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第2章 第2节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624133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第2章 第2节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第2章 第2节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第2章 第2节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第2章 第2节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第2章 第2节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第2章 第2节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学案:第2章 第2节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第二节城市化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实质,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城市化的有关现象。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重点)3解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城市化的概念阅读教材P32,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具体表现正误判断:(1)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化水平一定提高。()(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3)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其社会发展水平。()【提示】(

2、1)城市化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若比重增大,则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人口数量增多,但如果农村人口数量增加的更多时,城市化水平仍会降低。 (2)因为城市化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两个方面。但无论是产业上由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还是空间上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均是以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为根本的。(3)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教材整理2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阅读教材P33P37前两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城市化的本质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3、(1)城市化进程加快:发达国家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城市化先于工业化,且工业化水平低城市人口变化城市人口比重很高,其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3)特大城市发展迅速,超大城市发展速度惊人。(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城市带共同特征正误判断:(1)当前,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2)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3)

4、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倒退。()【提示】(1)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已进入成熟阶段,速度减慢,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加速阶段,速度较快。(2)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3)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中心区衰落,城郊地区发展的现象。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教材整理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教材P37P38,完成下列问题:1城市化问题(1)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2)

5、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为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等。(3)城市住宅问题(4)城市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贫困、种族歧视和社会争端等。2解决措施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正误判断:(1)城市环境问题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2)有人戏称北京为“首堵”,其交通拥挤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下。()(3)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示】(1)若是城市化过程中,做好城市环境的合理保护,则城市将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2)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3)我国

6、土地资源有限,尤其是耕地资源;效仿美、加、澳模式,势必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甚至蚕食有限的耕地资源。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_解惑:_疑问2:_解惑:_疑问3:_解惑:_ 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合作探讨材料 图1 图2探讨1: 图1中,A、B、C、D、E反映的是什么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提示】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探讨2:图1中EF反映的是什么现象?简述其成因。【提示】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探讨3:依据经济发展水

7、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图2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类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提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低。核心点击1世界城市化的三个阶段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向初级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加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发达国

8、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差异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后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初期、中期起步时间早晚目前速度慢快发展水平高(70%以上)低(30%40%)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发展趋势逆城市化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相适应发展结果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出现城市群;注重营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加大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压力;生态破坏,人居环境质量下降3.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

9、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 体验评价1(2016河北质检)下图示意安徽省19902030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及预测。读图,完成(1)(2)题。(1)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A2000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B2020203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C20102012年城市化速度减缓D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2)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B水平较高,发展快C水平低,发展慢 D水平高,发展慢【解析】第(1)题,注意该图横坐标时间间隔并不均衡。据图可知,20002010

10、年为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20102012年和19901995年时间段长短不同,但城市化水平增长数值相近,故20102012城市化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更慢。20202030年10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速度较慢。因此D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看出,安徽省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因此A项正确。【答案】(1)D(2)A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合作探讨材料一城市化影响自然环境,图甲为“某城市从市中心到郊区的气温变化示意图”,图乙为“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图甲图乙材料二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居民抱怨:碧水蓝天少见了,垃圾占据了小区空间

11、,白天夜间噪声不断,睡个安稳觉都难了。大量外来人员在城市中成为无业游民,影响了社会治安。探讨1:图甲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结合图甲分析,为什么城市上空云量多于郊区?【提示】热岛效应。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过度集中,大量排放废热,使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由于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区,气流上升,加之城市空气中尘埃较多,水汽易于凝结,所以云量较多。探讨2:结合图乙,分析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提示】地表硬化导致蒸发减少,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少,地面径流增加,从而使汛期洪峰量加大,会加剧城市洪水,使地下水补给减少。探讨3:右图漫画不堪重负反映出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解决该问题可采

12、取哪些有效措施?【提示】城市交通拥挤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等。探讨4: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提示】(1)加强城市的规划,合理配置城市功能区;(2)加强城市管理,防治城市污染;(3)建设垃圾场,集中处理,如填埋、焚烧、堆肥,最好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4)建立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和净化处理;(5)加强城市建设绿化,扩大绿地面积;(6)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决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7)大城市建设卫星城和城市新区等。核心点击1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伴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城市功能日益增强,但也带来一些问题。由于各国

13、的城市化道路不同。因此,除了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途径外,各国解决城市问题还要有自己的特色。问题表现原因整治措施城市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生活燃煤排放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表径流建立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城市交通问题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道路不合理公交优先,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城市住宅问题发展中国家:住房紧张,有贫民窟和棚户区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加快住房建设发达国家:中心区空房过多,逐渐衰落,有贫民窟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通过再城市化,实现城市复兴城市社会问题就业、 贫困、种族歧视、社会争端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乡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