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公平的论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617063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公平的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公平的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公平的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公平的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公平的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公平的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公平的论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问题研究 ”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加本文研 究的还有李宁、梁泳梅、隋鹤、王贵民、刘帆、李振军、董玉坤、喻敏。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把实现社会公平放到了突出的地位。 回 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公平问题的有关论述, 对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公平 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 社会公平的有关论述。一、社会公平的历史性和相对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 指出了社会公平 的历

2、史性和相对性。(一)社会公平的历史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公平是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而 不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一个社会的公平观念是由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不同社会生 产方式中的公平观念是不同的。 恩格斯指出: 公平不是先验的、决定经济关系的东西, 恰恰 相反, 它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人们关于公平的标准是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1 (P310 ) “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 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这一观念的形成, 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 而这种历史关系本身又以长期 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什么都是,就不是永恒的真理

3、。”2 P117)恩格斯还说,公平 “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 观念化、神圣化的表现。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 年资产者的公平观要求废除封建制度, 因为据说它不公平。 在普鲁士的容克看来, 甚至可怜的专区法 也是破坏永恒公平的。 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 甚至也因人而异 ”。1 (P310 )马克思曾用反问的语气说 “:什么是 ,公平的分配 ?呢?难道资产者不是断言今天的分 配是,公平的 ?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 ?分配吗?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的概念来调节, 而不是相反, 从经济关系

4、中产生出法的关系吗?难道各种社会3主义宗派分子关于 ,公平的 ?分配不是也有各种极不相同的观念吗?( 二)社会公平的相对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指出,社会公平是个相对的范畴, 具有相对性,而不是一个绝对的范畴。恩格斯指出,公平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平等。他说: “在国和 国、省和省、 甚至地方和地方之间总会有生活条件方面的某种不平等存在, 这种不平等可以 减少到最低限度, 但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 阿尔卑斯山的居民和平原上的居民的生活条件 总是不同的。”4 P8)他曾严厉地批评米尔伯格在公平问题上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但是 他认为米尔柏格所说的公平 “一个人有一个理解 ”这句话是 “正确 ”的1。

5、列宁认为公平具 有相对性,绝对的平等并不是公平。他指出 “:任何权利都是把同一标准应用在不同的人身 上,即应用在事实上各不相同、各不同等的人身上,因而,平等的权利 ?就是破坏平等,就是不公平。” 5 P8889)斯大林认为,公平并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是平分一切财富的心理。平均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是毫无共同之处的。”6他还认为 “,在需要和个人生活方面的平均主义是一种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的谬论”,指出,当时俄国所能达到的平等是: “一、在推翻和剥夺资本家之后,一切劳动者都平等地摆脱剥削 而得到解放; 二、在生产资料转归全社会公有以后, 对于大家都平等地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三、大家都有按个人能

6、力劳动的平等义务,一切劳动者都有按劳取酬的平等权利 (社会主义) ;四、大家都有按各人能力劳动的平等义务,一切劳动者都有各取所需的平等权利(共产主 义)。 ” 6二、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 “公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 “公平”和“平等” 观念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形式上的 “平等 ”掩盖着实质上的不平等,这 种不公平是由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决定的, 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才能消灭资本主义的 不公平。 (一“平)等 ”掩盖下的不平等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决定了 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平观念。但是,这种公平是形式上的,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平。 马克思指

7、出,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从流通领域看,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平等的,他们的交换是 公平的。马克思说 “:劳动力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彼此作为身份平等的商品 所有者发生关系,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买者,一个是卖者,因此双方是在法律上平等的人。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 力的买者和卖者, 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 他们是作为自由的、 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 约的。 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占有者发生关

8、系, 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 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 沁!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使他们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唯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是他们的特殊利益, 是他们的私人利益。 正因为人们只顾自己,谁也不管别人, 所以大家都是在事物的预定的和谐下,或者说,在全能的神的保佑下,完成着互惠互利、共同有益、全体有 利的事业。 ” 7但是,一进入生产领域,这种平等和公平就荡然无存。马克思接着说“: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 (庸俗的自由贸易论者用来判断资本和雇佣劳动的 社会的那些观点、 概念和标准就是从这个领域得出的) 就会看到, 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 起了某些变化。 原来的货币占有

9、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 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 一样,只有一个前途 让人家来鞣。 ” 7马克思说, “在现存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总体 上,商品表现为价格以及商品的流通等等, 只是表面的过程, 而在这一过程的背后, 在深处, 进行的完全是不同的另一些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个人之间表面上的平等和自由就消失了。:8: ( P2O“0)必须承认,我们的工人在走出生产过程时同他进入生产过程时是不一样的。 在市场上,他作为 ,劳动力 ?这种商品的所有者与其他商品的所有者相遇,即作为商品所有者 与商品所有者相遇。 他把自己的劳动

