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城市理论与现代城市规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615400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园城市理论与现代城市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田园城市理论与现代城市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田园城市理论与现代城市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田园城市理论与现代城市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田园城市理论与现代城市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田园城市理论与现代城市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园城市理论与现代城市规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田园城市理论与现代城市规划摘要“田园城市既是城市规划的一种理论指导,也是社会改革的创想。这一理论不仅针对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和主张,还设计了一套较完整的统筹城乡开展的社会制度。其目标在于不断解决大城市畸形开展引起的各种问题,推动城乡平衡开展这一城市规划思想体系,这些理论被付诸于世界上许多城市的规划建设,形成了现今形形色色的城市形态,成为影响深远的世界性潮流。关键词田园城市理论;城市规划 1 引言我国的城市化,就其规模来说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任何一个兴旺国家都不能相提并论的。它不仅关系到今天,而且关系到明天,关系到后代。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兴建城市,

2、同时对城市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进行调整,也在逐渐的改变着城市周围的环境。于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9城市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城市交通拥堵,用地紧张,居住条件下降,噪音污染,社会治安问题下降,城市交通拥堵,用地紧张,居住条件下降,噪音污染,社会治安等。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运动家霍华德关于城市方案的假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度的城市方案有很大影响。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造的和平途径?中以为应当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长处的梦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本质上是城和乡的联合体。2 正文2.1 “田园城市理论概述1919年,英国“田

3、园城市和城市方案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讨后,明白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范围能足以供应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水平;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缭绕,城市的土地归群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掌管。霍华德假想的田园城市包含城市和乡村两个局部。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缭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颖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部居民集体所有,应用土地必需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体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范围必需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便利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4、“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形态,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局部,实质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取代城乡别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2.2 “田园城市理论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拟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霍华德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主要包含:1、分散过火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他以为此举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解决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2、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长处同乡村的美妙环境协调地联合起来的田园城市。这种城市的增

5、加要遵守有助于城市的开展、美化和便利。当城市人口增加到达必定范围时,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假设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人口为58万人安排,形成城市组群社会城市。遍布全国的将是无数个城市组群。城市组群中每一座城镇在行政管理上是独立的,而各城镇的居民实际上属于社会城市的一个社区。他以为,这是一种能使现代科学技巧和社会改造目的充足施展各自作用的城市情势。3、改造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霍华德认为,城市、农村以及“城市农村的三种生活形态犹如三块磁铁,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一致地开展。这一兼具城市乡村优点、推崇城乡一体开展的理想形态,生动诠释了城乡统筹、区域

6、平衡、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科学开展理念,向世人展示出“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动人画卷。这一理念提出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带给人们长远启迪,历经百年、弥久不衰。时至今日,?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已再版屡次,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流传全世界,成为城市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田园城市既是世界城市规划者坚持不懈的终极追求,更成为许多人向往的理想家园。2.3 “田园城市理论对城市规划开展的影响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方案思想起了主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呈现的一些城市方案理论,如“有机分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40年代以后,在一些主要的城市方案方案和城市方案法规中也反响了霍华德的思想。“田园城市理论对近

7、现代世界各国城市规划产生重大影响,被规划界称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田园城市既是城市规划的一种理论指导,也是社会改革的创想。这一理论不仅针对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和主张,还设计了一套较完整的统筹城乡开展的社会制度。其目标在于不断解决大城市畸形开展引起的各种问题,推动城乡平衡开展这一城市规划思想体系,这些理论被付诸于世界上许多城市的规划建设,形成了现今形形色色的城市形态,成为影响深远的世界性潮流。2.4“田园城市理论主要设想霍华德对“田园城市的规划和设想是:总占地约6000英亩;城市居中占地1000英亩,圆心是中央公园,环公园是政府、图书馆、医院等公共设施,之外是环状公园,外圈是商业

8、区,再外圈是住宅区,住宅区外环有林荫大道、学校和儿童游乐设施等,之外又是花园住宅区,这些界定的区域似同心圆状层层相扣,构成了根本的田园城市;四周的农业用地占5000英亩是保存绿带,包括耕地、牧场、果园、森林、疗养院等,永不得改作他用;六条干道交通体系从中央公园的圆心均匀地呈放射状向外扩散;田园城市居住人口总数约32000,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乡间。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如城市人口超过了规定数量,那么应建设另一个新城市。中心城市的规模、面积略大些,建议人口为58000人。假设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称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城市之间由铁路、公路等快速交

9、通系统连接。“田园城市不是形成城市系统点中一个个互相无关的独立城市雏形,而是建立城市开展的完整机制,把城市与农村的优点融合在一起,构成统一的整体。2.5“田园城市的现代解读“田园城市作为规划界倍加推崇的权威理论,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同。许多学者从我国传统文化、现实根底和实践探索出发,看到了此理论应用在解构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建设开展模式方面的意义,并据此作出许多新的解读和探讨,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为各地城乡一体化开展的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第一、 “田园城市理念与统筹城乡开展不谋而合。“田园城市理念表达了自然之美水清洁、无烟尘、空气清新、田野与城市相融;社会公正无贫民窟、社会

