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61317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顶碗少年是第一单元的课文,单元主题是感悟生活。主要写一位少年在顶碗表演中连续失败了两次,但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在别人的鼓励下,面对压力,面对失败,挑战自我,仍然表演,最终取得了成功。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查阅!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2、 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介绍作者:赵丽宏,95出生,的诗人、散文家,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

3、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二、检查预习。 1、认读词语,理解词语。 优雅 惊羡 颓丧 迷惘 座无虚席 不知所措 、分段朗读课文。 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分成几部分进行描写的 第一部分:(6)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7、8)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三、学习第一部分。 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出示 默读,并批画,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2、交流。结合观众

4、们的表现,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出示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要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_。少年心想_,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交流讨论,思考。 5、第三次表演开始了,如果你是场下观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怎么想 四、学习第二部分。 1、多年以后,“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我想,他现在一定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

5、术家了。”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一是:“我”认为他是一个强者,他在人生和艺术之路上不会颓丧、退却;二是:“当我迷惘、消沉,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那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打碎的声音便会突然在我耳畔响起。”是少年在挫折与失败面前勇于拼搏的精神常常激励“我”前进。) 2、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在读了全文后,你对这课文的最后一句有怎样理解,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吗 出示 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搏斗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1)齐读。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体会。 人

6、生会有许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却。要看到光明,要以极大的韧性去战胜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五、学习写法。 1、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有什么 2、“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画下来。(4次) 3、有没有让你有重复的感觉呢为什么 (这是一种“反复”的写法,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含义) 、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板书设计: 19 顶碗少年 镇定、自信 紧张、丧失勇气 镇静、自信、充满勇气 失败 再失败 成功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7、)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2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勇于面对失败的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课堂的学习目的,能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带着问题,通过默读课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弄清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并悟出作者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示,目的是让学生在

8、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从中受到启迪,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第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赵丽宏先生的了解。 2、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明确学习目的。 二、默读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1、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少年的表演过程(7) ()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

9、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从观众看表演时的反应可以表现表演难度大;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充满关爱和宽容的表演。 这可以从姑娘的动作,老者的神态和动作及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感受到。 句子: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还是那一位姑娘,走

10、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姑娘和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1)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 体会有了姑娘两次扫起碎瓷片,对少年来的无声的支持和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我们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关爱和鼓励。 (5)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 让学生懂得这既是一

11、场惊心动魄的表演,也是一场充满理解、关爱与支持的表演。懂得成功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励。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 作者在开篇就说:生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这件事,从顶碗少年身上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结:这惊心动魄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让我们获得人生的启示! 【设计意图】 领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

12、: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四、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 3.结束语。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语记在脑海里,运用在我们的习作中。 【设计意图】 引导积累词语,学习运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学会9个生字,掌握“枯萎”、“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等词语。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和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种树人的用心,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 情意目标 懂得人应该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13、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蕴含意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生字词,掌握音、形、义。理清课文的层次,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用中积累。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种树的话都明白吗齐读。 、 情境,加深理解种树人的一番话。现在我就是本文的作者,你们就是种树人,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能给我满意的答复吗 、 我说你这个种树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一定量的水,瞧,树苗都枯萎,后悔吗(不后悔。我之所以不按时给树苗浇水,不浇一定量的水,是让它们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才能长成百年大树,自己不会找水源,枯萎了也没什么后悔的。) B、 种树人,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如果按时给树苗浇水,浇一定量的水,结果会怎样 二、 主动探究,悟道理。 1、种树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心中有数;似乎懒懒散散, 实则从从容容。种树人的用心良苦没有白费,现在读课文最后三节。 2、 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我”从种树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着重理解:“不止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