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镇联和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625382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村镇联和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某村镇联和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某村镇联和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某村镇联和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某村镇联和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村镇联和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村镇联和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关于梅州市梅县丙村镇联和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组织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队 长 :陈泽敏队 员 :梁冠聪、彭蓉、肖昕、何威龙邓碧莹、李威、林秀玲、吕淑钿 指导老师:黄秋铭、严云山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调研报告是本团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调研工作及取得的调研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报告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调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报告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调研报告作者(签名): 年 月 日注: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上时间紧张

2、,报告难免有不合理之处;如有问题和建议,请联系陈泽敏,联系方式:18719464690;指导老师,黄秋铭,联系方式:15915811552;严云山,联系方式:15820251523 . 欢迎各位批评指正,万分感谢。目录摘要4关于梅州市梅县丙村镇联和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4一、调研背景4二、调研目的5三、调研意义6四、调查对象与方法6(一)调查对象6(二)调研方法6五、调查数据分析与总结7(一)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7(二)该村民主政治建设情况9(三)该村经济发展状况10(四)该村文化教育发展情况12(五)该村社会建设发展方面的情况14(六)该村生态环境基本情况17(七)该村其他方面的基本情况17六、

3、对策与建议18七、参考文献21八、附录22附录一 调查问卷22附录二 访谈提纲24附录三 部分实地考察记录25附录四 社会效益反馈证明29附录五 部分现场照片30附录六 部分队员活动心得34附录七 调研活动总结46关于梅州市梅县丙村镇联和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摘要】本次调研运用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通过对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丙村镇联和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情况、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教育情况、社会保障情况等调查分析,从中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联和村发展情况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出对策, 为其他村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教

4、育一、调研背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持作为牢固的基础,就不可能有工作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幸福牵制着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规划指出我国应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同时应该要全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第一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开发多种农业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2。梅州市梅县

5、发展茶叶种植、柚子种植等优势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融入了休闲观光元素,提升了经济附加值。同时,梅县积极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在丰富农作物的播种基础之上,加大政策扶持和优质农产品的推广力度3。本次活动共发出273份问卷,收到问卷240份,其中有效问卷有212份。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以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丙村镇联和村为例,通过对联和村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保障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从中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发展情况的变化。本次调研重点调查了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农业发展状况、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等等,找出农村发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

6、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三、调研意义问卷调查收集联和村基层数据,获得联和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基本信息,获悉联和村的百姓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出相应的对策,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通过深入基层实践调研,进一步提升了实践队队员自身社会阅历,增强自身工作学习能力,也将对队员的今后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四、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根据调研目的与要求,选择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丙村镇联和村作为调研地点,在联和村中共调查年龄15岁的村民27

7、3名。其中,男性占49%,女性占51%,被调查者男女比例均衡。(二)调研方法1.调查方法:(1)文献调查法。本次调研通过查找搜索翻阅参考文献资料,对本次的调研方向、目的、意义等有了初步的规划,并通过进一步的资料分析研究,对该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有了大致上的了解,便于接下来各种调研工作的进行。(2)实地观察法。本次调研通过实地观察,对该村的生态环境、生活水平、交通情况、农业发展状况、民俗风俗等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为进一步的分析十八大以来农村发展状况提供了侧面的参考资料,使本次调研成果更具有科学性。(3)问卷调查法。本次调研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8、,对于不能独立完成问卷的对象则采取一对一问答式作答。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村社会保障情况两个大方面,其中涉及到了与农村村民息息相关的养老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和住房问题等。(4)访谈调查法。本次调研还通过走访访谈方式,向村里的村长、村支书、卫生所主任、妇女主任、老党员等具有一定思想政治素质的代表人物进行访谈,以了解该村历史发展进程、相关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影响该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等。意在提高访谈质量,使访谈结果更具有科学性。2.结果分析方法:调查问卷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内的频率分析、描述分析、交叉分析功能对212份有效问卷进

