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61882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朋友典型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武夷山市吴屯中小课题组梁庆兴【摘 要】老式典型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老式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典型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国内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体现应用技巧,对于增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核心词】典型诵读 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一、指引思想中国老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古老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本源,也是我们应当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典型诵读,抓住孩子

2、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协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唐诗、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大量中华优秀的典型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典型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老式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二、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语文课程原则中明确规定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万字。”而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留守小朋友多,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家长注重限度的影响,%的学生除课本以外,家里的课外书屈指可数。课标规定犹如天文数字,实现起来真的是难上加难。

3、目前,许多孩子以我为中心,习惯于把责任都推给父母,推给她人,有自我保护性的扯谎行为,缺失诚信。我们觉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也是聚沙成塔的过程,同步,学校也深知:语文学习要日积月累、厚积才干薄发。分析现状之后,学校拟定以“精典诵读”为突破口。三、研究目的本课题立足于学校教育为主,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搭建展示平台,开展活动,重要达到如下两个目的:1、在诵读实践中,使学生感受中华典型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增进语文素养的提高;2、陶冶情操,崇高其志,心地善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增进各门功课的学习。四、研究措施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重要

4、采用的研究措施。课题组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实际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纳入学校教学工作筹划,渗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调查法和观测法:调查法用于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诵读精典的见解以及学生诵读精典后效的前测。教师运用观测法,理解学生学习及行为习惯的体现。 3.经验总结法:我校近年来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诵读精典养成教育,摸索有效途径与措施,获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本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4研究对象:吴屯中小全体学生。五、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诵读精典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5、发挥她们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中提高结识,激发爱好,把诵读精典变为自身的需要,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阶段性原则 小朋友个体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持续的过程。因此,在诵读精典教育过程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用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育方式。 3示范性原则 在诵读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注重教师行为的示范性。在个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对精典的诵读和良好的品行限度影响着小朋友个体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六、实行的过程:(一)、诵读内容:必学内容为唐诗00首、弟子规、三字经等。选学内容为论语、朱子家训诗经大学、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二)、具体实行:一、诵读时间:1

6、、运用每周上午课前时间,采用广播范读、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在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课由教师示范解说。3、每天放学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三)、诵读规定、典型诵读遵循如下原则: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解说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三要”:心要专用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四)、诵读措施1、师生同读同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轻松愉悦与孩子一同诵读典型就是孩子读经的

7、动力。教师在诵读时的愉悦直接感染着班里的每一种孩子,教师精神专注地去读,就是无声地在告诉孩子:典型值得我们认真去读!教师心情快乐地去读,就是明确地在告知孩子:读典型很有乐趣,只有乐读的人才干体会到!因此每周均有固定期间供课题组及任教教师探讨、交流诵读的心得体会。2、踏踏实实去读有位专家曾说过一句话,“读经要踏踏实实去读”。如果我们与孩子都踏踏实实去读了,典型自然就读到我们心里了。3、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为主,对其中简朴语句的释义不规定解说得过深过细,不求甚解,体现大意即可;对部分难懂的句子不规定解读。倡导通过常常的、轻松的、大声的诵读和吟诵,自然成诵,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诵读。如,将诵读内容编入

8、拍手歌中,切忌“一刀切”。鼓励亲子诵读,师生同读。4、指引教师要每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5、借助于家长的协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典型予以支持,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协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知识“内化”。(五)、多样诵读活动,搭建展示平台。 礼记中庸中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几年来我们不断创新活动,充足运用班报、板报、广播、班队会等形式进行精典国文宣传,让典型润泽人生,让书香弥漫校园,让诵读随着师生成长,逐渐形成学校特色:举办书香校园诵读会;每年校园艺术节一定要有精典诵读的多种节目;借助家长会向家长和社会报告学校国学诵读的开展状况,举办国学精典书写周,举办国学精典书画展等,使国学诵读活动向纵深发展。 通过多种活动让国学精典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心中,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正逐渐走向规范,学生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在校园内外常常可以听见学生向教师问好的声音,师生互相鞠躬的身影;教室内轻声慢步替代了以往的横冲直撞在校园中“对不起”“谢谢”等文明用语不绝于耳,真可为“典型浸润人生,雅言传承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