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62421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与练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一章 第3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第3讲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地球公转特征和黄赤交角1、2、3、10、1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5、6、7、8、9、11、1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河南郑州模拟)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3题:1.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2.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

2、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3.地球在由C公转到D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情况是()A.由快变慢 B.由慢变快C.先变快后变慢 D.先变慢后变快解析:1.B2.B3.C第1题,图中A为北半球夏至日,B为北半球秋分日,C为北半球冬至日,D为北半球春分日。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太阳开始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有利于户外活动。“吃月饼,共庆团圆”指中秋节,“放鞭炮,守岁迎春”指春节,“望双星,鹊桥相会”指农历七月初七。第2题,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北半球相反。第3题,由C公转到D,即由冬至日到春分日,期间1月初时地球公

3、转速度最快,所以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回答46题:4.据图推测,乙地位于()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5.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6.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A.1万千米B.2万千米C.3万千米D.4万千米解析:4.C5.B6.B第4题,依据图中甲、乙两地日出日落时间推算,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乙地昼长为12小时,因此,乙地位于赤道。同时乙地正午时刻(地方时12:00)对应北京时间24:00,因此乙地经度为

4、60W。综上可知,乙地位于西半球赤道上。第5题,结合“甲地位于北半球”和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可知,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同时赤道上的乙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因此直射点位于2326N,对应节气是夏至日。第6题,据图可知甲地正午时刻(地方时12:00)对应北京时间12:00,因此,甲地经度为120E,与乙地经度(60W)相差180。而甲、乙两地昼长仅相差16分钟,因此甲地纬度很低,位于赤道附近。所以,两地距离接近半个赤道的长度,约2万千米。(2017河南实验中学月考)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回答79题:7.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A.6月6日左右B.8月9日左

5、右C.9月9日左右D.2月2日左右8.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A.赤道 B.1134SC.1134N D.2326N9.若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解析:7.B8.C9.D第7题,从图中可知,M点到6月22日,经历了48天左右,而6月22日到N点也经历相同的时间,所以是8月9日左右。第8题,图中5月5日正午物影为0,所以该地在北半球,A、B错误;不可能是北回归线,所以C项正确。第9题,根据上题,该地在1134N,所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90-(1134+2326)=55,因此D项符合题意。(2017山东枣庄调研)数九又称冬九九,

6、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材料回答1011题:10.“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02326N;向北移B.02326N;向南移C.02326S;向北移D.02326S;向南移11.“数九”期间,我国北方()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B.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D.日出时间不断提前解析:10.C11.D第10题,数九从冬至12月22日开始,到“九尽桃花开”时距冬至有81天,即3月14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且向北移。第11题,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

7、在南半球,向北移,我国北方昼短夜长,昼变长,A、B错。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C错。日出时间不断提前,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7广西南宁模拟)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通过观测“圭”上“表”影的长短变化可确定节气。(1)图1中当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图1中当地球从b位置运行至c位置时,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12分)(2)图2中“圭”的适宜长度取决于图1中位置(填字母)正午“表”影长度。安放圭表时,“圭”的两端应指示 方向。(6分)(3)

8、如图所示安放圭表,主要适用于我国地区(填纬度范围)。(3分)(4)对利用圭表确定节气的优点、缺点进行简单评价。(9分)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不同位置的光照图以及昼夜长短变化、不同时间的日影长短变化特点,难度较小。答案:(1)赤道(0纬线)全球昼夜平分 减小减小(12分)(2)d南北(6分)(3)北回归线及其以北(3分)(4)优点: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方便直观,便于观测、直接指导农业生产等)。缺点:精度受圭表的规格限制较大(用时长,效率低、受天气影响大等)。(9分)13.(2017山西太原模拟)图中OP为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1)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9、8分)(2)下列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上图中一致的是(3分)()(3)用折线在图中画出该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6分)(4)一架飞机从c点飞往a点,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 。(6分)(5)六个月后b点的昼夜情况为。(3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OP为昏线可知,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12月22日前后,北京昼短夜长;由于O点为昏线与北极圈的切点,其地方时为12时,结合图中经度分布可知,O点经度为60W,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S,60W)。第(2)题,结合上题结论,题图为冬至日,而光照图A、D反映出北极圈内为极昼,不符合题意;B图反映春秋

10、分日的光照图,也不符合题意;C图南极圈内为极昼、北极圈内为极夜,符合题意。第(3)题,冬至日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作图时要准确把握好这两个特殊值,然后用线将这两点连接起来即可。第(4)题,由于c点和a点在同一经线圈上,故飞机从c点飞往a点,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沿经线圈先向北,过北极点后再向南,也可答沿60W经线向北,过北极点后再沿120E经线向南。第(5)题,目前为北半球冬至日,六个月后为北半球夏至日,b点位于南半球,则b的昼夜情况为昼短夜长。答案:(1)(2326S,60W)昼短夜长(8分)(2)C(3分)(3)见图 (准确确定0、6634N两处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连线正确即可)(6分)(4)沿经线圈先向北,过北极点后再向南(或者沿60W向北,过北极点后再沿120E向南)(6分)(5)昼短夜长(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