9、行分析总结。五、调查数据分析与总结(一)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本次调查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共调查273名村民。其中,在访谈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村里总人口大概有2700人,50岁以上的大概有600人左右,占总人数的22%,由此可见老龄化趋势明显。但在调查问卷中,由于村里的老年人年纪较大,无法独立完成调查问卷,另外大多数老年人不会讲普通话,而队员中会说客家话的只有一个,难以用语言转述调查内容,沟通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问卷调查中,调查对象年轻人比例较重(详见表1)。另外在问卷调查的男女比例中,男性103人,女性109人,性别比为49:51,男女比例分布均匀(详见表2),通过交叉分析出来的数据

10、代表性较高。 表1 问卷调查对象年龄分布情况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15岁及以下73.33.33.316-25岁3416.016.019.326-35岁5224.524.543.936-45岁5124.124.167.946-60岁4722.222.290.161-75岁199.09.099.176岁以上20.90.9100.0合计212100.0100.0 表2 有效调查问卷性别比例分布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男10348.648.648.6女10951.451.4100.0合计212100.0100.0(二)该村民主政治建设情况通过与村干部的访谈,我们了解到联和村现任村

11、干部有5名,其中村书记一名,村长一名,财务会计一名,妇女主任一名,治安委员一名。村干部换届选举方式遵守上级的要求,每三年一次,采用不记名投票,差额选举。只要未满60岁可以连选连任,每次选举都是由人民群众公开投票选出来的,通常老干部会在离职前物色新干部。年满18周岁的村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时,我们还了解到村里年龄大的党员数量较多,在以前,入党的条件和要求相对较低,一般村里都会推选的生产队队长,但是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党员发展这块进行严格把关,要求提高党员质量,近几年来村里没有发展新的党员。另外,由于村里的党员活动没有经费,通常每年只会在年中和七一举行两次。活动多数以开会的形式举行,让

12、各党员见见面叙叙旧,提提对村里党务工作或者经济建设的建议。(三)该村经济发展状况根据访谈调查,我们了解到该村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选择去大城市打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居多。而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该村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认为相比过去十年,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较良好,老年人大多觉得经济发展很好,青壮年中也有部分人认为经济发展得较差,主要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在于老年人曾经生活的比较艰苦,对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很满意,而青壮年中有部分人外出打工,可能会以大城市的标准来衡量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或因自身的收入不佳而认为经济发展较差(详见图1)。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调查,我们发现影响该村经济发展的主要

13、原因是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造成该村劳动力短缺,这也是现在农村存在的一个普遍状况(详见表3)。图1表3 影响该村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劳动力短缺,青年人多进城打工8037.737.737.7缺乏国家的政策扶持4923.123.160.8缺乏人才167.57.568.4交通不便83.83.872.2农村基层干部不为农民谋福利2210.410.482.5市场信息获取滞后136.16.188.7其他2411.311.3100.0合计212100.0100.0(四)该村文化教育发展情况根据访谈调查,我们了解到以前联和村里是有小学的,但是一年只有两个班,一个年级只有十多人

14、,人数太少后来就取消了小学。现在,只有镇上有小学。外出打工的父母会带上自己的小孩到大城市去上学,这使得这里的孩子受教育程度较高。而丙村中学是初中跟高中合并的中学,通常孩子是从初一读到高三。个别成绩较好的,其他中学会在中考前到此来招拔尖的学生。村里的大学生的比例还算可观,但是本科生比较少,重点本科生就更少了,大多数学历是大专、中专。另外,村里主要以广播的宣传方式播放新闻、国家政策,让村民们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的实时和相关政策。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各个年龄阶段中,绝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集中在初高中,15岁以下的人群均有接受教育,16-45岁的人群高中文化水平的人数均大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人数,46-60岁的人群高中文化水平的人数小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人数,76岁以上基本没上过学(详见图2),因此可以看出越年轻的人群受教育程度就越高。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村里的小孩基本在镇上或大城市读书,教育水平较高,村民自身也更加重视教育等。但也有数据显示大多数村民认为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较一般,认为不好的人占少数,村民希望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