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62403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2(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必修2(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必修2(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必修2(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必修2(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2(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2(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11979年初,宣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样向前看”C“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样向前看”符合宣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故B项正确。2(2019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起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逐步实行()A农业合作化 B现代企业制度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起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D项正确;A、B、C三项

2、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解除。3(2019四川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80年头,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指()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20世纪80年头”“分地”可知是指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D项正确。4.(2019海淀期末)右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典时农夫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联产承包好”体现在()A赐予农夫生产经营的自主权B变更农村的土地全部权关系C加速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D推动了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答案A解析家

3、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为了调动农夫生产的主动性,赐予农夫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故A项正确。5(2019东城期末)某同学试图运用史实解读下图(从左到右分别为甲、乙、丙),其中合理的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甲图B国民经济调整乙图C“人民公社化运动”乙图D经济体制改革丙图答案D解析甲图是反映建国初的经济结构图,乙图是反映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经济结构图,丙图是反映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依据上述分析可知D项正确。6(2019新疆学业水平测试)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十四大”上指出:“要从根本上变更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溢朝气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材料中的“新经济体制”指的

4、是()A安排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体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项符合题意。7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安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特长,国家安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A彻底结束了安排经济体制B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强化了安排调控经济的手段答案B解析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2019浙江10月选考)漫画看似简洁,却寓意深刻。下图所折射的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资源配

5、置问题,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框架()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答案C解析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故C项正确。9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安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A借鉴资本主义阅历 B变更安排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答案D解析经济体制改革是通过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0视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6、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安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D解析A项指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项指建国初期,C项指改革开放前,三项均与图示时间不符合。实力提升111978年冬天,小岗村农夫冒险签订了一份要求“分田”契约,同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布了文件明确写的是“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1983年以后,包产到户在全国推广这反映了()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决议得到农夫的主动响应B“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究创新C小岗村的契约违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确定D农夫的经济诉求和以特有方式的抗争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从“冒险”“不许”到“全面推广”可以得知改革一路探究,故B项正确。12(2019湖南长郡中学期末

7、)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夫生产主动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并没有摆脱安排经济的阴影B保留了安排经济残余C体现原则性与敏捷性的统一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可知,已经变更了安排经济的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夫生产主动性”可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原则性与敏捷性的统一,故C项正确。13(2019镇江检测)在浙江省温州市,1985年全市登记发证的个体工商户超过13万,家庭作坊遍

8、布全区。温州成为这一时期我国个体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快速、最具活力的城市。温州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闽东南经济开发区的设置答案A解析新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先于1984年,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旺盛,故A项正确。141984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劳动所得收入除向国家交纳确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自己,时称个体户。当时的城镇个体户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夫相比()A都属于私有经济 B都获得经营自主权C都属于商品生产 D都获得相同的劳动所得答案B解析城市个体户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

9、,自主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夫也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两者都有经营自主权,B项正确。15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干脆缘由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市场经济主要是关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其初步确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与农村改革的关系并不大,A项是无关项;C项出现在21世纪初期,不是在20世纪末;D项是无关项,出现在21世纪初。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8年春,上海农村依据中共中心的号召,

10、起先了农业生产“大跃进”。同年9月21日,依据中共中心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到9月30日,郊区10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立103个人民公社,几乎全部农户都参与,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8 000多户结果严峻损害了农夫的主动性。上海农业志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殊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起先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逝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

11、家庭为基础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更很快有的同志担忧,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确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建条件。邓小平文选其次卷(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这种调整给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什么严峻后果?(2)材料二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否意味着从全部制上否定了以前的成果?为什么?(3)材料三中邓小平同志对当时农村经济改革形势分析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答案(1)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制度。违反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峻失调,严峻破坏生产力,导致我国农村生产力长期发展滞后。(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因为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始终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