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切割控制系统Ver3.2操作手册交大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61532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7.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切割控制系统Ver3.2操作手册交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数控切割控制系统Ver3.2操作手册交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数控切割控制系统Ver3.2操作手册交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数控切割控制系统Ver3.2操作手册交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数控切割控制系统Ver3.2操作手册交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切割控制系统Ver3.2操作手册交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切割控制系统Ver3.2操作手册交大版(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JTU-CNC数控切割控制系统操作手册(Ver.3.2)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2008-07目录目录1第一部分安全需知2阅读手册2机器的危险性2高电压2安全需知3第二部分系统概述5第一节 系统简介5第二节 系统的功能特点8第三节 系统硬件配置.10第三部分 主界面下各功能键说明.11第一节 F1图形/套料.11第二节 F2文件操作.41第三节 F3图形变换.44第四节 F4参数设置.53第五节 F5 I/O诊断.64第六节 F6切割方式.68第七节 F7 定点移动.73第八节 F8 零点重置 .74第九节 其它功能键.75第四部分切割操作.76第一节 切割准备.76第二节 切割操作.76第三节

2、切割结束.83第四节 报警提示.84附录一编程说明 85附录二常见问题与解决途径 91第一部分 安全需知阅读手册阅读和理解该说明书(即:操作手册)和当地安全条例。注意:本产品的设计不适合现场维护,如有任何维护要求,请与切割机供应商联系,或返回授权的维修中心。交通大学售后服务(维修)中心:地址:市闵行区路800号:2 34206983 34203983 :4E-mail:机器的危险性 操作和保养自动化设备涉与潜在的危险,操作人员应谨慎从事,以防受伤; 如果四肢触与运动的机器,可能被缠住,甚至受伤; 手脚远离运动的机器,控制操作CNC系统可以通过前面板键盘或遥控器接口进行; 操作机器时不能穿宽松的

3、衣服与有线绳之类的服饰,以防被机器缠住。高压电 电击能伤人致死,必须按照厂商规定步骤与要求进行安装; 电源接通时,不能接触电线与电缆; 该设备应该且只能由受过培训的人操作。注意事项:开机与关机开机按下POWER键上电,LED闪烁,表示系统正在启动,直至屏幕进入欢迎界面,系统启动成功。(如果未能正常启动,请参见“附录二(F)”页)关机第一步:按Shift+E键(即:Shift键和E键同时按下),出现下图所示的对话框,再按Enter键,退出数控软件,进入Windows界面。第二步:按Alt+F4键,出现下图所示的对话框,再按Enter键即可关机。警告 禁止直接按POWER键关机,以免损坏硬盘!注意

4、事项:一键还原第一步 备份参数还原之前必须备份参数。先按F4-F5键,进入“系统升级”界面(如下图示),再按F4键“保存参数”,系统自动将当前参数保存至D盘。第二步 系统还原重新启动计算机,启动时按F11键,直至屏幕不再跳动,系统自动还原。第三步 恢复参数再次进入系统升级界面,按F5“恢复参数”即可。警告 切勿在还原过程中断电,以免操作系统彻底崩溃!注意 U盘专机专用,以免将病毒带入系统,以至频繁使用一键还原。请勿在系统上安装杀毒软件,从而降低系统运行速度。第二部分 系统概述第一节 系统简介 本控制系统是两轴数字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图形库中的各种图形进行切割,主要应用于热切割行业。我们设计的目标

5、是使用户的操作更加简便,添加了许多用户可能会用到的图形,方便用户调用。系统是在Windows下开发出来的,在工件切割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切割行业的发展,各种样式的切割机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市场上,与国外的机器相比我们的机器价格便宜,经济实用,符合国的操作习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在市场上已经开拓出一片天空。本数控切割机控制系统一旦上电就进入如图2-1所示欢迎界面:图2-1 数控切割机控制系统欢迎界面I/O监控在系统欢迎界面下按任意键进入系统主界面,如图2-2所示:功能按钮图形预览界面切换坐标显示参数设置速度表图2-2 主界面按TAB键可以实现“主界面”、“切割界面”2个界面之间的切

6、换。在“主界面”下按Tab键能进入如图2-3所示的“切割界面”:图2-3 切割界面 本系统功能强大丰富,操作简便实用。对加工零件代码的操作均可在主界面下按下相应的功能键来完成。主界面下各功能键结构图如图2-4所示:图2-4 主界面下各功能键结构第二节 系统的功能特点1.图形与文件管理的特点图形库比较丰富,用户可以调用图形库中已有的图形进行切割,也可以用G代码或者ESSI码生成图形进行切割。进入图形库之后,可以根据你的需要设置比例因子,旋转角度,纵横向镜像,随后用户所需要的图形就会显示出来。程序上载和下载方便,可以把U盘、软盘、硬盘的代码文件下载到电脑上进行切割,也可以把加工完成的零件保存到硬盘

