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建标材料准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62446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建标材料准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量建标材料准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量建标材料准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量建标材料准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量建标材料准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建标材料准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建标材料准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量建标材料准备作者QAZHL查看1431发表时间2007/8/1219:01【论坛浏览】建立计量标准材料准备工作vmchhpashcvmchhpashc一、申请书和履历书的填写vmchhpashc1、在JJFl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规定的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格式中,vmchhpashc(1)讦量标准器”一栏vmchhpashc应填写检定装置的主要设备的名称,如豕表检定装置”或水表校验台”等(注意:不应填写装置中的工作量器或玻璃转子流量计等)。主要配套设备中一般填写稳压设备、水泵、压力表、温度计等。vmchhpashc(2)拟开展的检定及校准项目”一栏vmchhpashc测量范

2、围一般写水表的口径或流量范围,准确度等级一般填写“MPE2%”或计量等级A级、B级等vmchhpashcvmchhpashc在计量标准履历书中,除在建标时填写最初的设备情况外,以后应随时详细记录:vmchhpashca.设备管理人员变更情况,vmchhpashcb.主要仪器仪表设备送检结果,以及相应的变差,vmchhpashcc.设备维修和变更记录。vmchhpashc说明:如主标准器发生更换,应向计量标准批准单位备案。vmchhpashcd.设备使用记录。vmchhpashc二、计量标准技术报告vmchhpashc在初建水表检定装置”这一计量标准时,需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以后复查时,如采用

3、的装置和方法有变化,应及时改动。vmchhpashc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填写要注意以下几点:vmchhpashc1、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vmchhpashc一般简要说明所用水表检定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覆盖范围。vmchhpashc例如:水表检定装置采用收集法检定水表,即将流量水表的水收集到标准量器中测量得其实际流过的水容积,水表的指示值与该值相比得出其误差值。vmchhpashc水表检定装置由供水系统、管道系统和一组工作量器组成。vmchhpashc水表检定装置的试验管道口径为15,20,25,40和50mm。vmchhpashc2、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vmchhpashc一般写明

4、水表检定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以及装置可用于试验的试验管道口径或试验流量范围。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一般为Urel=0.2%,k=2,也可以写水表检定装置的准确度等级0.2级,或其最大允许误差0.2%vmchhpashc3、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vmchhpashc一般写明本级计量标准装置溯源到的高一级计量标准的计量技术机构单位、准确度等级,传递到的计量器具或次级标准的名称、准确度等级和量程范围。示范例图见图1。vmchhpashcvmchhpashc图1水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量值溯源图vmchhpashc上一级计量标准vmchhpashcvmchhpashc本单位计量标准vmchhpashcvm

5、chhpashc下一级计量器具vmchhpashcvmchhpashcvmchhpashc4、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vmchhpashc测量重复性的考核应选用一块重复性较好的水表进行试验,一般可在常用流量点下对该水表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连续进行10次以上的试验,计算其标准偏差作为考核结果。如果这一偏差值比不确定度分析时所用的值大,则应重新试验确定结果的可靠性,并用该值代入不确定分析的相关项目中重新计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vmchhpashc5、计量标准的测量稳定性考核vmchhpashc测量稳定性的考核应选用一块稳定性较好的水表进行试验。按JJG10332001的要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用受考核

6、的计量装置对相同的被测对象进行m次(至少要4次)的测量,每次间隔时间在一个月以上,每次测得行组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每次的测量结果。对于水表的测量,n一般可选3次以上。vmchhpashc在m次测量结果中,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应不大于计量标准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k=2)或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vmchhpashc6、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vmchhpashc水表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要结合所使用的计量标准装置的型式、所采用的方法等进行,结果一般用包含k=2的相对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rel表示。vmchhpashc一般情况下,水表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对于检定,应小于水表误差限的1/3;对

7、于定型鉴定,应小于水表误差限的l/5。vmchhpashc7、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vmchhpashc该栏是指对所给的不确定度合理性的检验。JJGl0332001中规定了三种验证方法,即传递验证法、两台(套)比较法和多台(套)比较法。对水表检定装置这一计量标准来说常用的为后两种方法,用不同实验室之间的两台(套)或多台(套)装置对同一稳定的被测量对象(选择可靠性较好的水表)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vmchhpashc例如两台比较法中,一台为受考核的水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另一台选择已通过考核的水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或试验条件较好的水表检定装置,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U1和U2。用两台装置对同一块水表

