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职责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617878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职责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职责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职责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职责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职责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职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职责(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职责1、 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畴,开展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建立和完善家庭、个人健康档案。2、坚持24小时应诊制度,开展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与处理,急症的认症和及时转诊,执行巡诊、出诊制度,定期进行家庭访视。3、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宣传生理、心理、社会等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4、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严格执行计划免疫管理制度,准确、及时地掌握接种对象,督促其按时到指定地点接种,对慢性病人进行家庭治疗与护理。完成地方病防治任务。5、协助开展围产期保健的宣传指导和新生儿建卡访视及母乳喂养指导工作

2、。开展06周岁儿童的喂养、营养指导与生长发育的系统管理。6、按照计划生育工作要求,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7、负责社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并按村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积极参与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和日常管理工作。8、对老年、慢性、伤残病人进行康复咨询,并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促使其尽早恢复健康。9、做好爱国卫生、改水改厕等指导工作。及时完成其他各项任务。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一、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热爱本业,忠于职守,严格遵守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德规范。二、准时到岗,不擅自离岗;不在上班时间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三、着装规范、整

3、洁,仪表端庄。四、接待热情、语言文明、礼貌待人、态度诚恳;一视同仁,急患者所急;对患者有问必答,有呼必到,帮助患者排忧解难。五、刻苦钻研,虚心好学,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六、同事之间团结协作,尊重,支持,自觉维护集体荣誉。谦虚谨慎,互帮互学。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高度负责。爱护仪器设备及一切公共财物。八、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加强修养,自尊自重。不以工作之便谋私,不勒索患者钱财。谢绝患者宴请、馈赠,拒收回扣、红包。门诊工作制度1、 接待病人要热心,问病查体要细心,诊治疾病要精心,要处处方便病人。2、 熟悉一般卫生防疫、传染病防治、妇女儿童保健、常见病多发病及各

4、种急症诊疗抢救等业务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要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3、 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应诊制,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履行职责。4、 认真填写门诊日记、处方及处置单,做好家庭服务记录。5、 危、急、重病优先就诊,对不能诊治的病人,应组织站内会诊或及时转诊,必要时派专人护送到医院。治疗室工作制度1、室内保持整齐清洁,进入治疗室要穿戴工作服、帽、口罩。2、有菌与无菌器械要分开,器械和药品要分开放置。3、严格执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按常规对致敏药物做过敏试验,并做好记录及过敏反应的应急准备。4、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各种诊疗器械要按时消毒,污物要及时处理。5、配备常规急救药品和器械以及氧气筒(

5、袋)。6、严密观察病员治疗后的情况,如发现有反应或意外,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诊治措施。7、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要及时毁形注射室工作制度1、室内保持整齐清洁,进入注射室要穿戴工作服、帽、口罩。2、有菌与无菌器械要分开,器械和药品要分开放置。3、严格执行注射技术操作规程,按常规对致敏药物做过敏试验,并做好记录及过敏反应的应急准备。4、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各种诊疗器械要按时消毒,污物要及时处理。5、配备常规急救药品和器械以及氧气筒(袋)。6、严密观察病员注射后的情况,如发现有反应或意外,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诊治措施。7、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要及时毁形换药室工作制度1、室内保持整齐清洁,进入换药室要

6、穿戴工作服、帽、口罩。2、有菌与无菌器械要分开,器械和药品要分开放置。3、严格执行清创、换药技术操作规程。4、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各种诊疗器械要按时消毒,消毒浸泡液要定期更换,污物要及时处理。5、严密观察病员情况,如发现有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诊治措施。药房工作制度1、药房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收到处方后,要对处方内容、病人姓名、药名、剂量、剂型、服用方法、禁忌等,进行详细审查后,方能调配。3、遇有药品、用量、用药不妥,或者禁忌处方等错误时,由配方人员与医生联系后纠正,再行调配。4、处方调配严格进行核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发生。5、发药时,应耐心向病人说明用药方法及注

7、意事项。6、药品必须统一调拨,并做到明码标价,分类存放,每月盘点一次,建立药品进、销、存帐。7、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药房。8、按药品价目表价格划价,不得随意增减。医疗收费制度1、收费员必须细心负责,态度热情和蔼,准确掌握各项收费标准。2、按标准收取相关医药费用,不得随意多收或少收。3、交付现金要唱收唱付,当面点清,开出收据,留有存根复核和备查。4、每日现金收入要妥善保存,不准借支、挪用,做到日清月结。5、协助做好站内工作人员工作量的统计汇总,并按时上报。6、主要诊疗项目收费标准实行公示制度。非收费人员一律不得收费。7、收费票据由专人开具,一律使用服务站专用票据。出巡诊工作制度1、坚持24小时应诊

