益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对交 易的参与者来说能提高各自的效率。该理论暗含的政策取向是鼓励公司 的并购活动。二是信息信号理论。认为当目标公司被收购时,将会对市 场传递这样的信号:该公司拥有尚未被意识到的额外价值,或者企业未 来的现金流会增长。则资本市场将重新对该公司的价值作出评估。信息 假说的一个重要变形是信号理论。三是代理理论。代理问题的产生是由 于公司管理层与公司股东二者的利益不一致。由于管理层只拥有公司的 小部分所有权,使得管理层会偏向于非现金的额外支出,而这些支出都 是由公司其他的所有者共同负担。四是不完全市场理论。该理论从市场 本身的内在缺陷出发,讨论企业并购对市场效率提升的影

6、响。由于切入 点不同,不完全市场理论可分为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本市场效率论两种。 五是市场势力理论。收购经常被认为可以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同 时,由于市场竞争对手的减少,可以增加公司对市场的控制力。六是利 益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方面由于公司的兼并会引起公司利益相关者 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在西方,学者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对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了分析, 主要分为两大主线:事件研究法和经营业绩对比法。早期使用事件研究 法的Mandelke(1974),通过对股价波动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得出结论: 并购是以市场体系取代无能管理,并且认为并购对企业绩效产生正效应 Madden (1981)和Jensen(19

7、83)等学者也利用此方法检验了企业并购的 短期绩效效应,得出并购双方在短期事件内创造了价值,但是长期的却 不明显;并且目标公司的股东收益明显比收购方的高。 Jensen and Ruback在对13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总结时,认为并购是有效的,而大 多数的学者Brunet and Mullins等对于并购事件中目标公司股东的收益 基本达成一致,即所取得的收益为正,且其统计具有统计的显着性。但 是,对于在兼并结果中,对收购方股东没有取得到明显收益的看法达成 致意见。由于在对事件窗口区间进行选取的时间过短,所以它不能够 全面的反映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学者们通过结合我国的国情,主要对

8、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状况 的研究作出了相应的分析。从文献来看,也是遵从事件研究法和经营业 绩对比法这两种方法。而我国的学者们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结果与国外不尽相同。就目标方股 东收益而言,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为正(陈信元、张田余,1999 ;余光和杨 荣2000 ;张新,2003 ;余力、刘英,2004 ;杜兴强、聂志萍,2007 等)对并购方股东收益的研究中没有达成一致,这无一例外地是对并购 公告日前后短期超长收益的检验,而对于并购后的长期超额收益的观察 则较为少见。张晶、张永安(2011)通过选取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256个样 本,用事件研究的方法研究并购对企业短期绩效的影响,得出结论:在

9、 并购中采用现金支付高于股票支付的并购效益,股权收购高于股票支付 的并购效益,并且企业的相对规模对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同行业间的并 购对企业来说更有利。经营业绩法在我国学者的实证当中也广泛运用。屈颖爽、刘志强、陈 守东(2006)取2003、2004年沪深两市最具代表性的81起上市公司并 购为样本进行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采用10个财务评价指标,得 出结论;并购总体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仅在短期内得到了相对的改善, 但在长期过程中并没有提高;并且并购并没有实质性提高并购公司的经 营绩效,反而使目标公司的绩效得到明显的改善。邢天才、贺铟璇(2011)选取了上市公司319个并购事件作为样本, 采用会计

10、研究法方法研究了收购公司的长期并购绩效和并购的影响因 素。得出结论:并购对企业的长期绩效没有显着的影响,非现金支付的 并购方式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绩效,小规模的并购公司对企业长期并 购绩效更好。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一、导论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研究思路及框架二、企业并购理论研究对企业并购概念的讨论和范围界定 企业并购动因的普遍理论及评价 我国企业并购的特殊动因2 . 4本章小结三、2004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状况调查 调查方法与样本选取调查结果统计描述本章小结四、企业并购绩效的界定及评价方法研究 公司并购绩效含义国内外并购绩效评价的研究方法

11、比较 我国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研究方法比较 本章小结五、企业并购绩效差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企业并购绩效差量评价模型的基本思想 企业并购绩效差量评价模型介绍样本和统计方法的说明本章小结六、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企业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运用企业并购绩效差量评价法进行实证分析 企业并购绩效差量评价法的合理性检验 本章小结七、结论研究结论 建议 局限性致谢参考文献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2013年11月30日前选疋选题检索文献,元成任务书2014年2月28日前完成开题报告2014年3月31日前完成外文翻译2014年5月16日前完成撰写论文2014年5月23日前论文修改完善2014年

12、6月4日前论文答辩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5、已查阅参考文献:1 董继扬.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 报.2012(8)2 陈黎琴、胡玲.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研究方法述评J.首都经 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3)3 李曜.公司并购与重组导论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4 徐晔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方法探讨J.金融经 济.2011(11)5 .大股东控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 学.2011(2)6 曹洪香.公司并购绩效评价最基本的实证方法研究J.企业 活力。2009(8)7 邢天才.并购特征与收购公司长期并购绩效研究J.生产力 研究.2011(5)8 宋秀珍、周浩.基于EVA的并购绩效实证分析J.财会通 讯.2008(3)9 张秀兰.并购技校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06(1)10 何应光.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J. 商业时代.2009(2)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年月曰学院审查意见学院领导(公章): 年月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