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知识整合必修2知识整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61705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知识整合必修2知识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文知识整合必修2知识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文知识整合必修2知识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文知识整合必修2知识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知识整合必修2知识整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2 阿房宫赋(1)词类活用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缦”原为一种帛,名词。现做“回的状语像缦一样。)辇来于秦(辇古代一种人拉的车名词。带宾语,作动词乘辇。)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北、西作状语,分别表示动作行为构折的方向:向北,向西。)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名词蜂房水涡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矗的状态:像蜂房,像水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动用法,为哀。鉴,意动用法:以为鉴。)族秦者,秦也 (族:使动用法,使灭族。)可怜焦土 (焦土:名词作动词,化成焦土。)(2)一词多义一 1、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3、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全,

2、都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爱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4、晋陶渊明独爱菊。 喜欢族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2、是士大夫之族,曰诗曰弟子云者。 类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家族缦 1、廊腰缦回(萦绕)2、缦立远视(久)回 1、廊腰缦回(形容词,曲折)2、舟回至两山间(动词,回转)3、回车叱牛牵向北(动词,调转)4、奔流到海不复回(动词,回来)(3)古汉语句式、判断句 灭六国者,六国也。(“也”表判断。) 句意是:灭掉六国的人,其实是六国自己。)一人之心,千万人之

3、心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者,也,表示判断。)、倒装句 多于市人之言语。(介词结构后置句。) 句意是:比集市上众人的话语还要多。)3、被动句函谷举(被动句,举,被攻占) (4)古今异义1直走咸阳(走:跑、奔。今常用义为:行)2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钩心:指廊腰;斗角,指檐牙。即走廊如钩向心,屋檐如角相对。今常用来比喻用尽心计,明争暗斗。)3几千万落(落:座。今常用义为:下降、衰败)赤壁赋(1)通 假 字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通“嘱”,读zh,劝人喝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通“凭”,乘。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盘绕

4、。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籍”通“藉”,狼藉,凌乱。(2) 词类活用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位名词,“西”、“东”做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望”的方向:向。)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名词作状语。)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下江陵,顺流而东 (下,名词作动词,攻占)(3) 一词多义 歌 扣舷而歌之。(动词,唱。) 歌曰。(名词,歌词。) 倚歌而和之。(名词,歌声。) 望 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

5、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克,打下。) 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位置低 的,与“上”相对。) 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助词,表被动) 月出于东山之上。(于:介词,从。) 如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如:像,动。) 纵一苇之所如。(如:往,到,动。) 哀吾生之须臾。(之: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之 惟江上之清风。(之:结构动词,的。) 耳得之而为声。(之:代词,它。) 月出于东山之上。(之:助词,不译。)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乎:动词,形容词词尾。) 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语气助词, 用于句末,相当于“吗”

6、。) 相与枕藉乎舟中。(乎:介词,在。) 然 凌万顷之茫然(的样子) 何为其然也(这样)(4) 特殊句式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状语后置 )2、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3、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句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5、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项脊轩志一、词类活用:1、垣墙周庭 ( 围住)2、客逾庖而宴 ( 去吃饭)3、乳二世 (用乳汁喂养)4、余扃牖而居 (关闭)5、执此以朝 (上朝)二、名词作状语1、雨泽下注 (向下)2、使不上漏 (从上面)3、前辟四窗 (在前面,此指在北面)4、内外多置小门 (在内外)5、东犬西吠 (向西)6、室西连于中闺

7、 (朝西)7、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亲手)三、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2、妪,先大母婢也。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年间执此以朝。4、轩东故尝为厨。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二)被动句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被烧掉)(三)倒装句宾语前置句1、又北向2、令人长号不自禁介词结构后置句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在庭中)2、然余居于此 (在这里)3、鸡栖于庭 (在庭中)4、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在这里)5、室西连于中闺 (与内室)6、某索尔母立于兹 (在这里)7、何竟日默默在此 (在这里)8、其制稍异于前 (跟以前)(四)古今词义差异1、过余 古义:来访,拜访。今义

8、:经过某个时间或空间。2、往往而是 古义:文中为“到处”的意思。今义:副词,表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3、凡再变矣 古义:文中为“两次”的意思。今义: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古义:古代男童到了15岁时束发为髻,表示成童。今义:把头发系起来。5、殆有袖护者 古义:大概,恐怕。今义:危险;呼,差不多。(五)一词多义先:先是(在以前)先妣抚之甚厚(已经死去的)所: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所”与“手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的”)于: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 室西连于中闺(引出对象) 其制稍异于前(比)之:儿之成,则可待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顷之(助词,凑足音节) 吾妻死之年(指示代词,那) 抚之甚厚(人称代词,她)三五之夜(助词,的)方丈:室仅方丈(一丈见方)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传说中的仙山)此人为寺院方丈(佛寺的住持)过:日过午已昏(偏过)大母过余(看望、来访)从轩前过(经过、走过)当:以当南日(挡)他日汝当用之(应当)已:日过午已昏(不久)已为墙(后来)始:室始洞然(才)庭中始为篱(起初)书:借书满架(书籍)或凭几学书(写字)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