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困惑与反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623379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困惑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困惑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困惑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困惑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困惑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困惑与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初中生物教学困惑及反思庙沟门中学 裴智强3月22日,我们有幸听了山西太谷县教研室主任张四保的报告,听后受益匪浅,回来以后在教学中尝试,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创造的课堂、生成的课堂。因为知识具有主观性、生成性、开放性。课堂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认识。课堂中,教师要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给他们自主生成的机会,真正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困惑 1、学生不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主要表现为月考不考生物地理,中考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些学生认为上九年级学习也不迟,由于时间紧,除了课堂40分钟外,

2、下来学生没时间看。2.老师方面:一节40分钟,新课最少也得20分结束,剩下10分钟做作业,剩下10分钟背诵,学生不能很好的记忆,有些课时20分钟很难讲完,但又不能拖到下节讲,影响教学进度。3、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1)、死记硬背,思维僵化部分学生反映出基础知识死记硬背,对一些生物现象缺乏全面的表述,思维比较僵化。(2)、理解障碍,无从下手 抽象的概念比较难懂,一些有关的图像不易理解,部分学生在听课时有点模模糊糊,做题时感到无从下手。(3)、实验设计,束手无策 生物探究实验设计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生物教学中十分重视对探究实验能力的考查,如对探究目的,探究设计,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

3、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用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探究设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很多学生却并未重视,单纯的等待老师讲述分析实验,只停留在听老师讲后明白了,但是对于每节练习后面的实验题只是机械的拷贝答案,没有积极地思维,进而导致面对新的实验设计时又变得束手无策,缺乏可重复性。二、在以后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困惑1、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是现代教学过程的显著特点,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努力学习现代教学技能和方

4、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己提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所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条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从“学会”生物知识走向“会学”生物知识。这就对生物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善用、巧用教材,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以课标为依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互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3、给予学生思考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讲述、讨论、等方

5、式明确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提出问题、布置练习等方式留下“空白”,引发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实践与操作、联想与想象、思考与探究,利用自己的想象填补空白,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策略。4、给学生健康、丰富的思想营养课程标准强调要了解并关注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TS教育,教师在课堂中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给学生补充健康、丰富的思想营养,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5、重视生物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生物教材中的图片、图形、图表是生物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图形、图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积极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优化生物教学。6、寻求并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式课程标准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合作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创造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但是要注意这样的活动不宜过多,为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材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总之,通过参与新课程的经历,我们已经注意从自身教学行为的转变来带动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建立了民主、平等、理解与对话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