10、力卖给资本家时所缔结的契约, 可以说像白纸黑字一样 表明了他可以自由支配自己。在成交以后却发现:他不是,自由的当事人 ?,他自由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时间,使他被迫出卖劳动力的时间;实际上,他,只要还有一块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 ?,吸血鬼就决不罢休。 ”7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的结果 “,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 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7 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公平实质上是在金钱平等和交换平等掩盖下的不平等。恩格斯指出: “资产阶级的力量全部取决于金钱, 所以他们要取得政权就只有使金钱成为人在立法上的行为能 力的唯一

11、标准。 他们一定得把历代的一切封建特权和政治垄断权合成一个金钱的大特权和大垄断权。资产阶级消灭了国内各个现存等级之间一切旧的差别,取消了一切依靠专横而 取得的特权和豁免权但是资产阶级实行这一切改良,只是为了用金钱的特权代替以往的一切个人特权和世袭特权。 这样, 他们通过选择权和被选举权的财产资格的限制, 使选举原 则成为本阶级独有的财产。平等原则又由于被限制为仅仅在,法律上的平等 ?而一笔勾销了,法律上的平等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 即限制在目前主要的不平等的范围 内的平等,简括地说,就是简直把不平等叫做平等。” 9: ( P647)列宁说:应当承认在资产阶级共和国中, 即使在最

12、自由最民主的共和国中,,自由?和,平等?只能表现为而且从来就表现为商品所有者的平等和自由,资本的平等和自由。”10P361) (二)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中社会不公平的途径 1.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指出: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 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 例如,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 生产的物质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 即劳动力。 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 那么自然就 产生现在这样的消费资料的分配。 如果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 那么同样 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

13、消费资料的分配。”3因此,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不公正,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的。马克思指出 “:如果 资产阶级从政治上即利用国家权利来 ,维持财产关系上的不公平 ?,它是不会成功的。 ,维持财 产关系上的不公平 ?以现代分工、现代交换形式、竞争、积聚等等为前提,决不是来自资产 阶级的阶级政治统治, 相反,资产阶级的阶级政治统治倒是来自这些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宣 布为必然规律和永恒规律的现代生产关系。”11因此, 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不公平,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消灭雇佣劳动制度,而不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内要求公平 ”。马克思指出: “在雇佣劳动制基础上要求平等的报酬或仅仅是公

14、平的报酬,就犹如在奴隶制基础上要求自由一样。” 12“5工人应当摒弃 ,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这种保守的格言,而要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革命的口号 ,:消灭雇佣劳动制度! ?” 12列宁指出: “这就是说,使全体公民在同整 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处于同等的地位,这就是说, 全体公民都有利用公共的生产资料,公共的土地、公共的工厂等进行劳动的同等的权利。 ”5 列宁认为, “要取得真正的平等, 要真正实现劳动者的民主, 首先必须没收剥削者的一切公共建筑物和豪华的私人建筑, 首先 必须让劳动者有空闲时间, 还必须由武装工人而不是由贵族军官或资本家军官及其唯命是从 的士兵来保护劳动者的集会

15、自由。 只有在实行这种变革之后再谈论集会自由和平等, 才不是 对工人、劳动者和穷人的嘲笑。 但是能够实行这种变革的,只有劳动者的先锋队, 即推翻资 产阶级剥削者的无产阶级 要为劳动者,为工人和农民争得真正的平等和真正的民主,首 先必须剥夺资本雇佣作家、 收买出版社和报纸的可能性, 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推翻资本的 压迫, 打倒剥削者, 镇压他们的反抗。 资本家总是把富人发横财的自由和工人饿死的自由叫 做,自由?。资本家把富人收买报刊的自由,利用他们的财富假造所谓舆论的自由叫做出版自 由。这些事实再次表明,维护 ,纯粹民主 ?实际上就是使富人能控制群众教育工具的最肮脏最 腐败的制度, 就是欺骗人

16、民, 用冠冕堂皇然而虚伪透顶的言辞诱使人们放弃把报刊从资本的 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具体历史任务。”13: P487489 ) 2.消灭阶级马克思认为,应该通过消灭阶级来实现平等。 “各阶级的平等,照字面上理解,就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所拼命鼓 吹的 ,资本和劳动的协调 ?。不是各阶级的平等 这是谬论, 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相反 地是消灭阶级,这才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真正秘密,也是国际工人协会的伟大目标。”12他说:“消,除一切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 ?这一不明确的语句, 应当改为 ,:随着阶级差别的消 灭,一切由此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就自行消失。?” 3 恩格斯指出: “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