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仪氢火焰离子法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612331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仪氢火焰离子法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仪氢火焰离子法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仪氢火焰离子法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仪氢火焰离子法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仪氢火焰离子法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仪氢火焰离子法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仪氢火焰离子法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示值误差的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C.1概述C.1.1校准方法:按照本校准规范对仪器进行校准。C.1.2环境条件:符合本校准规范规定的环境条件。C.1.3气体标准物质:空气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不确定度为 2% k=2。C.1.4被校仪器: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仪(氢火焰离子法),量程(050000) (mol/molC.2测量模型示值误差测量模型:c c Ci1 s x 100% (C.1)Cs式中:G示值误差,%Ci 三个浓度3次示值的算术平均值,卩mol/mol ;Cs 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值,卩mol/mol。C. 3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影响示值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有: 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不确

2、定度; 环境条件、人员操作和被校仪器等各种随机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C. 4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C. 4.1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不确定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rel ( Cs )的评定。采用空气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其定值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包含因子k=2。则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不确定度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Urel (Cs)2%21.0% (C.2)C.4.2 输入量Ci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 (Ci )评定。由环境条件、人员操作和被校仪器等各种随机因素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 度,可采用A类评定。对被校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仪(氢火焰离子法),依次通入浓度约为200 mol/mol、

3、500 mol/mol、2000mol/mol、30000 mol/mol 左右的气体标 准物质,每一校准点重复测量6次,分别得到每个校准点测量列, 再按下述公式 计算各校准点相对标准偏差,各校准点具体测量数据列于表 C.1。-2CicS 二= i 1x 100% (C.3)61表C.1各校准点的A类评定结果标准气体浓度/(呵ol/mol )仪器指示值/ (mol/mol )平均值/(mol/mol )相对标准偏差S200203;202;203;203;203;203202.90.21%500504;505;504;505;504;505504.50.11%20002013;2012;2013

4、;2012;2012;20132012.50.03%2970029840;29928;29885;29880;29929;2987729889.90.11%选取最大的S为评定结果,即:SmaR.21%( C.4)按本规范实际校准中,每个校准点重复测量3次,故Urel(C;)0.21%=0.13%( C.5)J3C.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各输入量之间互相独立,互不相关,因此:Urel(Ci)Ug(Cs )2Ug( C, )2 =1.01% (C.6)C.6扩展不确定度取扩展因子k=2,因此:Uel =kUrel ( C, ) =2.1%(k=2) (C.7)附录D响应时间的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D

5、. 1 概述D. 1.1校准方法:按照本校准规范对仪器进行校准。D. 1.2 环境条件:符合本校准规范规定的环境条件。D.1.3 设备:秒表,分辨力0.01s。D.1.4 被校仪器: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仪(氢火焰离子法),量程:(050000) 阿ol/mol。D.2 测量模型:响应时间测量模型:t=t i (D.1)D.3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影响示值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有: 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 环境条件、人员操作和被校仪器等各种随机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D.4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D.4.1 秒表量值溯源引入的不确定度 ui评定,用B类评定。上级检定单位检定装置最大允许误差为0.003s,

6、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i,服从三角分布,为Ui0. 003、60.001s (D.2)D.4.2设备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氏评定,用B类评定。由说明书可知,测量设备为直读数显式仪器,分辨力为0.01s,服从均匀分布,区间半宽度为a=0.005s。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 比为:0.005(D.3)D.4.3随机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 匕评定,用A类评定。U20. 003s由环境条件、人员操作和被校仪器等各种随机因素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可采用A类评定Ts = (D.4)1 6 1表D.1随机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A类评定结果仪器指示值/ s平均值/ s标准偏差s4.06;4.05;3.98;4.04;

7、4.04;4.034.030.028按本规范实际校准中,响应时间重复测量3次,故u3 = 01028 =0.016 (D.5)D.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各输入量之间相互独立,互不相关,因此:2 2 2u = Ui U2 U3 = 0. 02 ( D.6)D.6扩展不确定度取扩展因子k=2,故:U=ku=0.04s( k=2)( D.7)附录E零点漂移的校准结果不确疋度评疋示例E.1概述E.1.1校准方法:按照本校准规范对仪器进行校准。E.1.2环境条件:符合本校准规范规定的环境条件。E.1.3气体标准物质:空气气体标准物质,不确定度为1% k=2oE.1.4被校仪器: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仪5

