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运动生理学复习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62504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运动生理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年运动生理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年运动生理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年运动生理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年运动生理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运动生理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运动生理学复习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 通气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用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乳酸阈,称为“通气阈”。2体温生理学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通常用腋下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代表体温。3缓冲体系由弱酸以及弱酸与强碱生成的盐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称为缓冲体系。4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5同步反馈是指练习者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根据各种感受器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来决定自己的动作,这种反馈称为同步反馈。6力量耐力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对抗亚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7氧脉搏氧脉搏是指每搏输出量中所摄取的氧量,即每分摄氧量与心率的比值。8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实现的气

2、体交换。9.细胞免疫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10.进入工作状态在运动的开始阶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是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段机能变化称为进入工作状态。11氧离曲线血氧饱和度的大小取决于血液中PO2的高低,反映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为氧离曲线。12稳定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变化范围不大的水平上,这一段机能变化称为稳定状态。13大脑皮质的机能可塑性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新的运动动力定型可以取代旧的运动动力定型。14阴性

3、强化是指在学习运动技能时,通过一些批判性的语言或措施,最后达到减弱或降低的作用,这种强化作用称为阴性强化。15抗体抗体是指淋巴细胞在有效的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16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所输出的血量。17.减压反射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至延髓心血管,导致心迷走中枢活动加强,心交感中枢活动减弱,动脉血压下降,此反射称减压反射。18晶体渗透压由电解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19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而引起机体某些特殊生理反应的调节过程,称为体液调节。20内呼吸指血液

4、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21.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22.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生理效应,然而在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发挥效应的必要基础,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23.吸收是指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或消化后的产物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24呼吸商生理学把机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出的CO2量与摄入O2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25需氧量需氧量是指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26渗透压溶液促使水分子透过膜移动的力量即为渗透压或渗透吸水力。27动脉脉搏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周期性波动可引起动脉血管壁发生搏动,

5、称动脉脉搏。28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29运动条件反射人体接受运动性刺激以后,产生运动性反应的条件反射活动。30运动技能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二、单项选这题1尿是淡黄色透明液体。其原因是尿中含有淡黄色的( )。BA.尿素 B.尿胆素 C.肌酐 D.尿酸2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CA.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收缩力量小,不持久3下列关于运动生理学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DA.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 B.属于应用基础理论学科C.研究对象主要是人 D.其研究局限

6、于实验室内4下列哪种物质不从肾脏排出( )。DA.尿素 B.尿酸 C.肌酐 D.CO25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BA.ATP B.CP C.葡萄糖 D.脂肪酸6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作用( )。DA.缓慢 B.持久 C.弥散 D.以上均不是7正常机体,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的最主要因素是( )。DA.心室容积增加 B.室内压升高 C.主动脉压升高 D.交感神经兴奋8在心动周期中,大部分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的时间是( )。D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 B.心房收缩,心室收缩时C.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 D.心房舒张,心室舒张时9神经激素是指 ( )。CA.存在于神经系统的激素 B.

7、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C.由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 D.调节内分泌腺功能的激素10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作用( )。DA.缓慢 B.持久 C.弥散 D.以上均不是11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 AA.易发生肿瘤 B.易发生超敏反应 C.易发生感染 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12有训练者在相对安静状态下,基础心率呈现( )的变化趋势。 BA.平稳上升 B.平稳下降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13心脏收缩能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是因为( )。CA.血流快 B.血流阻力小 C.心室内舒张期压力低 D.血压高14对人的工作效率不起良好作用的赛前反应有( )。CA.血糖适当升高 B.血压适当升高

8、 C.尿频 D.心率适当升高15通常易出现“极点”的运动项目是( )。BA.短跑 B.中长跑 C.体操 D.投掷16力量训练可以增加人体肌肉中的( )。BA.肌糖原含量 B.收缩蛋白 C.三磷酸腺苷含量 D.脂肪17人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的氧量和吸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 )。 BA.运动后过量氧耗 B.氧亏 C.吸氧量 D.耗氧量18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的动觉细胞与运动细胞之间建立起( )神经联系。AA.暂时性 B.固定式的 C.永久的 D.开放式的19空气流动散热快的原因是( )。C A.辐射 B.蒸发 C.对流 D.传导20有关生物节律的错误叙述是( )。CA.生物节律是

9、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自然界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结果B.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固有的节律C.它通常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D.意义在于生物体对外环境的变化能做出更好的前瞻性反应21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称为( )。AA.乳酸阈 B.最大摄氧量 C.最大摄氧量百分率 D.最大摄氧量利用率22人体在进行有( )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AA.大量肌肉 B.少量肌肉 C.上肢肌肉 D.下肢肌肉23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CA.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B.肺的弹性回缩力 C.呼吸肌的舒缩

10、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24有关马拉松运动员机能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有( )。BA.在假稳定状态下工作 B.机体处于有氧氧化供能C.在负大量氧债下工作 D.堆积大量乳酸25完成单个动作的时间长短称为( )速度。BA.反应 B.动作 C.位移 D.力量26内分泌是指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 )。AA.通过血液传送 B.通过细胞外液局部传送C.通过细胞外液邻近传送 D.直接作用于自身细胞27下列不属于准备活动的作用是( )。DA.调节赛前状态 B.缩短进入工作状态 C.减轻“极点”程度 D.加速运动疲劳的恢复28血小板含量明显减少时,皮肤下易产生瘀血,其原因是血小板( )。DA.易粘附在血管

11、内膜 B.使血管回缩出现障碍C.聚集能力下降 D.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29剧烈运动时,下列血浆中下降的成分是( )。DA.乳酸 B.非蛋白氮 C.血浆蛋白 D.碱贮30与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CA.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肌纤维直径粗,线粒体数目多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三、填空题1整体和局部有密切的协作关系,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但整体疲劳并非是局部疲劳的_ ,整体疲劳更为复杂。代数和2血型是依据红细胞的抗原特异性而走,临床意义较大的血型系统是 和Rh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3稳定状态可分为真稳定状态和 。假稳定状态4

12、把肌肉在单位生理横断面积上所能发挥的最大力量,称为_ 或相对肌力。比肌力5通过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延迟性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_ 利用。乳酸6与无训练者相比,有训练者从事定量负荷时表现为:运动开始时机能动员快,运动过程中机能反应_ ,运动结束后恢复快。生理反应小7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可提高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和对_ 的耐受力。稳态变化8在多种激素调节同一生理活动时,常表现出不同激素的_ 作用或作用。这对各种生理活动的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拮抗。协同9_ 是糖无氧酵解的产物,也是运动时体内产生最多的代谢性酸性物质,约占代谢性酸总量的95%。乳酸10Na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