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611592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状及存在问题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项业务的不断发展,其业务对象和经营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农村、农户、农业,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业务已逐步涉及县域经济的各个领域,这给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统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何改进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统计工作,更好地适应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近期,我们就此问题对沐阳县农村信用社进行了专题调查。一、基本情况我县现有农村信用社机构43家,其中法人机构1家。统计工作主要由县级联社的信贷业务股具体负责,其基本职责是按金融统计制度要求采集、汇总、编制和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并开展各类相关金融统计工作。从近几年对信用社的统计检查

2、情况看,沐阳县信用社统计管理工作较为薄弱,普遍存在着“重操作、轻管理”现象,未建立一套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统计考核、培训或检查往往是结合在其他业务工作中进行的,甚至是附带的,如财务检查附带统计检查,会计培训兼带统计培训,而专项的统计检查及培训则很少开展。同其他业务工作相比,信用社统计工作往往处于被忽视的位置。1、从人员配备情况看,县联社按要求配备了统计人员,统计人员均有三年以上的统计工作年限,具备一定的统计工作经验,基本能够胜任统计工作要求。但由于业务部门人员少(仅2-3人),统计人员还要兼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岗位,工作比较繁重。2、从设备配置情况看,统计业务用机基本上做到了专机专用,但由于配置

3、较低,仅能勉强应付日常的业务处理,工作效率受到影响。二、农村信用社会计科目设置及归属人行统计报表项目情况农村信用社业务状况表分为一、二、三级会计科目,其中一级会计科目与人行、银监会规范设置的农村信用社全国统一会计科目一致,二、三级会计科目是省协会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我省农村信用社实际设置的。1、存款类科目主要设置:2011活期存款科目,归属金融统计报表的农业存款项目;2051定期存款科目归属统计报表的企业存款中定期存款项目;2111活期储蓄存款科目和21111个人结算户存款归属统计报表的活期储蓄;2151定期储蓄存款科目归属统计报表的定期储蓄;2431应解汇款和2511保证金科目归属统计报表

4、的其他存款。2、贷款类科目设置和归属情况。目前农信社贷款科目存在多种分类方式并存情况:包括按贷款对象、按贷款期限、按贷款形态、按贷款方式等设置科目。3、贷款科目归属统计报表项目情况:目前农信社贷款归属的统计报表项目主要是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其他短期贷款及其他中长期贷款:三、农信社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信社会计科目设置与现行统计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科目及统计指标设置的全面性、合理性以及二者间的正确归属关系。当前农信社会计科目设置与现行统计制度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1,农信社贷款科目设置过于单一,难以按现行统计制度要求真实反映贷款投向情况。虽然农

5、信社贷款科目多达40余个,但实际仅由七大类贷款组成,即农户贷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其他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助学贷款,且从科目名称看,基本是以“农”字打头的,这种科目设置情况近十年基本无变化,但实际上,信用社的非农性质贷款正在不断增加,这种科目设置已明显滞后于信用社贷款业务发展的需要,无法准确反映出非农性质资金的使用情况。例如,受限于单一的科目设置,将个体经营性贷款归入短期农户贷款科目,三资企业贷款归入其他贷款科目,工业、建筑业贷款归入短期农业经济组织贷款科目进行核算;而发放居民消费性贷款时,由于除助学贷款外,未设其他消费贷款科目,信用社往往根据贷款方式及贷款用

6、途的不同分别在农户贷款、其他贷款等科目核算。以沐阳县农联社为例,2005年8月末在1251抵押农户贷款科目核算的2000多万元贷款,绝大部份属于城乡居民房产抵押贷款,主要用于居民房屋装修,属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但归并到统计报表中却体现为农业贷款,显然不够合理。从以上实例可以分析,贷款科目的不合理设置易引发几个问题:一是出现非农业性质贷款归属到农业贷款的现象,人为增大了支农贷款比例;二是无法真实反映部分行业贷款发放情况;三是贷款科目设置过于单一客观上易造成贷款科目使用的混乱。这些问题已经导致部分统计数据失真,影响了金融统计职能的正常发挥,并掩盖了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2、部分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影

7、响统计数据的正确归属。一是影响贷款累放累收数据的准确性。主要是信用社不良贷款科目设置不合理影响累放累收报表数据的准确采集。目前,信用社在会计表内设不良贷款科目,当正常贷款转逾期时,无论是短期或长期、质押或抵押贷款,均统一转到逾期贷款科目,该科目仅按贷款对象进行分类,未按期限及贷款方式分类。同时会计上采用红蓝字冲帐的记帐方式,即正常贷款转不良时,借方红字冲减正常贷款,同时借方蓝字记不良贷款。根据现行贷款累放累收统计制度要求,采用上述记帐方式,在填报累放累收指标时,只要将正常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本期借(贷)方发生额相加即为本期发放(收回)数。但受农信社不良贷款会计科目设置及统计归属关系的影响,实际操作

8、中,转换人行后的累放累收报表有时会出现短期贷款累放数大于实际累放数,而中长期贷款累放数小于实际累放数甚至出现负值的情况(贷款累放及累收的总数不受影响),究其原因是在归并关系中逾期贷款的借、贷方发生额均被归并入短期贷款的累放及累收额中,这样,当中长期贷款出现正常转逾期时,转逾期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将被并入短期贷款的累放额中,由此造成中长期贷款累放数小于实际累放数情况。目前农信社统计人员只能采取手工调整的方式进行处理。二是影响企业类存款的准确划分。目前农信社企业类存款科目仅设2011活期存款和2051定期存款两个科目。其中活期存款科目核算的是信用社吸收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济户的活期存款,该科目将企事业

