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习题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610329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习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习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习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习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习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习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习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逐步削弱相协调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ABCD2(2017苏北四市期中调研)小周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49000元,奖金9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6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7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49000元2

2、2000元B58000元28000元C64000元13000元D58000元13000元3(2018宿迁期末)农民刘某把他的5亩地入股流转给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他每月除工资1400元,还有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及年底分红。他的收入()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属于按劳分配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ABCD4(2018扬州中学月考)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科研人员应该成为社会的中高收入群体,要让他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成果,合理合法地富起来!”让科技人员富起来是基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

3、义分配的原则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ABCD5如今,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上半年王先生一家收入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购买基金获利8000元单位发奖金3000元大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收入10万元出租房屋获得租金2万元ABCD6(2017新海中学月考)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讨论的永恒话题。关于效率与公平,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工资、薪金实行个税超额累进税率,符合效率原则B根据收入多少确定个税的不同税率,符合公平原则C基于公平原则,个税征缴应做到平均纳税D基于效率原则,个税征缴应缩小纳税差异也7(2017宿迁六校月考)“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

4、,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看,守护社会公正,政府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平均分配的格局实行结构性减税,提高企业利润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积极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作用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ABCD8(2017盐城中学期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2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某省给予社会办托

5、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ABCD9(2017徐州一中检测)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公平的表述从制度设计的角度传递出社会公平新希望。让社会更公平,从经济角度看国家就必须()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ABCD10(2017常州高级中学月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

6、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列举措中体现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A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B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C某地政府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D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11(2018泰州中学月考)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在民生问题上,强调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多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等等。这体现了我国政府()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

7、关系积极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坚持并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3ABCD12下表是部分地区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情况地区北京天津上海调整前140015001620调整后156016801820调整幅度11.4%12%12.34%表中举措的主要意义在于()A贯彻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B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促进社会和谐C发挥再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D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劳动者权益二、非选择题13(2018如东中学期中)材料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坚持了土

8、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有利于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助力农村“脱贫攻坚”顺利开展。Y材料二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实现社会公平,县探索“土地流转种植养殖”的发展方式,坚持和完善相关分配制度;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农民增收与公司效益“共赢”;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双轮驱动”,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织牢社会保障“网”。(1)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_分配。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将会产生下列积极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请将其合理的传导途径正确排序。(2)根据材料二,运用“收入

9、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脱贫攻坚”目标。4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按劳分配的理解。我国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来说由我国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具体地说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直接决定,说法正确;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逐步削弱,说法错误。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而不是我国分配制度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故排除。2B【解析】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小周是国有企业工程师,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在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奖金等属于按劳分配,共4900090005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属于按知识要素获得的收入,出租房屋获得的收入属

10、于按土地要素获得的收入,它们同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共600070001500028000(元)。该题选D。3D【解析】农民将土地入股流转给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其工资收入、保底租金及年底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股东会受到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项符合题意;该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股票不能上市,项说法错误;租金、分红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4B【解析】让科技人员富起来是基于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项符合题意;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项说法错误;要让

11、科技人员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成果,合理合法地富起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5C【解析】“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王先生一家收入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选C。工资、奖金和保险金不属于财产性收入。6B【解析】采用超额累进税率,高收入者多纳税,符合公平原则,排除A;平均纳税的表述错误排除C,根据收入多少确定不同税率,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符合公平原则,排除D,B正确。7D【解析】为了守护社会公正,政府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

12、、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但不是平均分配,当选,不选;做法不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不利于促进社会公正;市场本身具有不可避免的弱点和缺陷,如果完全由市场调节,则不利于促进社会公正。8D【解析】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举措中有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所以属于社会保障,体现再分配。企业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公司确定薪酬制度等都属于初次分配,所以排除。59D【解析】说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措施;说法不符合财政收支平衡的政策,是错误的;从经济角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该健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说法错误;说法是针对近几年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偏低,增长速度比较慢而言的。所以答案是D。10A【解析】初次分配的主体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政府),A中的“某市企业”主体是企业,属于初次分配,B、C、D中的“某地民政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