8、进行其示值误差的测量,可分别得到结果y1和y2,如果满足式|y1-y2|,则认为符合。vmchhpashc对于水表检定装置,一般U1=U2=210-3,所以上式结果为:vmchhpashc|y1-y2|310vmchhpashc多台比较法中,可采用3台或3台以上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对同一稳定的水表进行其示值误差的测量。若U为被考核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一般为0.2%),y为由被考核计量标准得到的测量结果,而多台(套)计量标准得到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如果满足式|y1-y2|U,则认为符合。vmchhpashc式中,U为被考核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vmchhpashcvmchhpa

9、shc本帖最后由lzl1972于2007-8-1311:48编辑vmchhpashc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可能误差的度量,也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质量好坏的一个参数。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除了应给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之外,还应同时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1,2。本方法对原子光谱法测量水中镒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最后整体合成。(一)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即国际指南,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一个参数,用以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其中,测量结果实际上指的是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被测量之值,则是指被测量的真值,是为回避真值而采取的。我国计量技术规范JJ

10、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亦推荐这一用法(见该规范2.3注4)。须知,真值对测量是一个理想的概念,如何去估计它的分散性?实际上,国际指南(GUM)所评定的并非被测量真值的分散性,也不是其约定真值的分散性,而是被测量最佳估计值的分散性。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过去曾用过: 由测量结果给出的被测量估计的可能误差的度量; 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范围的评定。第种提法,概念清楚,只是其中有误差”一词,后来才改为第种提法。现行定义与第种提法一致,只是用被测量之值取代了真值,评定方法相同、表达式也一样,并不矛盾。至于参数,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也可以是给定置信概率的置信区间的半宽度。用标准差

11、表示测量不确定度称为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在实际应用中如不加以说明,一般皆称测量标准不确定度为测量不确定度,甚至简称不确定度。用标准差值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般包括若干分量。其中,一些分量系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评定,并用标准差表示:而另外一些分量则是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而判定的(主观的或先验的)概率分布评定,也以标准差值表示。可见,后者有主观鉴别的成分,这也是在定义中使用“合理地赋予”的主要原因。为了和传统的测量误差相区别,测量不确定度用u(不确定度英文uncertainty的字头)来表示,而不用s。应当指出,用来表示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差,除随机效应的影响外,还包括已识别的系统效应不完善的影响,如

12、标准值不准、修正量不完善等。显然,测量结果中的不确定度,并未包括未识别的系统效应的影响。尽管未识别的系统效应会使测得值产生某种系统偏差。所以,可以概括地说,测量不确定度是由于随机效应和已识别得系统效应不完善的影响,而对被测量的测得值不能确定(或可疑)的程度。(注:这里的测得值,系指对已识别的系统效应修正后的最佳估计值)。(二) 不确定度的来源在国际指南(GUM)中,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归纳为10个方面: 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 实现被测量的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抽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对模拟仪器

13、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 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别力不够; 赋予计量标准的值或标准物质的值不准; 引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他参量不准; 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上述的来源,基本上概括了实践中所能遇到的情况。其中,第项如再加上理论认识不足,即对被测量的理论认识不足或定义不完善似更充分些;第项实际上是未预料因素的影响,或简称之为“其他”。可见,测量不确定度一般来源于随机性和模糊性。前者归因于条件不充分,而后者则归因于事物本身概念不明确。(三)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尽管测量不确定的有许多来源,但按评定方法可将其分为二类:(1)不确定度的A类

14、评定用对测量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也称A类不确定度评定,有时可用表示。2)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不同于对测量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也称B类不确定度评定,有时可用表示。实践中,可以简单地说,测量不确定度按其评定方法可分为两类:A类用统计方法评定的分量;B类用非统计方法评定的分量。用统计方法评定的A类不确定度,相应于传统的随机误差;而用非统计方法评定的B类不确定度,则并不相应于传统的系统误差。故不宜采用“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的提法。(四) 测量不确定的评定方法1. 技术依据(1)JJF10591999

1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2) GJB37561999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及评定;(3) 七个国际组织(BIPM、IEC、ISO、OIML、IUPAC、IUPAP、IFCC)于1993年制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2. 评定步骤为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或提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报告,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 测量过程概述;(2) 建立数学模型;(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5)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6)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3. 测量过程概述这部分可简单说明下列一些测量条件和情况:(a)测量依据;(b)测量环境条件;(c)测量标准及其主要计量特性;(d)被量对象及其主要性能;(e)测量参数(项目)与简明测量方法;(f)其他有关说明,包括评定结果的使用。如在规范化的常规测量中,本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可直接用于重复性条件下或复现性条件下的测量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