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冷却棒安装施工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613008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炉冷却棒安装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炉冷却棒安装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炉冷却棒安装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炉冷却棒安装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炉冷却棒安装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炉冷却棒安装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炉冷却棒安装施工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钢高炉冷却棒安装施工方案 编制 周生杰 审核 批准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2月目 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2二、工程概况22.1 改造内容22.2 工程特点22.3 工程实物量3三、施工部署33.1 施工组织体系33.2 人力资源计划43.3 施工工机具43.4 施工材料43.5 施工进度表5四、施工要点64.1 施工工艺流程64.2 施工前准备74.3 冷却棒压力测试74.4 炉壳开孔74.5 冷却棒安装84.6 炉内造衬9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95.1 施工执行技术标准95.2 质量管理措施9 六、施工安全控制措施106.1 工程安全施工指导思想106.2 落实安全施工生产责任制

2、106.3 安全保证措施126.4 危险源辨识14 6.5 环境因素清单15 6.6 紧急情况应急预案15一、编制依据及原则根据业主苏州苏信特钢炼铁厂委托,由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第四检修分公司承担高炉冷却壁改善项目施工。在项目任务下达后,施工单位对项目现场进行了调查,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及业主的介绍及要求,为有效的保证现场施工项目质量、安全及节点,特编制了本方案指导现场施工。本方案的编制参照了以下依据及相关的标准、规范:1.1 业主介绍1.2 现场调查1.3 业主方提供的图纸资料1.4 炼铁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GB50372-20061.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

3、0011.6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2009 1.7 电焊机的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10235-881.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1.9 其他国家及苏钢有关法规及条文规定二、工程概况 苏钢炼铁厂高炉冷却壁损坏导致高炉炉壳发红,有炉壳溃破的危险,严重影响高炉安全生产,为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在我方及炼铁厂对高炉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决定通过安装铜质冷却棒恢复炉体冷却为主并辅以炉内造衬的方法使炉体恢复冷却 ,保证高炉安全生产。2.1 改造内容高炉本体第四段冷却壁改造,具体编号为24-4、1-1、3-1、3-3。2.2 工程特点2.2

4、.1 施工工期短。2.2.2 投资省使用维护快捷便利。2.2.3 冷却效果好 。2.2.4 施工安全可靠。2.3 工程实物量表1 工程实物量清单序号施工内容数量备注1搭设临时脚手架 2个2拆除已损坏的水管及施工需要拆除的水管若干3炉壳开孔11个4安装铜质冷却棒11套通水5冷却棒与炉壳焊接11处6压入YAP硬质造衬料4t7水管恢复若干8脚手架拆除三、施工部署3.1 施工组织体系项目总负责: 电话:现场负责人: 电话:机具材料管理姓名:电话:综合管理姓名:电话:技术质量管理姓名:电话:安全环保管理 姓名: 电话: 作业长:电话:施工班组3.2 人力资源计划表2 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序号项目名称工种人数

5、1苏钢高炉冷却壁改造工程架子工2焊工5钳工5现场管理及技术人员2总计143.3 施工工机具表3 主要施工工机具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电焊机ZX7-400C台22割枪G01-100套1配附件3小锤2lb把14梅花扳手1232套25拖线盘220V个1380V个26磁力钻SCY台4配附件7钢板尺1m把18造衬机台13.4 施工材料表4 施工用材料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焊条E4315、J507kg203.2、4.02刀口布kg153金属软管30mmmm根224硬质料YAPt4施工日期审核计划施 工 进 度步骤检修项目内容本项目施工时间30h 前期准备需2h前期准备(2h)2412162428

6、30321组织人员、工器具准备2临时脚手架搭设3水管拆除4炉壳开孔5铜质冷却棒安装6冷却棒与炉壳焊接7炉内造衬8水管恢复9临时脚手架拆除3.5施工进度表四、施工要点4.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手续、工机具、材料等)三方停电挂牌临时脚手架搭设水管拆除炉壳开孔冷却棒安装冷却棒与炉壳焊接三方确认,摘牌现场5s工作临时脚手架拆除水管恢复炉内造衬4.2 施工前准备工作4.2.1 办理合同签订,开工报告、安全技术交底等开工手续,工器具及施工人员准备。4.2.2 现场施工场地的清理,规划好新、旧备件及工器具的摆放位置,做好有效圈围,并做好标化工作。4.2.3 通过对现场的调查及甲方点检的介绍,根据现场实际