8、负责制,方便群众。2、做到随喊随到,随到随诊,诊后24小时内做好登记。3、对危重病人要做到及时上门服务或及时转诊,并做好转诊登记。4、服务范围划分到人,并在各自服务范围内巡诊,不可跨区域、超范围执业。预防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工作制度一、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针对社区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施干预措施。二、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三、提供心理咨询、精神卫生、合理营养、饮食卫生、居住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四、负责社区妇女儿童保健、生殖健康保健及优生优育指导。五、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六、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七、开展计划生育技术的咨询服务,宣传节

9、制生育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知识。八、开展眼、口腔保健服务和老年保健服务。康复训练工作制度一、积极开展简易的康复治疗。二、指导康复对象及其家属训练,并为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三、对残疾人家庭环境设施及工作学习场所提供康复医学技术咨询。四、每日对康复器材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性能。消毒隔离制度一、医护人员要衣帽整洁,离开工作区应脱去工作服。二、进入治疗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许带入室内。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须时用消毒液泡洗。三、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持物钳等要定期灭菌,置于无菌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

10、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并应尽量采用小包装。已用过与未用过的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并严格分开放置。治疗后的物品应先消毒处理,再行清洗、灭菌。体温计用后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液定期更换。四、保持治疗室与换药室的整洁,每天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拭物品和台面并拖地,每天用紫外线作空气消毒,每周彻底大清扫一次,治疗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诊疗室、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康复训练室等其它工作场所每天消毒一次。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等,用后需进行毁形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二、已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废弃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三、毁形操作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

11、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处理规定。四、明确专人管理,及时认真登记。档案信息管理制度一、认真遵守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有关规定。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为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供条件。二、严格执行档案借阅、查阅制度,防止丢失、泄密。三、经常检查档案的保管情况,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及时修补、复制或其它技术处理。四、档案橱、柜排列有序,统一编号,便于管理和迅速的提供利用。做好档案库房的防火、防盗、防潮、防蛀、防晒、防尘等工作。服务站诊疗规范一、门诊室诊疗常规1、接待病人要热心,问病查体要细心,诊治疾病要精心,要处处方便病人。2、熟悉一般卫生防疫、传染病

12、防治、妇女儿童保健、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急症诊疗抢救等业务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要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3、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应诊制,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做好值班记录。4、认真填写门诊日记、处方及处置单,做好家庭服务记录。5、危、急、重病优先就诊,对不能诊治的病人,应组织站内会诊或及时转诊,必要时派专人护送到医院。二、急诊就诊常规1、医师接诊后,记录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2、传染病患者应到隔离室就诊。3、对病重或病危患者应作紧急处理,须有专人陪伴,随时观察病情变化。4、测体温,必要时测呼吸、脉搏和血压。5、病情需要时,应及时送上级医院。6、涉及交通事故、服毒、自杀等急诊,应立

13、即通知公安、司法等有关单位。三、治疗室一般常规1、工作人员入室前均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治疗室。2、经常保持室内整齐清洁,每日治疗前通风半小时,用紫外线消毒。清洁整顿应在治疗前后进行(先拖后扫),治疗中不得进行。3、治疗室的各项物品均应有固定的放置地点,专人保管,用后归还原处,逐日检查,随时补充,保持完整。4、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须思想集中、严肃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5、注射药物(青霉素、碘剂等),应先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注射青霉素应先作过敏试验,凡皮试阳性者,应在门诊病案的封面上用红笔注明“xx皮试阳性”;皮试阴性者方可注射。注射后应密切观察反应,经1530

14、分钟后无反应方可让其离去。治疗室应备有过敏反应急救药品。如发生过敏反应立即进行抢救。6、严格无菌技术,用过的器械、物品应按消毒常规处理。四、隔离室一般常规1、遇有传染病患者、要单独安置一间观察室。室内须备有一般诊察用品,室外应放洗手液、毛巾。2、工作人员一般均须戴口罩及工作帽、穿隔离衣。诊察后,立即对患者曾接触的用品及其排泄物按常规进行消毒。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诊察后须进行空气消毒。3、患者行动须受工作人员指导,未经允许,不可离开隔离室。4、每日工作完毕应对全室彻底消毒一次。隔离室不得移作他用。五、值班工作常规1、值班人员负责处理全日急诊工作,必须严守岗位,态度热情,工作细心,认真履行职责。2、值班人员必须在固定地点工作和休息,不得擅自离开。3、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应检查一切急救用品的性能、数量及其放置位置,如有缺损或不适用时,应立即补充更换。并做好值班记录。4、严格执行交接班及查对制度。站概况的内容:基本情况(服务面积、居民小组数、服务总人口,男女人数、60岁以上老人数、慢病人数、育龄妇女数、上一年村人均收入);服务区域图(标明村部和服务站位置,本站与临近一个站的位置);组织领导(初保领导小组、合作医疗领导小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站人员分工要有村服务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