8、0000)阿ol/mol。E.2(氢火焰离子法),量程:(0E.3测量模型零点漂移测量模型:式中:CZi第i次零点显示值,卩mol/mol ;Cz0校准后,仪器零点显示值,卩mol/molzi=CziCz0(E.1)2Uzi2uczi2Uczo(E.2)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影响零点漂移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有: 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不确定度Ubi; 仪器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UB2; 环境条件、人员操作和被校仪器等各种随机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UA1 oE.4E.4.1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不确定度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bi的评定。采用空气气体标准物质,其定值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包含因子

9、k=2则空气气体标准物质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1%UrelB 1 =0.5% (E.3)E. 4.2零点漂移重复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ai评定。由环境条件、人员操作和被校仪器等各种随机因素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 度,可采用A类评定。评定结果如表E.1所示。Urel 2S _1. 55%, n 60. 64% (E.5)1X 100% (E.4)zi表E.1重复性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 A类评定结果零点漂移值/ (mol/mol )平均值/(mol/mol )相对标准偏差S0.33;0.34;0.34;0.33;0.33;0.330.341.55%因此,零点漂移引入的不确定度为:E.4.3仪器

10、分辨力引入的相对不确定UB2评定。UB2 =0.05. 029 (.mol/mol (E.6)_ 0.029UrelB2 =-R-0.5810 6 (E.7)仪器分辨力为0.1 gol/mol,服从均匀分布,区间半宽度为a=0.05 gol/mol仪器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贡献很小,忽略不计。E. 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各输入量之间相互独立,互不相关,因此:2 2 2UrelC = Urel A1UrelB1U relB2E. 6 扩展不确定度取扩展因子k=2,故:Uelc=kurelc=1.7%(k=2) ( E.9 )附录F量程漂移的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F. 1 概述F. 1.1 校准方

11、法:按照本校准规范对仪器进行校准。F. 1.2 环境条件:符合本校准规范规定的环境条件。F.1.3 气体标准物质:空气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不确定度为2% k=2;空气气体标准物质,不确定度为1% k=2。F.1.4 被校仪器: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仪(氢火焰离子法),量程:(050000) gol/mol。F.2 测量模型量程漂移测量模型:(CsiCzi ) ( CS0Cz 0)si巴 兰 x 100%( F.1 )CsCs式中:Czi第i次零点显示值,卩mol/mol ;Cz0校准后,仪器零点显示值,卩mol/mol ;Csi第i次通入标准物质后的显示值,卩mol/mol ;Cs0第一次

12、通入标准物质后的显示值,卩mol/mol ;Cs气体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卩mol/mol。F.3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影响量程漂移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有: 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不确定度; 环境条件、人员操作和被校仪器等各种随机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F.4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F.4.1空气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不确定度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bi的评定,用B类评定。采用空气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其定值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包含因子k=2。则气体标准物质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UrelB12%21.0% (F.2)F.4.2空气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不确定度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比2的评定,用B类评定。采用空气气

13、体标准物质,其定值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包含因子k=2。 则空气气体标准物质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UreB21%20.5%( F.3)F.4.3量程示值重复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ai评定,用A类评定由环境条件、人员操作和被校仪器等各种随机因素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可采用A类评定。评定结果如表F.1所示6 21CsiCsiS = = X 100% (F.4)Csi V 61Urel A10. 11%0. 05% (F.5)表F.1量程示值重复性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A类评定结果量程示值/ (mol/mol )平均值 / (mol/mol )相对标准准偏差 S504;505;504;505;504;505504.50.11%因此,量程漂移引入的不确定度为:F.4.4零点漂移重复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52评定,用A类评定。由环境条件、人员操作和被校仪器等各种随机因素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可采用A类评定。X 100% (F.6)式中:zi零点漂移的绝对值,卩mol/mol ;零点漂移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卩mol/mol。表F.2零点漂移重复性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A类评定结果零点漂移值/ (mol/mol )平均值/ (卩mol/mol )相对标准偏差S033;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