9、单位、个体经济户合并在一个科目进行核算,无法真实反映企业存款的具体情况,对此,目前人行统计系统仅笼统地将该科目下核算的活期存款全部视同农业存款归并入统计报表中的农业存款项目,而反映在统计报表中农信社企业存款项下的活期存款数据值却为零,仅定期存款有数。实际上,信用社活期存款科目核算的有农业也有非农业性质的存款,目前的这种科目设置及归属关系只能导致对农村信用社企业存款的片面反映。三是无法真实反映部分贷款项目期限。主要涉及抵押、质押贷款及助学贷款等项目的期限。据农信社会计科目说明,农信社将发放的所有短期及长期抵押、质押类贷款均放在抵押、质押类贷款科目中核算,而根据现行统计归属关系,农信社抵押、质押类

10、贷款转换人行后,却在短期贷款内反映,掩盖了部分贷款的真实期限;农信社助学贷款科目核算的是以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方式发放的助学贷款,但科目说明中并未提及贷款期限问题。实际上,目前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助学贷款主要为生源地短期助学贷款,但在统计系统中却将其归属为其它中长期贷款下的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未能准确反映助学贷款的真实期限。(二)统计数据采集电子化程度较低,统计数据质量不尽人意。一是从统计数据采集情况看,农信社报人行月报数据中,信贷及累放累收数据主要来源于联社财务部门提供的业务状况表,可由系统转换生成,但需统计人员手工进行差额调平,现金统计月报需由基层社上报后由联社统计人员逐社手工录入再汇总生成;报

11、人行季报数据除部分可由联社财务、信贷、人事部门提供外,大部分数据仍需由基层社手工填报(如流动性指标,贷款按行业、按企业性质分类,逾期贷款按期限分类等指标)。按人民币行业分类统计表所牵涉到的相关数据采集不能按照统计口径自动生成,由于数据采集工作量大、时间短、统计人员每月都要加班加点手工录入相关数据,才能按时上报统计数据。另外,部分会计科目设置与统计指标不相匹配。如会计科目定期储蓄存款中只设置一年以下定期储蓄存款指标,而统计报表中要求统计一年以下定期储蓄存款、一年、二年、三年以上四项指标。以上情况反映出农信社统计数据采集方式仍然较为落后,与商业银行的数据采集方式形成较大反差。二是从近年来信用社的数

12、据报送情况看,由于受落后的数据采集方式影响,再加上统计人员工作对上报数据没有进行认真审核把关,数据质量往往不尽人意,错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手工填报的信贷季报及旬报数据,差错率较高,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三)农信社统计软件仍有待改进和完善一是系统运行速度慢。自2005年起,农村信用社开始使用人行廊坊市中支开发的农村信用社统计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与之前的TJBB统计系统相比较,具有较大的进步,但从使用效果来看,部分功能比原先的统计系统却更落后。突出表现在系统的运行速度上,如报表的打平校验、从基础表中转换生成分析表等操作,运行速度都非常慢,极大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效率。二是系统软件修订工作不到

13、位。尽管今来农信社已下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补丁对系统进行修订、完善,年初农信社报人行统计结转月报、季报三番五次修改也是频繁打补丁的结果,但由于受农信社现有管理体制的影响,基层联社对系统信息的一些修改意见往往无法及时反馈到省里,使得一些修改工作出现滞后或不到位,如农信社报送人行的下岗失业及助学贷款统计旬报至今无法实现系统数据的正常转换,目前只能以手工报表方式报送。此外,信用社统计人员普遍反映该系统的整个工作界面太小,无法放大,可视性差。三、改进和完善农信社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1、加强对农信社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应把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落到实处,为统计人员及统计工作营造

14、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兼职过多的统计人员给予适当减负,对落后的设备予以更新。同时,建立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规范各项统计工作,充分调动统计人员积极性、能动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的目的。2、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金融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这种变化,农村信用社上级主管部门应积极为基层统计人员提供培训、提高的机会,通过加强业务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业务能力强、具备较强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人员充实到统计队伍中,加强统计人员的配备。3

15、、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信社统计工作科技含量。鉴于目前农信社统计工作手工劳动强度仍然较大,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影响工作质量,难以适应现行金融统计工作要求,因此,针对一部分统计指标取数困难问题,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科技人员研究开发配套的业务软件,统计软件与人民银行、银监局、省联社统一要求的标准接口程序相兼容,相关数据衔接,建立数据共享系统,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报表数据直接转换为统计相关数据,采取网络传输,逻辑审查,减少信用社统计人员工作量和重复上报数据,使统计数据取之有道,达到降低手工劳动强度,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目的。4、尽快改革农村信用社会计科目,全面、准确反映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状况。首先必须准确界定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的涵义,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不合理科目进行调整,如对活期存款科目进行细化,划分农业及非农业存款;解决部分贷款科目期限问题;将农户贷款中居民消费性贷款和个体经营性贷款调分离出来,真实反映纯农户贷款。同时,为全面、真实反映农信社贷款投向情况,根据贷款的实际用途增设部分贷款科目。如按企业性质增设工业、商业、个体及私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三资企业等非农性质的贷款科目;按发放消费贷款的用途增设相应的消费贷款科目,如住房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汽车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