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美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61488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教育学校美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特殊教育学校美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特殊教育学校美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特殊教育学校美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特殊教育学校美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学校美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教育学校美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殊教育学校美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一)确定反思主题1.教学定位问题 教学定位,实际上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反思。培智学校美术教学中应该教给智障学生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探寻,但也不能一味地依赖它,应尽可能结合美术新课标中的一些新理念,以保证教学具有更加科学的立足点。发现当前许多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其一,教学内容安排单一。大多数培智学校美术老师都是教学生在小本子上涂色。在翻阅了93版培智学校美工教材后,我们发现,这套教材已无法适应现在培智学校的美术教学。其一,这套教材的对象为轻度智障儿童,并且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与新课程目标不符,限制学生

2、的发展。其二,教材内容陈旧、单一,没有时代气息,不能引起智障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对培智学校的美术教学应进行重新审视,运用新课程的理念,结合我校的实际以及我校教育对象的特点,重新制定培智学校九年美术教学纲要,并分段、分层次分解目标。 其二,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到每一个智障学生当中。例如,我执教的6班,应该对应老版教材第十二册,我拿出其中一课一篮花来说,这个内容的目标,就是画出这蓝花就可以了,但是对于6班大部分轻度学生来说,这个内容5分钟就能画完,显然这个内容不能满足他们,但是对于6班重度的学生,这个花篮,他们是画不出来的。目前,学校大多是中重度智障学生,有些学生是多重残障,个体差异显著。传统美

3、术教学中,教师较少具有个别化教学的理念。没有关注到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目标划一,使得个别轻度学生没有发挥潜能,重度学生又无法达到目标。因此,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握美术教学定位问题是开展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2.教学设计问题教学设计的反思首先在于明确如何将分层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智障学生中去。在这一阶段,教师既要关注每个智障学生原有的水平以及认知特点,又要关注教师的有效性,对美术教学总目标与分层目标的达成情况要进行及时地反思。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时反思,不随机应变,课前计划就有可能与实际教学脱节,找不到切合点。因此,教师不能迷恋教学计划,而应根据课堂实际,随时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反

4、思,以便及时调整计划。在教学设计时,也可以制定弹性计划。例如,给六班上水粉课,本课计划是起稿画螃蟹,但是学生在实际画的时候,画的比较快,这是还有很多时间,于是我就临时添加了一些内容,让学生画出螃蟹所在的情境,添加沙滩或者海水,以及其他一些水生物,让课堂充实起来了。教学设计的反思还在于对教学策略方法的反思。它主要牵涉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课堂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教师才能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地开展。这也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对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模式,比如“参与体验”,“暗示领悟”,“引导发现”,“欣赏情感”等模式。

5、各种教学模式有各自的优势,关键是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来确定使用何种模式。3教学评价问题 这主要是对培智学校美术教学的评价理念和评价策略等问题的反思。如何构建多元的、开放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智障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美术教学的评价存在一些误区。例如,主要是以“像不像”、“对不对”、“喜不喜欢”来评价学生作业。长期以来,培智学校美术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写实性、再现性成为儿童绘画的唯一标准。然而,这种评价偏离了评价的价值取向。不少老师只考虑把知识传输出去,不考虑如何收集反馈信息,没有体现出“双边”活动意识,致使相关目标不能落实。例如:以前在上课时,点评学生的作品也

6、总是用是否和老师范画像,作为标准。这样评价是不对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学习,现在评价学生的作品,会把学生某一处画的特别好的地方,放大进行表扬,会说,这个地方有自己的想法,想象力真丰富等等,用这类语言进行评价。在反思性教学中,我们采用过程性评价与课堂作业展示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在过程性评价中,尤其要关注每个智障学生的作业情况,运用引导性、激励性的评价。如重度智障学生虽然在某一阶段没有什么进步,可能在经过一个阶段后,突然会发现他新的增长点。在美术活动中,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又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弱点,进行针对性、特殊性的指导与评价,坚持“永不

7、放弃。” (二)及时处理反思结果,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后,还要对反思结果及时处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记忆容易失真,之前反思的结果有可能不那么生动。通过及时性的总结,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发现自己教学组织或语言表达等问题,再加上自主训练,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这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实施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反思性教学”最大的好处是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和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它呈现了一个“实施反思指导”的过程,它所发挥的效果是螺旋式上升的。以上文章是摘自中国特殊教育网教学研究专栏。通过以上几点学习,我总结出以下几点:1. 备课分层。要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在

8、学习上的最近发展区,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提供适合的支挣性教学环境,营造较为宽松的学习气氛。在备课中,要运用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个别化教学方案,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使教学适应每一个智障学生的学习需要。生态课堂决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智障学生个体差异极其显著,确定了特殊教育的多样性,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分类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在教学目标上,分层力求明确、具体、可操作,目标难易跨度要小,层次递进要平缓。 2.讲课分层。课堂教学不搞“一刀切”,不但要重视面向全体,还要重视有特别需要的儿童,要立足中间,兼管两头。例如,给六班上小蝌蚪

9、找妈妈一课,开始时,面向集体同时授课,当进行起稿时,在给个别学生分别讲解他们学习的内容,二组描线青蛙,再自己画小蝌蚪。三组描线小蝌蚪,沿线描,并进行示范。教学设计要有层次,以适应多层次的学生需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3.辅导分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参与不同层次的美术活动。同时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有效地运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应注意三种教学策略的运用。首先,关注教学方法的选择策略。要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特点统筹安排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的实施适合各类儿童学习的需要。因此,要采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方法,设计两到三种方案,以弹性的教学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过

10、程和结果。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时按照能力进行分组,有时按照学习方式进行分组,以最有效的辅导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由于学生能力上的差异或者学习要求的分层,他们在完成美术作业的时间上也不同,所以在课堂上,时间也是弹性的。有效地安排时间,才能满足不同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关注课堂辅导的定向策略。运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每个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进行定向辅导。一组学生,鼓励独立完成教学内容,激发想象、创造的欲望;对二组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三组学生给予学习上的支持,帮助完成作业。在巡回指导中,要不断地针对

11、每个儿童的画面,运用体态语言或肯定的语气给予学生以鼓励,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不断增强智障学生成功的机会,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4.评价分层。美术作品是学习的最终结果,要允许学生以多元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全纳教育中教师对儿童的评价不再是单一的评价,而是要进行生态的、个别化的过程性评价。而要对差异性极大的智障儿童进行评价,则要分类评价,甚至同类中还要分层评价。我们要用“允许差异”的评价标准,依据每个智障学生的发展情况,通过以往表现、常态表现以及理想目标表现,来纵向评价他们的真实发展状况,由注重横向比较转变为注重纵向比较。坚持评价的标准多元化、评价的内容全面化、评价的方法多样化、评价的过程动态化。有效地反思,会促使教学水平不断进步,教学进步收益的不仅仅是自己,更多收益的是学生,会让他们更容易的掌握更多的技能,为踏入社会打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