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育状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616550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育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育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育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育状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育状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育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育状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育状况英美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2000年3月教育部颁发并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针对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性,胡文仲先生曾强调说:“在外语教学中,文学作品往往是能够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材料。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没有其他任何材料可以替代文学作品”2。英美文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据

2、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少研究者对英美文学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在独立二级学院这一本科层次的高校,其办学宗旨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和区域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3;一些独立学院认为英美文学课程远没有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外贸函电等课程的市场实用、减少了其教学课时,甚至取消了该门课程的设置,因此英美文学的教学从独立学院建校初始便遭遇了严重的危机。同时,相对普通本科高校的生源而言,独立学院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等,决定了其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较低。鉴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和课程的特点,我们有必要总结独立学院

3、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问题,研究新形势下适合于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增强独立学院的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在学校的支持和课题组同事的协助下,进行了一项旨在了解我国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从而探讨适合于独立学院特色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一、研究问题与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分别对来自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07级和2008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涉及学院的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内容与课程学习的评估与效果等方面。调查学生人数共102人,收回有效卷91份。本文将

4、统计数据和分析调查结果,以期对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有更详细的了解,在总结我院英美文学教学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尝试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为探索和实施适合于独立学院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帮助。二、调查结果和分析(一)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英语专业把这门课程安排在高年级即第三学年上学期完成,课时安排为每周3学时,全期共计48个学时完成该门课的教学。我们对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大部分学生认同我院的课时设置是基本合理的,认为每周三学时为宜(B),但有46%的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应该开设2个学期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这点与我们对课

5、程教学实际进展情况的调查结果相符:教师基本没能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实际上,到学期结束时,英国文学勉强结束批判现实主义的教学,而美国文学则刚进入浪漫主义时期,教学就嘎然而止。学生的普遍反应是意犹未尽,更确切的说,学生对整门课程的框架理解基本处于一个破碎支离的状态。然而,在独立学院现行的教学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下,并在能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学校并不多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地增加这门课的课时是非常不切实际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不能增加现有课时的情况下,只能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与选择。教师可以完全打破以往的“以史为序”的教学顺序,采用“断代”教学法;此外可以按照学生的喜好程度,对学生进行

6、“体裁”教学法。例如在讲授英国文学时,教师可以跳过学生觉得最难学也是最容易消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古代文学,直接进入学生感兴趣的英国中世纪文学尤其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歌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在兴趣中掌握了英语诗歌和英语戏剧这两种文学体裁的各种术语和格律知识等等,而不是一来就被枯涩艰难的英国古代文学知识所难倒。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与随之而来的学生“畏难、被动、走马观花地学习”两者之间的根本矛盾,因此处理好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根本问题,我们也为顺利地解决如何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打下了基础。(二)英美文学课程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在语言学习

7、者诸个体因素中是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动机是属于情感方面的因素,主要回答“为什么做”的问题,它贯穿学习的全过程4。学习动机的强烈程度直接影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美文学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研究对独立学院英美文学课程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表2所示,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虽然他们认为有必要开设英美文学课程,该门课程能增加其对英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a)、提高其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b)、增强其文学的赏析与分析能力(c),并愉悦其性情(e),但鲜有学生认同考研的需要(d);不过在对于英美文学能否有助于其找工作的问题上,只有少部分学生表示没有帮助或没有意识到其作用,超过2/

8、3的学生肯定了英美文学的实用性;但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如果没有开设英美文学课,他们不会经常去学习英美文学,多达78%的学生表示偶尔才会去学习。表2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英美文学课程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中的地位:学生确实重视该门课的学习,但众多的原因,比如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功利主义心态日益突显;他们更多的关注一些有助于就业的实用性课程(a)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外贸函电等,只有极少数学生为了考研的需要或者兴趣的驱使,把英美文学作为学习和毕业论文研写的方向,从而使得英美文学课程被严重地“边缘化”;另外一方面,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自身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教材旧、难、教学内容的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众多、作家风格多样、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单一等使众多学生由于“畏难”(b)而丧失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上述这些原因使得教师“有效输入”不足,学生“有效输出”更是低下。这也不难理解不少学生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为重,而不是享受英美文学学习过程、以提高文学素养为导向。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