10、机遇平等、充分就业;城乡一体城市繁荣和乡村开展互动取代城乡别离。这是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既是随着生产力的开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必然过程,也是打破城乡相互分割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组合的现实要求,将有力推动生产力在城乡之间合理分布,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根本差异,使城乡融合为一体,到达城乡空间有序平衡、经济社会一体开展的格局。因此,“田园城市是统筹城乡开展的理想城乡形态,有巨大潜力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功能区规划的现实样本、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第二、新型“田园城市形态值得实践探索。大局部学者认为,“田园城市理念对于当今城市的规划建设有着积极的借

11、鉴意义和指导作用。虽然一局部学者也指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只是一种偏重于城市与乡村形态结合的规划方案,需要城乡一元体制的大环境,我们尚缺乏充分的经济和社会根底,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今天,倡导建设新型“田园城市,是具有全球视野的科学开展趋势,表达了城乡一体化、新型城市化和生态文明的开展理念,具有立足长远的新的时代内涵。因此,在充分吸收借鉴和丰富开展田园城市理论的同时,立足国情与现实,加大理论探索和科学试验力度,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等制度障碍,探索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实践操作意义的新型“田园城市形态,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围绕新型“田园城市的假设干个多元化、多要素、多层次的有机系统,着眼于

12、合理解决人口规模、土地经营管理、产业结构、社会体制、生态环境等具体问题,进行科学的社会改革和制度创新,就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推进城市和农村同开展共繁荣。第三、“田园域市是人类向往追求的理想生活模式。回归田园,是人们永远的追求。“田园城市这一简洁概念的艺术美、画面感和形象化,在传递给人们最质朴感动、最原始温暖的同时,也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淀,唤醒了人们最广泛的认同。新型“田园城市形态,为我们畅想了一幅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的美好蓝图,更为我们描绘出一座会聚世界目光、现代化的田园城市欣欣向荣、协调开展,工作生活于此的人们既可享受国际化、高品质的现代都市文明,又能领略“采菊东篱下、悠

13、然见南山田园诗意的人间大同景象。2.6“田园城市实践性建设2.6.1国外实践案例英国:1903年,霍华德和田园城市协会在距伦敦约56km的地方成立了第一个田园城市公司,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1920年,又在距伦敦约36km的韦林建设了第二座田园城市。当时,这两座城市由于规模较小,形态尚不成熟,但其独特的理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944年,在“田园城市的理论根底上,大伦敦规划确定了空间模式为“中心城绿化隔离带卫星城的结构,以通过鼓励人口的迁移、扩散来缓解内城拥塞的压力。这些卫星城市和新城远离伦敦,城市功能完善,规模较大,形成了区域开展的新的反磁力中心。美国:美国田园城市运动的最大特点是

14、在霍华德理论根底上的创新。2O世纪2O年代开始出现的“美国田园城市和区域规划运动,尽管没有取得大的实践进展,但在理念上把田园城市的根本原那么与更广泛意义上的区域规划结合了起来,继而出现了两个新概念:1.“邻里单元概念。由克劳伦斯帕利1929年开始倡导。它主张将居民区面积控制在以学校、商店等公用设施为中心、以步行可达距离为半径的范围之内,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城乡社会的亲合力。2.瑞本模式。由施坦因和亨利莱特在19271929年间提出。它起源于新泽西州瑞本市区的一次田园城市试验,实行人车交通别离模式。后来罗斯福新政时期建设的马里兰州绿带、俄亥俄州的格林希和威斯康星州的格林代尔两个移民区都以此为借鉴。

15、这两个概念,至今仍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为经典的住宅区规划原那么。与“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澳大利亚:18901914年,澳大利亚处于经济低谷和城市失业危机之中,在改革浪潮中,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被介绍进来。后来甚至在1917年1O月,还在东南部港口城市阿德莱德召开了澳大利亚第一次有关田园城市问题的会议,其主题是“促进城市规划、田园城市、住宅的科学和原那么的普遍教育和群众理解。这次大会后,田园城市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如城市非中心化、合作社会、新城等,开始在澳大利亚专业城市学家群体中出现并逐渐推广。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堪培拉城市为绿色的青山和美丽的人工栽种松林翠柏所环拥,50%以上的面积为国家

16、公园或保存地,城市呈环状由市中心向四周辐射,城郊与周边乡村毗连,景色秀丽优雅,环境清新宁静,成为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堪培拉市区极少高层建筑,市民居宅大都为低层别墅,前后种植草坪花木,院落之间均以高3050mm低矮灌木分隔。无论市区或城郊,只看见幢幢红、白色为基调的建筑分布在绿荫花草之中,整个城市犹如大花园,堪称现代城市规划的结晶。这个澳大利亚最大的内陆城市的中央是一个人工开挖,面积达700多公顷,以城市规划设计师命名的格里芬湖,它将堪培拉一分为二。联邦桥和国王桥横跨格里芬湖,将南北市区有机地连成一体。格里芬湖心是纪念库克船长上岸200周年而建的“库克船长纪念喷泉,喷泉开启,其水柱高达100多米,阳光照耀下,显现成极为壮观的熠熠生辉的七色彩虹。格里芬湖中的阿斯葐岛钟楼,安放着英国赠送的纪念堪培拉建成周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