7、情况及更换的工艺要求,提前做好备件复查,确保备件到位情况及备件型号尺寸正确,收集备件材料的合格证。4.3 冷却棒试压4.3.1 试验使用的压力表,应经校核合格并有铅封或在校验合格有效期内;压力表的精度不低于1.5级;表盘的满刻度值应为最大被测压力的1.5倍。试验压力为1.2MPa(注:试验压力参考苏信特钢及备件厂家说明)水压试验应缓慢上升,待到试验压力后稳定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3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4.3.2 通球试验采用木球,木球的直径为钢管内径的76%,正反向都能顺利通过木球为合格。4.3.3 试验结束后及时撤除压力表,阀门等设施,排尽积液并盖上管帽。4

8、.2.4 三方确认,停电挂牌,根据苏钢检修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三方确认,停电挂牌。4.4 炉壳开孔4.4.1 确定损坏的冷却壁位置,经甲方研究决定损坏的冷却壁为24-4、1-1、3-1、3-3。4.4.2 拆除影响施钻及安冷却棒的水管等设备。4.4.3 在损坏的冷却壁上定施钻的孔位24-4开3个孔、1-1开2个孔、3-1开3个孔、3-3开3个孔,共11个孔(按设备图纸及现场设备来确定精确的开孔位置)如图4-1,炉壳较坚硬,磁力钻较重,施钻下方应用制作好的钢板焊接在炉壁上用来拖住磁力钻,这样可以使开孔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同时能节省人力,保护施工人员安全,施工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带。 4.4.4 施

9、钻:钻穿炉壳钢板、冷却壁耐火炉衬,开孔的直径为100mm,开孔的深度应根据炉壳的总厚度(炉壳、冷却壁、耐火层)参照图纸来确定,通常情况孔的深度应比冷却棒的有效长度深0-50mm,本次施工深度甲乙双方方协商暂定300mm,施工人员必须穿好隔热防护服带好护目镜,避免火星伤到眼睛,炉内有高温退钻时应缓慢小心防止有火苗喷出。4.4.5 清孔:将孔内残留物清除,孔口毛刺清理干净,禁止直接用手清理。图4-14.5 冷却棒安装4.5.1 连接进出水管。4.5.2 焊接法兰盘,材料根据炉壳材料一般为Q345B钢、技术要求及施工条件,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选择E4315电焊条,3.24mm。4.5.3 坡口形

10、式:一般情况下,对接焊缝坡口如图所示。图4-24.5.4 焊接安装后,冷却棒垂直炉壳固定,根部采用3.2mm焊条打底焊1-2层,其他采用4mm焊条填充、盖面。4.5.5 焊接工艺参数表5焊接工艺参数表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参数型号规格(mm)电流(A)电压(V)焊速(/min)手工电弧焊E4315、J5073.212016024261013414018023259124.6 炉内造衬4.6.1 硬质压入造衬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高炉炉皮发红处开孔,焊上压浆短管,用管道把开孔处和造衬机联结起来,利用造衬机的高压将配制好的硬质压入料压入炉内。该料在内衬表面扩展,受温度作用后迅速硬化,并与炉衬黏结成

11、一体,达到造衬的目的。通过定期压入修补,可以维持稳定的炉衬厚度,消除炉皮红点,延长高炉寿命。如果在线压入灌浆造衬护炉及时得当,可以由此而取代高炉的中修,并可延缓高炉的大修工程。4.6.2 利用冷却棒上的压料孔,对高炉内衬进行压入维修。4.6.3 配管;配管包括从造衬机出口到炉体压入部位的全部输送管,要求做到三点:配管平直,以尽可能减少管内沿程压力损失;接口严密,确保硬质压入需要的高压和安全操作;有关设备要避免高温源。4.6.3 操作控制,主要包括压入机试运转、试压,管道润滑,压入量控制在150 至300 公斤孔,在压入结束后半小时高炉即可恢复通风。五、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5.1 安装执行技术标准

12、5.1.1 业主提供的施工图以及设备安装说明及其它技术文件;5.1.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20015.1.3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3-19985.2 质量管理措施5.2.1 坚持“三检制”(即:施工班组自检、互检、质量检查员专检),做好自检、互检、专检及质量评定工作,使工程的各专业和各道工序的质量自始至终得到有效控制。5.2.2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工程开工前技术人员要对施工队伍进行认真仔细的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都熟悉安装工序、方法、技术要领及执行的标准。5.2.3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业主提供的技术文件标准,技术标准上没有的应参照国家标准执行。5.2.4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施工中如因外界条件发生变化需要更改施工方案,必须重新编制新的施工方案,再按照规定报业主、公司有关部门批准。5.2.5 施工中严格执行工序交接的检查制度,特别是关键工序质量的自检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