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科技办工作总结范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62471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科技办工作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年科技办工作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年科技办工作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年科技办工作总结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年科技办工作总结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科技办工作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科技办工作总结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科技办工作总结范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 科技办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推进科技进步与 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功能。通过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 绩。现将2022年的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科技工作1、项目申报、实施与管理一是积极组织相关企业申报省级科技项目9个,其中暂获批复立项3 个,涉及中药材、畜牧等领域;二是组织相关企业、合作社等单位完成市 科技局项目验收6个。2、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完成情况2022年,我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目标值为72%。目前,几个监测 指标的完成情况是:新增科技型企业备案数

2、23个,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额 300万元,县级财政科技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5%,人均科普投 入10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亿多元,发明专利授理80件,2022年商 标注册数43件,规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09.36万元,规上高新技术产 业产值13亿多元。3、加大地震工作力度,提高我县防灾减灾能力4、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中药材产业工作紧紧围绕“五线”规划进行安排,即:城关一财神一罗州一朱明一结 构一可乐一安乐一线;平山一野马川一城关白果一水塘一双坪一妈姑一线; 妈姑一双坪一铁匠一辅处一可乐一结构一安乐一河镇一德卓一线;达依一 六曲河一古基一哲庄一线;古达一威

3、奢一兴发一松林一雉街一珠市一线, 因地制宜,重点打造中药材产业10万亩,其中:人工种植中药材5万亩 (半夏2万亩,魔芋1.15万亩,苦参0.35万亩,白芨、百合、牡丹、瓜 萎、天麻、猪苓等其他中药材亩1.5万亩),野生保护抚育中药材(多星韭、 红豆杉等)5万亩。2、中药材种植情况:到河镇、德卓、安乐、可乐、辅处、平山、兴 发、野马川等乡镇,指导中药材种植,目前乡镇统计上报完成中药材(半 夏、魔芋、苦参、天麻、万寿菊、覆盆子等)种植49339.9亩。其中:半 夏8790亩,魔芋3231亩,苦参1235.4亩,万寿菊16000亩,覆盆子 6700亩。预计实现中药材产值4.2亿元,其中半夏产值2.5

4、亿元。3、药材示范基地建设情况:2022年双坪乡建成“半夏标准化种植示 范基地500亩”。水塘核桃园区“水塘核桃幼龄地半夏种植示范基地210 亩”。结构乡建成覆盆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300亩;木瓜、瓜萎、百合 等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安乐溪乡建成“半夏标准化种植示 范基地500亩”、“苦参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800亩”。可乐乡建成“魔 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600亩”;德卓乡建成“半夏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2000亩”;河镇乡建成“半夏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古达乡建成 百合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木瓜、瓜萎等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1000亩。兴发乡、雉街乡、珠市乡、白

5、果镇等乡镇建成万寿菊标准化种 植示范基地16000亩。平山乡、雉街乡、野马川等乡镇建成天麻标准化种 植示范基地2000亩。5、中药材统计台帐工作。按时填报产业革命系列专题宣传片拍摄 品种统计表、毕节市2022年产业结构调整资金需求测算明细表到 市相关部门。收集今冬明春农业结构调整中药材产业发展进度表汇总 上报,分析存在的问题。6、中药材验收工作。根据赫县党发202222号,赫府办发电 2022105号文件精神,县级验收工作组于2022年11月之前对涉及半夏等中药材种植项目乡镇进行验收。2022年度没有享受任何补助的人工 种植的中药材种植项目验收情况是:全县50亩以上连片人工种植中药材 1099

6、4.8281亩。其中半夏4739.203亩;魔芋、苦参共581.7421亩;天麻、 覆盆子等其它中药材5673.883亩。(三)帮扶工作为决胜脱贫攻坚,科技办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在到帮扶朱明镇坪 子村帮扶户调研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帮扶方案,此方案正在启动当 中,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科技经费和产业建设投资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技术的引进、 利用率低。在中药材产业体系建设中,标准化种植、加工科研、标准化种 源、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平台建设、GAP认证建设投资不 足,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发展无深加工平台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难度大。 我

7、县中药材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和增加农民收入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县财力薄弱,对产业的投入少,离规模、规范和产业化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药材产业还处于 低级、粗放、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的发展模式。三是产学研结合效果不明显,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强。我县在中 药材和核桃产业发展方面都尝试了与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了产学研结 合,但由于在机制与体制上都存在一定问题,收到的效果都不尽人意,特 别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主体地位不突出,产学研合作没有明 确的主攻方向,企业普遍技术支撑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四是龙头企业创新意识淡薄,专利拥有量少,核心技

8、术缺乏,创新难 度大,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使得我县的大多数企 业发展举步维艰,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不明显。五是资金整合难度大,影响产业的扩大发展;部分乡镇重视不够,项 目实施抓得不具体;农户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过来,阻碍产业发展,农户种 植积极性不高,药材种植规范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随着中药 材种植面积、种植基地进一步扩大,仅靠中药办几个技术人员,难以承担 技术支撑任务,导致技术力量跟不上,规范化管理程度较低;企业总体规 模不大,虽然我县已有几家药企入驻,但总体规模不大,市场竞争力弱, 吸纳、转化、销售地道中药材的数量有限,对产业的拉动能力不强。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完成新增科技型企业备案目标任务数40家以上;二是组织申报专利授理50件以上;三是完成某某县地震监测台站调试并正常运行;四是紧紧围绕“五线”规划进行安排,努力完成人工种植中药材5万 亩(半夏2万亩,魔芋1.15万亩,苦参0.35万亩,白芨、百合、牡丹、 瓜萎、天麻、猪苓等其他中药材亩1.5万亩),野生保护抚育中药材(多星 韭、红豆杉等)5万亩;紧紧围绕“五线”规划,代政府草拟某某县半夏 产业化发展项目实施方案上报委、政府领导审定,指导企业药材大户做 好2022年中药产业发展的规划、备耕备种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