7、、软盘、U盘。文件扩展名、保存在硬盘上的路径均可选择。 提供了多种方法提高操作效率:切割中的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控制系统中的切割操作功能可以使用户以非常方便的方式切割材料和金属钢板,选择这些功能中的一种,相应的界面就会显示出来: 镜像功能:镜像功能可用来把一个图形沿着X或者Y轴创建一个镜像的图形,可以同时对X轴和Y轴进行镜像。 旋转功能:旋转功能是用来对当前的图形进行旋转。输入任意角度就可对图形进行相应角度的旋转。 比例功能:比例功能是按一定比例对现有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输入任意的比例因子(如:0.5,2)就可对图形进行相应倍数的缩小和放大。也可以对放大或者缩小过的图形进行恢复。 重复功能

8、:重复功能是对图形进行矩形、交错、叠式排列。通过重复排列可以很快地完成同一个零件的,对一个比较大的图形进行切割。 钢板校正:用户在放置钢板时难免会有歪斜,通过钢板校正功能可以保证切割出的工件的边沿(水平或垂直)与钢板边沿保持平行。 手动设定割缝补偿值用户根据割缝宽度,设定割缝补偿值(割缝补偿值应为实际割缝宽度的一半,在“常用参数”中设置),系统将自动生成新的切割路径,对割缝进行补偿,保证了切割零件的尺寸精度。 手动修改加工零件代码本数控系统能辨认G代码(EIA码)和ESSI码格式的加工零件代码,当用户需要对零件代码进行修改时,可在“文件代码”菜单中对已经转化为G代码格式的文件进行修改、插入、删

9、除、截取等操作,方便实用。 提供定点移动 系统的定点移动功能使用户只需输入割嘴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就能实现精确定位。对于以上功能的具体介绍,均参见说明书第三部分。2.切割功能特点 图形化显示实时显示当前线段信息。实时显示切割时的图形。实时显示当前坐标和输入、输出口信息。 控制特点使用伺服定位控制系统,控制精度达每毫米5000个脉冲。机器切割速度最高可以达到15000mm/min。切割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实时加减速。点动控制切割。有程序的备份可以对程序进行恢复操作。 对于来不与割完的零件可以进行断点记忆切割,方便实用。切割时的具体功能键操作详见说明书第四部分。第三节 系统硬件配置CPU卡:Soc

10、ket 370规格,CPU-Intel-P3-1.0G(P3 1G),工控主板附有VGA,USB,10/100Mbps网络接口。显示器(一体机):15 LCD彩色液晶显示器,无辐射。存和硬盘:128M;1G无马达驱动的DOM 或 80G标准硬盘。USB和软驱:USB 2.0;FDD-SONY-1.44M(选配)。 键盘:电子PCB贴膜键盘(一体机)或 标准工业键盘(分体机)。 机箱:全钢结构完全屏蔽,真正能够做到防电磁辐射、抗干扰、防静电。 电源:PS/2规格ATX电源,300W,AC 220V输入,先进的电源设计充分考虑了防辐射、对其它设备无干扰、强大的滤波可有效防止外部干扰等,可有效减少对

11、电网的污染。第三部分 主界面下各功能键说明第一节 F1 图库/套料在主界面下按F1键,即进入图库菜单,图库菜单的界面如图3-1-1所示:图3-1-1 图库/套料菜单界面图库/套料下的功能键结构如图3-1-2所示:图3-1-2 F1图库/套料下功能键结构图以下部分将具体介绍图库/套料菜单中各功能键的使用。1.图形库从主界面按F1 图库/套料 键后,默认进入“图形库文件”菜单,如图3-1-3所示。本系统自带42种常用图形,在图形库的主界面过方向按键选择需要的图形,被选中的图形会用黑底显示,选定某一图形后,按F8确认可进一步对该图形进行部件选项、尺寸变换等设置。图3-1-3 图库/套料菜单下面以选定

12、平边圆形为例。进入图形库后按方向键选定平边圆形,按F8确认后进入图形库文件菜单,如图3-1-4所示。默认首先进入部件选项菜单。在“部件选项”菜单中可以对当前工件进行比例、旋转、镜像等变换,参数的切换通过ENTER、Pg Up和Pg Dn来实现;选中的参数用红框标示,用户可以修改选中的参数。部件选项具体参数设置意义参见第五部分中对部件选项的说明。确认“部件选项”后,按F2可进入“文件代码”菜单,如图3-1-5所示。在“文件代码”菜单中可以对当前工件的代码进行修改、删除、插入、截取等操作。“部件选项”和“文件代码”的具体操作参见3.3.1和3.3.2。图3-1-4 图形库文件菜单图3-1-5 文件代码菜单图形库中的图形有两种变化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